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綜合報道)今年6月,南京埃斯頓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埃斯頓”)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成為又一家沖刺港股的機器人公司。
埃斯頓機器人成立于1993年。2015年3月20日,埃斯頓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截至7月15日,其市值為177億元。
國產工業機器人第一,境外收入占30%
埃斯頓是中國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埃斯頓在中國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的國產品牌中,出貨量連續多年保持第一。2025年第一季度,埃斯頓成為首家登頂中國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的國產機器人企業。
埃斯頓在全球建立了75個服務網點、7個制造基地,境外收入占比達到30%。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來自境外市場的收入分別為13.2億元、15.94億元及13.69億元,分別占同年總收入的33.8%、34.3%和34.2%。
公司已具備從“核心部件+機器人整機+解決方案”的全產業鏈自主研發及生產能力,主要產品包括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統、自動化核心部件及運動控制系統。
埃斯頓分業務營收情況(圖源:埃斯頓)
報告期內,來自工業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統的營收分別為28.39億元、35.95億元和30.29億元,占當年總收入的73.1%、77.3%和75.6%。該業務也是公司主要的營收來源。
埃斯頓推出了通用型工業機器人和專用型工業機器人,并在多個應用場景中保持領先的市場排名和競爭優勢。例如在2024年,埃斯頓的鈑金折彎工業機器人和光伏領域的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分別在全球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中排名第一;此外,用于動力電池領域的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在中國工業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中排名第一。
埃斯頓的通用型工業機器人包括SCARA系列下的12款四軸型號和37款六軸型號。SCARA系列機器人具備高剛性,標準循環時間在0.38秒至0.43秒之間。六軸通用型工業機器人根據負載分級,可廣泛適用于多個垂直行業。公司已成功開發出一款負載能力高達1,000公斤的機器人,計劃于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推向市場。
通用型工業機器人產品組合展示圖(圖源:埃斯頓)
埃斯頓的專用型工業機器人產品組合共有46款型號,專為滿足特定行業需求而定制。這些機器人采用四軸或六軸配置,負載能力從4公斤至500公斤。
專用型工業機器人產品組合展示圖(圖源:埃斯頓)
自動化核心部件及運動控制系統的業務包括兩大產品系列:運動控制系統、伺服系統。報告期內,該業務的營收分別為10.255億元、10.4億元及9.763億元,分別占當年總收入的26.4%、22.3%及24.3%。
運動控制系統包括基于PC的控制器、高性能運動控制器、運動型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其中高性能運動控制器支持多達128個軸,響應時間可低至125微秒。這類控制器具備靈活的EtherNet或EtherCAT通信功能,可顯著提高讀寫速度和負載能力。
埃斯頓的競爭優勢之一是其全產業鏈自主研發,包括自研機器人控制系統等。公司為工業機器人開發出機器人驅控系統,可確保供應鏈的穩定和安全,同時有助于控制成本。
2024年首虧超8億,光伏領域受影響
然而,公司目前仍處于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且2024年凈利潤虧損規模擴大。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收分別為38.8億元、46.5億元及40.1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8億元、1.3億元及-8.2億元,2024年是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同期毛利率分別為32.9%、31.3%及28.3%。
對于虧損的原因,埃斯頓在年報中指出,主要是受行業整體市場變化、需求疲軟、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此外,收入實現不及預期,且毛利率出現下滑以及高研發投入也是重要原因。
埃斯頓的營收與市場需求相關,特別是光伏領域,在2023年受益于光伏行業需求旺盛,其國內營收增長了19%,但在2024年光伏行業增長放緩,國內營收下降了13.7%,這也成為公司在2024年營收下滑的原因之一。
在毛利率方面,來自中國內地的毛利率不斷下滑,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分別是34.2%、31.7%、26.2%,主要由于為吸引需求龐大的重要客戶而實施的戰略性價格調整,以及擴建生產設施的竣工導致折舊和攤銷費用增加。國外毛利率相對穩定,報告期內分別為30.3%、30.4%、32.4%。
埃斯頓業績情況(圖源:埃斯頓)
研發投入,發布第二代人形機器人
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貨量已占據全球工業機器人出貨量的半壁江山。然而,在出貨量迅猛增長的背后,中國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存在結構性不足,高端市場存在巨大發展空間。
埃斯頓也在積極迭代其產品,持續研發投入推動產品不斷邁向高端市場,加速實現對國際品牌的技術替代與市場突破,逐漸拉齊公司與國際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產品定價,同時進軍國際品牌傳統高價值定位區域。“這將為我們的產品盈利能力的提升創造大幅增長空間”,埃斯頓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AI、IoT和大數據等技術的創新也在為埃斯頓機器人帶來新的增長潛力,推動設備互聯與智能決策。埃斯頓認為,AI技術的發展將極大提高機器人的適用性,在更多目前尚未涉及的領域實現“機器換人”。
在研發投入方面,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投入(包括研發開支及資本化研發投入)分別為4.016億元、5.041億元及5.029億元,分別占同年總收入的10.3%、10.8%及12.5%。
隨著技術布局,埃斯頓擁有610項專利,其中包括發明專利258項,以及軟件著作權433件。公司先后參與了4項工信部研發項目、3項科技部重大項目、1項發改委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項目及多項省級研發項目。
今年6月,埃斯頓發布了第二代人形機器人Codroid 02,身高170厘米、體重70公斤、單臂負載5公斤,全身自由度可達31個(不含靈巧手),進一步豐富公司機器人品類。
第二代人形機器人Codroid 02(圖源:埃斯頓)
財報數據顯示,埃斯頓2025年Q1營收為12.44億元,同比增長24%;凈利潤為1263萬元,同比增長93.43%,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AI推理需求井噴!英偉達Q1營收大漲,H20禁售難擋增長步伐

百億營收,手機ODM一哥赴港IPO!搶跑AI眼鏡、汽車電子

埃斯頓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花旗:小米Q1毛利率表現突出 毛利率提升0.5個百分點至22.8%
小米集團一季度營收再創新高 小米第一季度營收1112.93億 小米Q1收入同比增長47.4%
Q1凈利潤大漲166.5%!中芯國際營收創新高,Q2展望謹慎

千億營收!賽力斯赴港IPO,募資強攻AI、增程技術

AMD Q1營收超預期!受出口禁令影響,全年營收將減少15億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