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龍芯產品發布暨用戶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本次大會集中展示了龍芯從基礎民生到國防安全、從石油化工到航空航天、從智慧農業到軌道交通等領域的全棧創新應用成果,多角度、全方位呈現了龍芯用科技賦能千行百業的突破性進展,為與會嘉賓帶來了一場高水平的科技盛宴。
龍芯服務國家戰略,在黨的二十大報告列舉的十項科技領域重大成果中,有多項使用/選用了龍芯CPU。其中龍芯宇航級芯片在外太空極端惡劣環境中保障北斗導航衛星、天宮號空間站的穩定運行,在安全應用等領域大放異彩。
在能源領域,龍芯通過技術創新助力產業智能化轉型。在核電、水電、風電、火電等電力能源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環節中,基于龍芯2號、3號芯片的PLC控制器、DCS控制系統、智能監控系統穩定運行;在三峽水電站、構皮灘水電站、南水北調等數十個國家級重大水利工程中,基于龍芯處理器的水利發電計算機監控系統PLC解決方案可實現毫秒級精準控制和多工況無縫切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在政務領域,龍芯構建起安全可靠的信息服務體系。龍芯政務云解決方案實現了從前端、網絡設備到后端的全鏈條國產化替代,構建了集存儲、計算、操作系統、管理和SDN等關鍵節點于一體的云端資源池;稅務系統方面,龍芯實現了對終端設備、金稅三期業務系統、金稅四期業系統、區域特軟等核心稅務系統、其他稅收系統的信創改造,并在北京、河北、陜西、遼寧、吉林等多地穩定運行。
在基礎民生領域,龍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金融行業,龍芯聯合高陽科技完成基于龍架構的金融核心交易系統調優。某頭部城商行穩定運行金融核心業務系統,批量采購龍芯3C6000服務器;在運營商行業,中國電信基于龍芯3C5000 CPU服務器建設近千臺規模的存儲資源池,已穩定服務客戶超過2年,成為國產化替代的標桿產品;在醫療行業,基于龍芯處理器的醫院診療系統信創改造項目實現就診全流程國產化替代,并在浙江金華市、河北石家莊市、海南三亞市等多個地市落地應用。
在交通領域,龍芯為打造智能、安全、高效的現代軌道交通系統貢獻力量。基于龍芯處理器的軌道交通信號系統和列控系統國產化替代項目,實現軌交地面系統的數據處理、列車ATP超速防護、RBC無線閉塞中心等國產化驗證,在多地高鐵、地鐵運營中落地實施;基于龍芯處理器的新一代收費系統、智慧收費柜、智慧化設備監測管理平臺等設備,已在四川省超40個收費站、黃茅海跨海通道、云茂高速等多條重要高速公路部署實施,助力高速公路智慧化轉型。
在文娛領域,國家大劇院基于3A6000平臺的出票系統已部署并穩定運行一年以上,充分檢驗了龍芯平臺在高負荷、高要求場景下的實際運行效果;基于龍芯處理器的中國福利彩票投注機可無縫接入現有彩票銷售系統,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業務需求和功能需求,已在湖南、深圳等省市部署。龍芯是國產芯片技術路線中唯一完成適配并批量部署的芯片;龍芯為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蓄勢賦能,發起“北極星”計劃、“百千萬”工程等,為我國芯片產業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注入動力......
龍芯全棧應用成果賦能千行百業,通過持續建設自主生態,實現從自力更生到自力更省、自力更生到自力更高、自力更生到自力更好的轉變,這不僅是龍芯技術實力的集中展現,更是其踐行科技強國戰略、賦能千行百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未來,龍芯將持續深耕技術創新,不斷拓展應用邊界,為推動我國各領域的科技進步與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882瀏覽量
234932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1074瀏覽量
216897 -
龍芯
+關注
關注
3文章
381瀏覽量
31950
原文標題:科技賦能千行百業新突破,龍芯全棧創新成果閃耀亮相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53fadbdbd4d4,微信公眾號:龍芯中科】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騰視科技TS-NV-P100系列AI邊緣算力盒子綜合算力高達157TOPS:重新定義AI邊緣算力,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

騰視科技TS-NV-P100系列AI邊緣算力盒子綜合算力高達157TOPS:重新定義AI邊緣算力,賦能千行百業智能化升級
中興通訊推動千行百業數智進階的創新實踐
華為全光網加速AI普惠千行萬業
華為與柳州市人民政府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柳州千行百業
潤和軟件攜全棧星閃產品亮相第三屆中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大會,共繪“AI+千行百業”新圖景

MWC 2025 | 廣和通發布「AI For X」:以AI重塑千行百業

MWC 2025 廣和通發布「AI For X」:以AI重塑千行百業
中科曙光以AI加速智能計算服務千行萬業
廣和通CES 2025發布Fibocom AI Stack,賦能千行百業端側應用
全新NVIDIA NIM微服務實現突破性進展
倒計時1天 | 第三屆OpenHarmony技術大會——明天,上海見!
賦能創芯,共筑生態:航順芯片HK32MCU新品發布,強勢打破行業內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