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與芯片技術的快速發展,機器人產業正成為全球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然而,在例如汽車、航空等重大產業領域,國外企業如博世、霍尼韋爾等牢牢把控著電子架構的主導權。在具身機器人新興產業發展中,我們擁有了新的底氣。
2025年5月底,國家新型工業化操作系統——鴻道操作系系統,正式發布。這次鴻道帶來新的身份,具身智能機器人操作系統正式亮相。
“繼汽車和飛機之后,未來最大的單一產業應該是機器人。中國作為一個工業大國,面對當前新的國際形勢,具身智能機器人很有可能是人類最后一次技術革命或技術變革的聚集點。”東土科技董事長李平向中國工業報說道。無論從技術的沉淀方面,還是對技術路線的方向上,以及中國所擁有技術實現的資源上面,我們有能力來解決未來重要產業的電子架構底層技術的國產化問題。
創新背后的深層邏輯
在李平看來:“先進的芯片相對低端的芯片‘貴一點,功耗低一點’,如何把它用好就需要好的操作系統。當一個好的操作系統和先進的芯片結合起來,就可以讓工業由自動化向智能化轉變。”
據了解,鴻道操作系統歷經20多年技術沉淀,實現從“單點突破”到“體系崛起”的跨越,完成芯片-系統-應用的垂直整合。其首創的大小腦融合機器人電子架構、確定性計算與TSN通信協同等技術,每一項突破都令人驚嘆。
發布會上,東土科技子公司北京光亞鴻道操作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亞鴻道)總經理鄒露君演示了系統的技術內核。據了解,鴻道操作系統采用“大腦-小腦協同”的類腦架構設計,通過彈性微內核確保安全隔離,經過關鍵任務行業驗證的強實時特性讓機器人更靈活、更安全;系統率先實現了確定性計算與TSN通信的協同,并通過引入分布式算力協同,實現從單體智能到群體智能的跨越。
“早在2006年加拿大宇航局的全球操作系統測評中,它就躋身國際一線水平。其微內核架構確保系統安全獨立,為持續創新提供保障。我們在研發過程中,不斷追問自己:如何讓系統在極端復雜的環境下穩定運行?每一行代碼的優化,每一次架構的調整,都是在向這個目標靠近。微內核架構的選擇,就是為了從根源上解決安全與穩定的問題。”李平說道。
在李平看來,具身智能機器人具備云控制能力,事關整個國家的安全。我們呼吁國家及相關產業公司高度重視,如果機器人產業底層操作系統和網絡IP地址不實現真正的國產化,也就不可能實現產業化。”李平說道。
協同發展中的相互成就
“要提升國產工業軟件應用水平,依托北京工業軟件產業創新中心等市級平臺,聚焦人形機器人、工業具身機器人等行業重點應用場景,充分發揮工業操作系統對工業全鏈條的技術支持、效率提升和智能化變革應用,分階段、分模塊加快推動國產替代。”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姜洪朝在發布會致辭中說道。
技術創新與產業生態建設,究竟該如何實現良性互動?
在鴻道生態合作啟動儀式上,光亞鴻道、埃斯頓、中堅科技等覆蓋芯片、硬件、軟件和應用層的十家企業共同點亮鴻道操作系統生態合作啟動儀式,標志著中國機器人產業在技術、安全和生態方面實現“三大躍升”。
鈦虎機器人總經理易港坦言:“鴻道操作系統通過統一開發工具鏈、兼容ROS生態等設計,確實縮短了開發周期,提供了‘安全底座+智能引擎’的雙重價值。但生態合作不是簡單的‘搭伙’,不同企業的技術標準、發展理念存在差異,如何協調各方利益,實現真正的協同創新,是我們必須共同攻克的難關。”
安努智能代表也表示:“我們希望攜手打造‘純血’中國造機器人,并推動在工業和家用場景的應用落地。但從實驗室到市場,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用戶的接受度、市場的反饋,都需要我們密切關注。”這提醒我們,技術成果轉化為市場價值,需要跨越多少障礙?
過去依靠國家重點行業剛需落地的鴻道操作系統,未來將逐步轉向民用領域。在工業制造、醫療健康、康養陪護等行業,它都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李平分享了一個案例:“某國產半導體企業應用鴻道操作系統改造生產線后,生產效率提高了30%以上。但這只是開始,每個行業都有其獨特的需求和痛點。比如在康養陪護領域,如何讓機器人既具備安全可靠的性能,又能與用戶建立情感連接?這是我們在市場拓展中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這引發我們對技術應用的思考,科技的發展,最終還是要回歸到滿足人的需求,在追求技術先進性的同時,如何兼顧人文關懷。
“我們的生態建設是基于現在成熟的芯片,來幫助我們國家具身智能功能實現或者降低成本、降低功耗,加快降低它們的研發成本。”李平說道。
全球競爭的中國答案
鴻道操作系統將加大研發投入,拓展應用領域,加強生態合作,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在全球具身智能產業競爭中,它能否給出中國答案?
鄒露君向中國工業報表示:“技術的更新換代日新月異,國際競爭也愈發激烈。但我們有信心,通過不斷創新,讓鴻道操作系統在全球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不過,我們也在思考,在走向國際的過程中,如何平衡技術的通用性與不同國家地區的特殊性。”
“鴻道的安全和可靠驗證技術,以及可以開放的基于控制和云的架構,我們有信心伴隨中國的具身智能產業一起共同進步。”李平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發布會上,海光信息與光亞鴻道簽署戰略簽約,被業界視為國產算力與國產操作系統協同發展的里程碑。業內專家評價,這一合作填補了國內機器人國產技術鏈空白,為具身智能發展提供了從底層架構到上層應用的全新國產技術可控范式。
未來搭載鴻道操作系統的具身機器人,將深度賦能工業制造、醫療健康、康養陪護、災害救護等多元場景,尤其是對操作系統控制精度要求高的領域。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目前唯一通過汽車、工業控制、醫療儀器、軌道交通四項功能安全認證的操作系統,鴻道構建了從芯片層到應用層的全棧安全防護體系,在家庭場景中,這種安全性能有效防范數據泄露、惡意操控等風險,確保陪護機器人對老人兒童的物理接觸安全、服務機器人的隱私保護等。
鴻道操作系統的發布,不僅是中國科技產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更開啟了人們對具身智能產業發展的深度思考。
從技術創新到產業生態,從市場落地到全球競爭,每一個環節都充滿挑戰與機遇。在這場科技變革的浪潮中,鴻道操作系統將如何引領中國具身智能產業破浪前行?值得我們持續關注與思考。
本文來源:中國工業報
審核編輯 黃宇
-
操作系統
+關注
關注
37文章
7152瀏覽量
1256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以鴻道工業操作系統為核心,打造工業智能機器人新生態
鴻道Intewell操作系統:人形機器人底層操作系統
鴻道Intewell工業操作系統核心技術全景透視
自主可控鴻道操作系統: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安全的新保障
鴻道Intewell操作系統的Linux實時拓展方案

實力認證:鴻道(Intewell)操作系統入庫2024年廣州市工信局關鍵軟件產品資源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