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風已來。2025年伊始,海洋經濟成為高頻出現的行業主題詞。3月,“深海科技”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被納入新質生產力培育方向,明確提出推動其與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7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向海圖強之路。要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強化海洋戰略科技力量,培育發展海洋科技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海洋經濟自身也在過去的一年實現顯著的發展,我國海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元,同比增長5.9%,有望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2025年7月,北京海藍聲學傳感技術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蘇高新融享創投領投,老股東昊辰資本、崖州灣創投持續加碼。本輪融資將用于加大公司研發與生產投入,以及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建設。
海藍聲學于2021年11月成立,公司創始團隊深耕行業二十余年,承擔過多項國家級重要科研項目,擁有深厚的研究理論基礎、豐富的產品設計制造經驗與卓越的工程實踐經驗。公司掌握核心技術,提供水下傳感器與海洋系統裝備產品矩陣,服務于全國多家重點科研院所、高校、海洋工程單位及涉海企業。
傳感器是推動海洋科技發展的重要力量,而水聲換能器則是海洋領域最主要的傳感器品類之一,也是海洋開發裝備的核心部件。公司憑借多年積累的底層研發能力,提供種類齊全的水聲換能器譜系化產品,并實現快速迭代。公司的核心產品包括主動、被動、矢量、新型材料、聲學陣列等多類型水聲換能器。在工藝與設計上,公司自研的寬帶換能器、深水低頻換能器、高頻陣列等產品已批量供貨。同時,公司以水聲換能器業務為切入點,圍繞客戶深挖需求與合作,服務整體設計輸出關鍵解決方案,極大地增強客戶粘性。公司自去年正式對外銷售以來,已獲得多家重要院所與高校的訂單,業績增長迅速。未來公司將橫向拓展水下傳感器品類,縱向拓展系統方案能力,構建全產業鏈解決方案,為深海科技行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優質配套和支撐。
受益于頂層戰略和諸多政策支持,海洋成為新興的全產業鏈持續爆發的長坡賽道。受國際形勢因素影響,海洋國防需求將在短中期內爆發,目前我國海洋通信探測覆蓋度較低,建設海洋通信與監測網絡基礎設施成為當務之急,水聲裝備需要加大投放與部署以提高監測覆蓋密度;長期來看,前一階段的通信監測網絡建立后,海洋開發需求勢必會得到更大地釋放,深海資源開發、海上風電、深海養殖等海洋經濟活動同樣會迅猛增長。目前,我國高端海洋傳感器國產化率不足10%,長期受制于進口。而軍用水聲裝備方面必須堅持自主發展,水聲裝備國產化成為發展必然。市場需求增長與國產化率提升的雙重驅動將催生我國水聲裝備巨大的結構性市場機遇。海洋科技是專業性極強的賽道,唯有具備優質產品和技術實力的民營創業公司才能夠抓住機會,憑借高效靈活的組織與響應能力,與體制內單位共同填補快速增長的市場空白。
關于海藍聲學
北京海藍聲學傳感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是一家專注于海洋傳感器與裝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創新型高科技企業。公司以“讓深海聽見中國聲音”為使命,已取得多項核心專利,是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面向國家深海科技急迫需求,于2023年3月在三亞市崖州灣深海科技城成立第一家全資子公司:海南聲科深藍海洋技術有限公司。
公司立足自身技術基礎和產業需求,聯合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與哈爾濱工程大學三亞南海創新發展基地于2025年4月成立“深海智能感知與測試技術三亞聯合實驗室”,打通產學研用全鏈條,推進水聲技術在深海科技領域的創新研發與具體應用。公司倡議并聯合海南省多家行業單位籌建了海南省聲學學會。基于自身產業優勢,公司將逐步拓展海洋環境監測、資源勘探、智能裝備等多元化業務場景;持續加大研發與生產投入,加強與海洋領域科研院所、高校的進一步合作,致力于成為國內產業鏈齊全的海洋科技公司,努力建設打造海洋基礎設施網絡,為海洋強國戰略貢獻力量。
結語
隨著國家海洋戰略縱深推進和深海科技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海藍聲學將繼續夯實根基,以全鏈路自研能力和產業鏈整合能力,打造國內領先的海洋傳感技術與海洋裝備解決方案平臺,在海洋科技賽道形成獨特壁壘。未來公司致力攜手行業內合作伙伴,并肩承擔國家與時代賦予的使命,共同開啟海洋強國與海洋經濟發展的嶄新時代。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67文章
53025瀏覽量
767764 -
聲學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26瀏覽量
107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