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監測控制系統是一種基于物聯網、傳感器技術和自動控制原理的智能化管理系統,核心功能是通過實時感知水體狀態,自動觸發預警或控制設備(如水泵、閘門),實現水資源的精準管控與風險防范。
一、架構解析
1.感知神經層
主要是多譜系傳感終端,負責監測采集水文信息,常用的模塊有、雷達水位計、超聲波傳感器、壓力式變送器、水位標尺、水位監測設備等。
2.傳輸網絡層
自適應組網技術:A[監測終端]-->B{通信網關}-->|LoRa/NB-IoTC[邊緣計算節點]-->|4G/光纖D[云端控制中心]-->|指令下發|-->A[控制執行終端],形成閉環管理。
3.決策控制層
負責智能決策運維,可在手機電腦等信息終端應用,具備云監控、邊緣計算、數據分析、遠程報警、賬號管理、云組態、集中管理、視頻監控等功能。管理云平臺融合降雨量、匯流時間、地形數據,提供可視化管理界面。基于水位梯度自動啟閉閘門,動態優化水庫放水量與農業灌溉需求。
二、核心功能
1、實時動態監測
全方位、范圍的感知水位信息,監測地下水/管道壓力水位,監測精度±1mm,自動讀取水位信息。同時,支持多參數協同采集,獲取降雨量、流速、水質(pH/濁度)、氣象等數據。
2、智能示警通知
支持多級告警機制,例如一級:超警戒水位80%,短信通知管理人員;二級:超警戒水位+暴雨持續,啟動聲光報警+聯動泵站;三級:洪水模型預測潰壩風險,觸發應急廣播+自動泄洪。也可對設備故障、電池電量低等異常情況,自動報警通知。
3、自動控制
水利設施聯動控制,比如閘門自動控制(根據水位梯度智能啟閉(響應速度<30秒))、泵站智能調度(積水深度>15cm自動啟動排水)、灌溉精準調控(按作物需水曲線自動啟停田間電磁閥)等,動態調節水壓。
4、數據分析決策
監測點實時數據,自動存儲云端服務器上,構建流域三維模型,模擬洪水演進路徑,據此平衡發電/灌溉/生態流量需求,識別分析管網漏損區域,優化水資源調度,用水效率分析。
三、應用場景
1.城市內澇防治
-在低洼路段部署500+監測點
-實時生成“積水熱力圖”,自動聯動排水泵站
2.大型水庫安全運維
-壩體內部埋設2000余個滲壓傳感器
-建立壩體形變-水位關聯預警模型
-實現庫容調度誤差<0.5%
3.農業節水灌溉
-田間水位傳感器+電磁閥聯動
-根據作物生長周期動態調節墑情
-示范區節水40%,小麥畝產反增15%
四、經濟與社會價值量化
防災損失:預警提前3小時,減少損失60%+;
運維成本:遠程監控替代人工巡檢,降本70%;
水資源利用:灌溉用水利用率提升至85%+;
生態保護:保障河道生態基流達標率100%;
水位監測控制系統不僅是簡單的“標尺電子化”,正從單一水位監控向“監測-預警-控制-決策”全鏈智能體演進,成為現代水治理體系的數字基座。如需特定場景(如核電冷卻水系統/礦井防水)的深度功能解析,可進一步擴展說明。
審核編輯 黃宇
-
控制系統
+關注
關注
41文章
6781瀏覽量
112177 -
水位監測
+關注
關注
0文章
49瀏覽量
1076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儲能系統的“神經中樞”,多通道電池監控芯片的技術躍遷與市場博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