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綜合報道
在能源行業加速轉型的當下,儲能技術作為關鍵支撐,其重要性愈發凸顯。當寧德時代、海辰儲能等巨頭紛紛推出587Ah乃至1175Ah的千安時電芯,當陽光電源、易事特相繼展示12.5MWh、9MWh的超大容量儲能系統,一個關鍵問題浮出水面——如何駕馭這些龐然大物?
而PCS作為儲能系統中的核心電力電子設備,正在隨著儲能電芯技術的升級而快速迭代。如以314Ah電芯為代表的第二代儲能電芯加速替代280Ah電芯,搭載314Ah的二代5MWh儲能電池艙正逐步成為市場主流,據統計2024年314Ah儲能電芯全球滲透率有望超過40%。為匹配5MWh電池艙的功率需求,PCS額定功率從1.725MW提升至2.5MW。
這一功率提升帶來了諸多優勢,不僅進一步提高了充放電效率,提升了系統功率密度,使得單機體積更小,而且對于大型儲能電站而言,還能減少約30%的占地面積,有效降低了土地成本。
曾經200-300kW占據主流的組串式PCS,在短短數年間躍升至430kW乃至460kW的峰值。功率密度的飆升直接轉化為占地空間的精減——同等容量下儲能電站的占地面積可壓縮20%以上。
與傳統集中式儲能系統不同,組串式儲能方案將每個儲能電池簇連接到一個儲能變流器,采用一對一電池簇管理,有效克服了并聯環流和短板效應,提高了系統可用容量、效率和壽命。其整體重量尺寸較小,便于現場搬運和運維,采用單簇分斷和多層分段保護、功率動態分配,單臺PCS故障不影響整體出力,特別適合需要快速消缺和便捷運維的海外市場和工商業儲能。
陽光電源450kW PCS搭載的碳化硅器件將轉換效率推向99%的極致,而上能電氣430kW機型通過液冷技術與智能算法協同,實現循環效率提升0.2%的同時,輔助功耗驟降30%。
大功率PCS的崛起徹底改變了系統集成的邏輯,例如科華數能的液冷簇集PCS讓每臺設備獨立管控電池簇,有效消除簇間環流;陽光電源PowerTitan3.0系統內嵌簇級管理模塊,配合獨立熔斷保護機制,使6MWh+系統的安全邊界大幅延展。
更深層的變革在于電網交互能力的質變,當風電光伏滲透率持續攀升,傳統跟隨型PCS已難以支撐脆弱電網。科華數能新一代PCS展示的構網型性能,使其具備主動構建電網電壓頻率的能力;南瑞繼保430kW機型在弱網環境(SCR≥1.05)下仍保持20ms內的毫秒級響應。
大功率PCS對儲能技術發展的影響還體現在構網型儲能領域。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高電力電子設備接入導致傳統大電網的系統慣量下降、阻尼缺乏,抗擾動能力減弱,對電力系統的頻率穩定、電壓穩定、功角穩定帶來巨大挑戰,尤其是國內新疆、西藏、內蒙古部分區域新能源占比接近50%,亟需構網型儲能技術進行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力量正在快速崛起。特變電工400kW組串式PCS適配600Ah+電芯的設計,已實現簇級管理帶來的7%充放電收益提升;禾望電氣3.45MW風冷PCS以45℃不降額的強悍性能,支撐大容量電芯系統的高效運行。從功率半導體國產替代到控制算法自主迭代,中國企業在PCS賽道正從追趕者蛻變為規則制定者。
小結
大功率 PCS 的發展對儲能技術的提升是全方位的,它在提高充放電效率、提升系統功率密度、優化占地面積、增強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改善散熱性能以及拓展應用場景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推動著儲能技術向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方向發展,為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
PCS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9瀏覽量
152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