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2025年7月,中國三輪車行業因一場命名爭議被推上風口浪尖。重慶宗申車輛有限公司在年中新品發布會上,將兩款電動三輪車命名為“智界S300”與“問界Q1P”,其命名與華為旗下高端汽車品牌“智界”“問界”高度重合,引發輿論質疑“碰瓷營銷”。盡管宗申迅速發布致歉聲明,承諾整改命名并加強審核,但這場風波背后,折射出傳統三輪車企業向新能源轉型的迫切需求,也暴露出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現實。
三輪車龍頭的電動化轉型焦慮
7月8日的發布會上,宗申以“智界S300”與“問界Q1P”為兩款電動三輪車命名,其策略直指華為系品牌的流量紅利。從傳播效果看,這一策略堪稱“精準打擊”:社交媒體上,相關話題閱讀量迅速突破億級,兩款車型的配置參數被廣泛討論,甚至蓋過了同期發布的128款產品的風頭。然而,法律風險隨之而來——華為已注冊“智界”“問界”商標,宗申的命名涉嫌侵犯商標權。7月10日,宗申發布致歉聲明,承認“內容不當”,并下架爭議內容。
宗申在三輪車市場可以說具有統治地位。據2024年行業數據,其三輪摩托車銷量占中國全行業38.21%,全球市場占有率更是穩居第一,連本田等國際巨頭也難以撼動。2024年,宗申產業集團摩托車總產量達156.28萬輛,其中三輪車占比超六成,僅12月單月三輪車銷量便突破10萬輛。2025年7月的中期發布會,宗申一次性推出128款新品,涵蓋新能源車輛、三輪摩托車、核心配件三大領域,展現出全產業鏈覆蓋的硬實力。
宗申的野心不止于國內市場。其制造基地遍布重慶、廣東、江蘇、越南、泰國、墨西哥等地,更在加拿大設立創新研發中心,與意大利比亞喬、白俄羅斯戈梅利合資建廠。2024年財報顯示,宗申動力實現營業收入103.84億元,同比增長29.84%,其中海外訂單占比超六成,發動機出口量穩居行業前列。
然而,為何這么一家行業佼佼者卻要在命名上“碰瓷”?雖然作為中國三輪車行業龍頭,宗申在電動化轉型中卻面臨挑戰。宗申三輪摩托車有很高的銷量,但電動三輪車板塊尚未形成技術標簽。此次“碰瓷”命名,被認為是傳統企業借力新能源汽車頭部品牌流量,為電動化產品制造認知突破口的嘗試。
宗申在核心技術上的積累可追溯至十年前。2015年,宗申與淮海控股成立合資公司,布局新能源三駕馬車(電驅動、儲能、氫燃料電池),其電機技術已應用于電動三輪車、低速電動車等場景。
智界S300這款車注重智能化體驗,配備的高效能電池讓其續航表現十分優異。問界Q1P這款車以靈活的操控和穩定的行駛性能為賣點。它還側重于智能化配置,搭載的最新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在復雜的城市交通中,能為駕駛者提供更安全、便捷的駕駛體驗,豐富的智能功能,如實時導航、語音控制等,極大提升了駕駛的便利性與安全性。
電動三輪車市場的技術競賽與格局重塑
全球電動三輪車市場正經歷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達618.6億元,預計2030年將突破1498.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15%。中國作為核心產區,占據全球60%以上的產量,豐縣等產業集群已形成完整供應鏈,年產能超500萬輛。
需求端,電動三輪車正從“貨運工具”向“多功能出行載體”轉型。在貨運場景中,普通貨運三輪車仍是主力,2024年1-5月銷量占比超80%,但增速放緩至1.57%;在客運場景中,普通客運三輪車銷量同比增長27.85%,成為新增長極;在特種車輛中,冷鏈物流車、福祉車等細分品類崛起,如徐州盛象推出的電動冷鏈車,已服務于醫藥、生鮮配送領域。
電動三輪車的核心競爭力,正從“價格戰”轉向“技術戰”,核心領域包括:電池技術、電機技術、智能化、輕量化與安全性等。
電池技術方面,行業普遍采用鋰電池與鉛酸電池組合方案,但低溫續航、壽命衰減仍是痛點。綠源等企業通過數字化電池管理系統,實現冬季續航不縮水、夏季防鼓包,并率先提供3年質保;宗申則布局氫燃料電池,試圖在長續航場景建立優勢。
電機技術發方面,液冷電機成為新趨勢,其通過液態降溫技術將工作溫度降低20℃,效率穩定在90%以上,壽命達傳統電機3-5倍。宗申的電驅動系統已實現量產,并應用于電動三輪車、低速電動車等領域。
智能化方面,藍牙解鎖、互聯網連接、智能防盜等功能逐漸普及,部分高端車型搭載L2級輔助駕駛系統,可實現自動泊車、碰撞預警等功能。
輕量化與安全性方面,鋁合金壓鑄車架、油碟剎系統、加強型懸掛等技術,顯著提升載重能力與制動性能。例如,宗申新款汽油三輪車采用油碟剎設計,制動距離縮短30%,載重能力提升至1噸以上。
當前市場呈現“雙寡頭+多強”格局。宗申與淮海,作為行業前二,宗申憑借品牌與渠道優勢占據36.86%市場份額,淮海則依托母公司資源,在電動三輪車領域快速崛起;二輪車巨頭跨界,雅迪、愛瑪等企業憑借電池、電機技術積累,強勢切入電動三輪車市場,2024年銷量分別達44.65萬輛、19.89萬輛,位列行業前二。
區域集群效應顯著,江蘇豐縣聚集了超1000家配套企業,形成“3小時供應鏈”,其生產的電機占全國95%市場份額,整車成本較行業平均低15%-20%。
未來幾年,電動三輪車行業在技術層面還會繼續突破。如:2026年后,固態電池有望實現量產,其能量密度較鋰電池提升50%,充電時間縮短至10分鐘,徹底解決續航焦慮;宗申、億華通等企業已布局氫燃料電池三輪車,其加氫時間僅需3分鐘,續航超200公里,適用于冷鏈物流等場景;豐縣等產業集群正在測試無人配送三輪車,其通過激光雷達、攝像頭實現自主導航,預計2027年投入商用。
寫在最后
中國電動三輪車已出口至130多個國家,但在高端市場仍面臨壁壘。未來,企業需通過技術輸出與標準制定掌握話語權。例如,宗申在越南、泰國建廠,其產品符合歐盟CE認證,正逐步打開歐洲市場;豐縣集群則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將電動三輪車銷往中東、非洲,成為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的“標配工具”。
宗申的命名風波,本質是傳統制造業在轉型期的焦慮與探索。從“碰瓷”營銷到技術攻堅,從流量追逐到標準制定,中國電動三輪車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范式革命。未來,唯有將務實主義與技術理想主義相結合,才能在千億賽道中跑出“中國方案”。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華為開發者大會2025:軟通動力聯合江蘇宗申發布“微型車HarmonyOS Connect智慧出行解決方案”
華為開發者大會 2025期間,軟通動力攜手江蘇宗申車業有限公司聯合發布 “宗申微型車Harmon

現代汽車電動車INSTER榮膺2025世界年度電動車大獎
近日,在2025世界汽車大獎(World Car Awards,WCA)頒獎典禮上,現代汽車電動車INSTER榮膺“2025世界年度電動車(World Electric Vehicle
問界M8和享界S9搭載星閃車鑰匙成新潮流
在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每一次技術革新都深刻改變著人們的出行體驗。4月16日,問界M8、享界S9增程版正式發布,這兩款集前沿創新技術于一身的智能座駕,都將搭載全新的星閃車鑰匙
華為與上汽合作敲定,鴻蒙智行將推第五品牌“尚界”
華為與上汽集團的合作模式終于塵埃落定,雙方將采用智選車模式進行合作。根據上汽集團注冊的商標信息,這一全新汽車品牌初步命名為“尚界”。與鴻蒙智行現有的尊界、享界、
32700磷酸鐵鋰電池三輪車改裝全攻略
磷酸鐵鋰電池三輪車鋰電池改裝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的工作,需要在充分了解相關知識和技術的基礎上進行。通過合理的改裝,可以提升三輪車的性能和續航里程,為我們的出行帶來更多的便利。但在改裝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選擇合適的電池和正確的改裝方法,確保改裝后的

億緯鋰能亮相米蘭國際摩托車展
近日,全球兩輪車頂級盛會米蘭國際摩托車展(EICMA)在意大利米蘭隆重舉行,億緯鋰能攜全系列輕型動力解決方案亮相,產品覆蓋電動摩托、電動自行車、電動
比亞迪攜手宗申,進軍兩輪車市場探索鋰電替代鉛酸方案
10月29日最新消息顯示,乘用車電池巨頭比亞迪正積極拓展兩輪車市場。據江蘇宗申車業有限公司10月28日上午發布的消息,江蘇宗
國內市場藍海重要信號摩托車正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電動化轉型
基于海控股集團與比亞迪強強聯合,簽約成立淮海弗迪鈉電池科技有限公司,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氫能三輪車、光伏三輪車、鈉電三輪車等新能源智能產品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市場。核心是以“創新、協調

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 問界新M7 Pro重磅上市
在8月26日14:30的鴻蒙智行新品發布會上問界新M7 Pro重磅上市,還有家族新成員智界R7亮相;智界R7是鴻蒙智行首款智慧轎跑SUV,智界
華嶺申瓷正式竣工投產!
華嶺股份全資子公司—上海華嶺申瓷集成電路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嶺申瓷)在上海臨港舉行開業儀式。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高科處副處長吳海濤、臨港集團副總經濟師、臨港科投公司
飛虹半導體FHP100N8F6A MOS管在電動三輪車的應用
三輪車在國內似乎是大家所熟知的事物,但在國外缺是稀奇、可炫耀的產品。今年以來中國電動三輪車在各大國外電商平臺銷售迅猛,而被外國人親切稱呼的“三蹦子”在經歷野蠻的生長必要就會進入被監管正

7月問界M9交付18047輛 比亞迪宋PLUS7月熱銷36947輛
界M7交付16562輛,問界新M5 7月交付6926輛;問界M9已經連續三個月超過1.5萬輛的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