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防漆噴涂過程中,有時會出現(xiàn) “虹吸現(xiàn)象”——漆料被吸入元器件引腳間隙、芯片底部等狹小空間,導致這些區(qū)域堆積過厚,而周圍板面卻涂覆不足。這種現(xiàn)象看似是“漆料自動流動”,實則與材料特性、工藝參數(shù)密切相關,若不及時解決,會直接影響防護效果。
一、首先我們要了解虹吸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
1.漆料黏度偏低:黏度低于 800mPa?s時,流動性過強,易在表面張力驅動下被吸入縫隙。
2.噴涂壓力過高:噴槍壓力超過 0.3MPa 時,漆料被強行壓向板面,在元器件間隙形成“壓力差”,推動漆料向縫隙內滲透。
3.元器件間隙過小:0201 封裝元件、細引腳連接器等結構,其狹小空間的毛細作用會主動“吸附”漆料,形成虹吸。
4.表面張力失衡:PCB 板局部油污未清理,與漆料形成張力差,驅動漆料向低張力區(qū)域聚集。
二、然后我們來看虹吸現(xiàn)象帶來的直接危害
1.局部堆積與開裂:縫隙內堆積的漆料厚度可能超過 100μm,固化時因溶劑揮發(fā)不徹底,易出現(xiàn)內部氣泡;且厚涂層在冷熱循環(huán)中會因應力收縮開裂,成為水汽滲入通道。
2.周圍區(qū)域漏涂:漆料被吸入縫隙后,元器件周圍板面的漆料量不足,可能形成直徑 0.5-2mm 的“漏涂環(huán)”,失去基礎防護。
3.后續(xù)維修困難:堆積在引腳間隙的漆料固化后堅硬(尤其環(huán)氧類),維修時需用專用工具清理,易損壞元器件,增加返修成本。
三、最后我們要針對這種現(xiàn)象提出解決方法
1.提高漆料黏度至適配范圍:若原漆黏度<800mPa?s,減少稀釋劑添加量,或選用高黏度型號。適當提高黏度能降低流動性,減少被吸入縫隙的概率。
2.降低噴涂壓力并控制距離:將噴槍壓力調至 0.2-0.25MPa,噴涂距離保持20-25cm。手工噴涂時采用“扇面霧化”模式,而非直射,讓漆料以平緩氣流覆蓋板面,減少對縫隙的 “沖擊力”。
3.預處理元器件縫隙:對引腳密集區(qū),噴涂前用耐高溫膠帶覆蓋,僅露出需防護區(qū)域,阻止漆料進入;細小縫隙可先涂一層低黏度底涂,形成 “屏障”后再噴三防漆,降低毛細吸附作用。
4.采用 “薄涂+快速固化”模式:第一次噴涂厚度控制在 10-15μm,僅覆蓋板面,立即用 60℃熱風槍局部烘干1分鐘到表干即可,利用快速固化阻止漆料向縫隙流動;30分鐘后再噴第二次保持厚度在10-20μm,通過分層阻斷虹吸路徑。
5.平衡板面表面張力:用等離子清洗機的氧氣模式處理 PCB 板30秒,將表面張力統(tǒng)一提升至 40-45mN/m,消除局部低張力區(qū)域;或在漆料中添加0.5%流平劑,降低表面張力差,減少漆料定向流動。
虹吸現(xiàn)象的本質是 “漆料流動與空間結構不匹配”,通過調整黏度、壓力等參數(shù),結合預處理和分層涂覆,可有效阻斷漆料向縫隙的過度聚集。解決這一問題后,既能避免局部堆積風險,又能保證板面均勻防護,讓三防漆真正發(fā)揮“全面守護”作用。
-
三防漆
+關注
關注
2文章
129瀏覽量
8669 -
電子防護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瀏覽量
988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