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電子系統設計中,精確、可靠且緊湊的電流檢測是實現高效控制、系統保護和能源優化的基石。傳統方案(如分流電阻+隔離運放)雖然成熟,但在集成度、隔離性能和抗干擾能力上面臨挑戰。
LEM公司的集成電流傳感器IC (Current Sensor ICs),基于創新的霍爾效應與差分測量技術,為工程師提供了一種革命性的解決方案。
什么是集成電流傳感器IC?
集成電流傳感器IC是一種基于霍爾效應 (Hall Effect) 的半導體傳感器。其革命性在于將電流導體 (Current Conductor)、高靈敏度霍爾傳感元件 (Hall Cells)、精密信號調理芯片 (Signal Conditioning Die)、關鍵功能模塊(如故障檢測 Fault Detection)以及至關重要的電氣隔離 (Galvanic Isolation) 全部集成在一個緊湊的單封裝內。這種高度集成化設計,顯著減少了PCB占板面積,簡化了系統設計,同時確保了核心功能的性能和可靠性。
為何選擇集成電流傳感器IC?
對于低電流應用,分流電阻(Shunt Resistors)或許可行,但其存在本質缺陷:
·隔離難題: 測量高邊電流或高壓側電流時,需要復雜且昂貴的外部隔離方案(如光耦、隔離運放)。
·外圍電路復雜: 需要額外的信號放大、濾波、電平轉換和保護電路,增加了設計復雜度和BOM成本。
·功耗與溫漂: 分流電阻本身會產生功率損耗(I2R),其阻值易受溫度影響,導致測量誤差。
相比之下,LEM集成電流傳感器IC提供了卓越的解決方案:
·高度集成: “All-in-One”設計,提供即用型電流檢測解決方案。
·本質隔離: 內置電氣隔離(通常為增強隔離等級),可直接測量高壓或浮動電位上的電流,安全可靠。
·無接觸測量: 基于霍爾效應,非侵入式檢測電流產生的磁場,無插入損耗。
·傳承與創新: 凝聚LEM 50年在電磁測量領域的深厚積淀、對客戶應用的深刻理解和持續技術創新。
核心技術:霍爾效應與差分測量
1.霍爾效應基礎:
當載流導體(被測電流流經的內部導體)產生磁場時,該磁場會垂直作用于傳感器內部的霍爾元件 (Hall Cell)。
霍爾元件是一種半導體材料。根據霍爾效應原理,磁場會導致其內部載流子發生偏轉,進而在垂直于電流和磁場的方向上產生一個可測量的霍爾電壓 (Hall Voltage, VH)。
在恒定偏置電流下,霍爾電壓 VH 與垂直于元件的磁感應強度 B 成正比:VH = (RH * I * B) / d (其中 RH 為霍爾系數,I 為偏置電流,d 為元件厚度)。因此,測量 VH 即可間接測得導體電流。
2.突破性創新:差分測量技術 (Differential Measurement)
傳統開環/閉環霍爾電流傳感器依賴鐵氧體磁芯 (Ferrite Core) 來聚攏和引導被測電流產生的磁場,提高靈敏度和信噪比。
LEM集成電流傳感器IC的核心突破在于摒棄了笨重的磁芯,采用了先進的差分測量架構:
在IC內部,兩個完全匹配的霍爾元件被精確地布置在電流導體附近。
導體電流產生的目標磁場 (Btarget) 以相反的極性(一個為正,一個為負) 作用于這兩個霍爾元件。
任何來自外部的共模干擾磁場 (Bcommon) (如鄰近大電流導線、永磁體或地磁干擾)會以相同的極性和幅度作用在兩個霍爾元件上。
信號處理:
信號調理芯片分別讀取兩個霍爾元件的輸出電壓 VH1 和 VH2。
然后進行**減法運算: Vout = VH1 - VH2 = (k * Btarget + Bcommon) - (-k * Btarget + Bcommon) = 2k * Btarget ** (其中 k 為比例系數)。
結果:目標磁場信號被倍增 (2k * Btarget),而共模干擾磁場被完全抵消 (Bcommon - Bcommon = 0)。
無磁芯設計帶來的五大核心優勢
摒棄鐵氧體磁芯,采用差分測量技術,為嵌入式應用帶來顯著性能提升:
顯著降低成本: 省去了昂貴的磁芯材料和復雜的磁芯組裝工藝。
提升功率密度: 無磁芯使封裝尺寸大大縮小。例如,LEM產品能在緊湊尺寸下支持高達75A的電流測量(在800V母線電壓應用中),滿足高功率密度設計要求。
消除磁滯誤差: 鐵氧體磁芯具有固有的磁滯特性,導致傳感器在電流上升和下降路徑上輸出不同(零點偏移)。無磁芯設計徹底消除了由磁滯引起的測量偏移和不可重復性誤差,提高了長期穩定性和精度。
擴展工作溫度范圍: 鐵氧體磁芯存在居里溫度 (Curie Temperature, Tc, 約105°C),超過此溫度會退磁 (Demagnetization),導致傳感器完全失效。集成IC的工作溫度上限僅受限于半導體芯片的最高結溫 (Tjmax, 通常可達150°C或更高),極大地提升了在高溫環境(如電機附近、引擎艙)下的可靠性。
突破頻率與帶寬限制: 磁芯材料的飽和特性 (Saturation) 和渦流損耗 (Eddy Current Losses) 會限制傳統傳感器的帶寬和高頻響應。無磁芯設計消除了這些限制,提供更寬的頻率響應和更快的動態性能,尤其適合高頻開關應用(如SiC/GaN逆變器)。
關鍵應用場景
集成電流傳感器IC憑借其高精度、高集成度、本質隔離和卓越的魯棒性,成為以下關鍵領域的理想選擇:
·電機驅動 (Motor Drives): 精確的相電流檢測是實現高性能磁場定向控制(FOC)的關鍵。LEM GO/HMSR等系列傳感器可顯著提升驅動器的緊湊性 (Compactness) 和設計簡易性 (Design Simplicity)。
·DC/AC 逆變器 (Inverters): 光伏逆變器、UPS、變頻器等需要精確測量直流母線電流和交流輸出電流,用于MPPT、過流保護和輸出波形控制。
·開關電源 (SMPS) / 服務器電源: 用于輸入/輸出電流監控、功率因數校正(PFC)級電流檢測、過流保護(OCP)。
·電池管理系統 (BMS): 精確測量充電/放電電流,實現庫侖計數、狀態估計(SOC/SOH)和安全保護。
·光伏系統 (Solar): 組串電流檢測、DC-DC優化器/微逆電流檢測。
·工業自動化: PLC I/O模塊、伺服驅動器、機器人關節控制。
在具體應用(如逆變器、電機驅動)中的價值體現:
·貼近熱源部署: 低功耗特性允許將傳感器IC放置在更靠近微控制器(MCU)和功率晶體管(IGBT/MOSFET)等熱源的位置,優化布局。
·簡化PCB設計: 內置的高壓電氣隔離省去了外部光耦或隔離運放的需求,極大地簡化了PCB布線 (PCB Layout),降低了設計風險和EMI敏感性。
·增強系統安全性: 內置過流檢測 (OCD - OverCurrent Detection) 功能可以獨立工作或快速通知MCU,以極低的延遲 (<1μs 典型值) 觸發保護機制(如關斷驅動),將系統置于安全狀態,保護昂貴的功率器件。這比軟件檢測環路快得多,可靠性更高。
·提升功率密度與效率: 小尺寸、低功耗直接貢獻于系統整體功率密度的提升和效率的優化。
LEM集成電流傳感器IC通過創新的霍爾效應差分測量技術和無磁芯設計,完美解決了傳統電流檢測方案在尺寸、成本、精度、溫度范圍、帶寬和隔離方面的痛點。其高度集成化、即插即用的特性,使工程師能夠輕松實現高性能的電流檢測功能,專注于系統級的創新與優化。在追求更高效率、更小體積、更高可靠性的電力電子系統設計中,集成電流傳感器IC正日益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6119瀏覽量
179211 -
電流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157瀏覽量
42233 -
lem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瀏覽量
12724 -
傳感器IC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瀏覽量
129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