Modbus和MQTT是工業領域中兩種不同的通信協議,在設計目標、應用場景、通信模式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以下從多個維度簡析兩者的區別:
1.設計目標與起源
Modbus
誕生于1979年,由施耐德公司開發,最初為串行通信(RS232/RS485)設計,目標是解決工業設備(如PLC、傳感器、儀表)之間的短距離、點對點或小范圍組網通信,核心是設備間直接的數據讀寫控制。
屬于工業現場總線協議,側重底層設備的高效數據交互。
MQTT
2013年由OASIS標準化,最初為石油管道遠程監控設計,目標是在低帶寬、高延遲、不穩定網絡環境下實現設備與云端(或中心節點)的輕量級通信,核心是數據的發布與訂閱。
2.通信模式
Modbus
采用主從(ClientServer)模式:
只有1個主站(客戶端),可主動發送請求(如讀/寫指令)。
多個從站(服務器)被動響應,從站之間無法直接通信。
例:PLC(主站)向智能電表(從站)發送“讀電量”請求,電表返回數據。
MQTT
采用發布訂閱(PublishSubscribe)模式:
無主從之分,設備可作為發布者(Publish)、訂閱者(Subscribe)或兩者兼具。
通過中間代理(Broker)轉發消息,發布者與訂閱者解耦(無需知道對方存在)。
例:溫度傳感器(發布者)向“temperature”主題發布數據,所有訂閱該主題的設備(如監控系統)可收到消息。
4.功能與適用場景
Modbus
強項:設備控制與實時交互,如讀寫寄存器、線圈(開關量)、設置參數等(功能碼定義明確,如0x03讀保持寄存器)。
適用場景:工業現場設備(PLC、儀表、傳感器)近距離通信,如配電系統中電表與采集器的本地數據交互。
MQTT
強項:大規模設備聯網與數據分發,支持異步通信、斷線重連、遺囑消息(設備離線通知)等。
適用場景:物聯網遠程監控(如分布式光伏電站向云端上傳發電數據)、跨地域設備集群管理。
5.擴展性與靈活性
Modbus
功能碼固定(如0x010x17),擴展需自定義功能碼,兼容性較差。
從站數量有限(RTU最多247個),不適合大規模設備組網。
MQTT
主題(Topic)可靈活分級(如“factory/line1/temp”),支持海量設備分類管理。
協議本身不限制設備數量,通過Broker可擴展至百萬級設備(如阿里云IoT、EMQX等平臺)。
總結
Modbus是工業現場的“指令型協議”,適合主從設備間的實時控制與小數據交互,依賴近距離、高可靠性的物理鏈路。
MQTT是物聯網的“消息型協議”,適合設備與云端的異步數據分發,適應低帶寬、大規模、跨地域的場景。
實際應用中,兩者可結合使用:例如現場設備通過Modbus通信,再通過網關將數據轉換為MQTT格式上傳至云端。
審核編輯 黃宇
-
MODBUS
+關注
關注
28文章
2115瀏覽量
79500 -
MQTT
+關注
關注
5文章
680瀏覽量
236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簡析Modbus和MQTT協議
Modbus RTU協議與Modbus TCP/IP協議的區別
MQTT.fx 連接Onenet 多協議接入平臺 MQTT協議(舊版)詳解

鋇錸技術Modbus轉MQTT網關:橋接Modbus協議與MQTT協議

鋇錸Modbus轉MQTT網關BL101快速對接SCADA系統

Modbus轉MQTT網關輕松將Modbus設備數據轉為MQTT格式,實現與云端平臺的無縫對接

利用鋇錸Modbus轉MQTT網關實現數據高效上傳至華為云平臺

鋇錸Modbus轉MQTT網關BL100支持一鍵對接阿里云平臺

MODBUS轉MQTT網關集成32 位高性能微處理器,實現modbus轉mqtt

鋇錸MODBUS轉MQTT網關BL100一鍵解決私有云平臺設備接入量瓶頸

鋇錸Modbus轉MQTT網關支持一鍵接入華為云

Modbus RTU、Modbus TCP轉MQTT網關實現Modbus設備與云平臺的無縫通信

鋇錸協議網關輕松實現Modbus轉MQTT協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