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由深圳市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中國網·中國物聯網頻道、深圳市蜂群物聯網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物聯網創新應用論壇與社會影響力投資項目發布會”成功舉行,會議旨在“培育優質物聯網項目,促進應用落地”,探索物聯網與社會影響力投資互益發展的新模式。什么才是物聯網的本質?物聯網發展的推動力有哪些?物聯網發展趨勢如何?物聯網創新應用在社會影響力投資領域有哪些范例?
對此,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全球服務計算學科創始人、IEEE院士、深圳市千人專家聯合會會長張良杰博士在會議“物聯網產業創新應用的機遇分析”主題演講環節中,作出一系列的精彩詮釋。
物聯網本質是數字化設備互聯的數字世界
對于物聯網的本質,張良杰有一個新的理解,他認為物聯網本身是物體聯系起來形成的一個網絡,物聯網本質來源于我們身邊每一個被數字化的設備,一個物體被數字化之后,才能融入到現在的數字世界,也就是我們萬物互聯的物聯網中來。他談到,物聯網理論上是起源于設備的數字化,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物聯網本身就是一個愿景,它永遠都沒有辦法完全達到,因為物物相聯,讓世界上的每一粒沙子都能跟花連在一起,跟所有人手機連在一起,這是一個夢想或者追求的一個目標。它在非常長的一段時間內,是沒法實現的。但是,物聯網也是我們永遠追求的目標,它激勵著我們朝著一個物物互聯或者萬物互聯的方向去邁步、去努力。在張良杰看來,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最大的推動力有三個:
第一,設備的移動、可視化。不管是手機還是各種穿戴式設備,它都帶動物聯網本身這一項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如果沒有移動化,無法談物聯網。20年前RFID時代,你只能從工廠里看到設備上裝有RFID。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讓物聯網展現了新的生機。在可視化方面,以前一個電視會議系統,要用非常大的兩臺電視機,再配上高清交換機,才能做到可視的雙向的通信,現在拿著一個手機,大家都可以視頻通話。設備的移動、可視化,是物聯網得以規?;瘧玫淖畲笸苿恿?。
第二,自然語音的交互,也對物聯網的應用起了規模化推進的作用。智能手機出現以來,很多應用都會有語音交互功能。在計算機上,要點六次鼠標敲五次鍵盤才有可能獲得的一個報表,通過語音的交互,可以很容易的做到,這一點推動了物聯網的發展。
第三,自然語言處理。互聯網上有非常多的信息,再加上人本身對于語言的理解,也有非常大的變化。物聯網對自然語言的理解,可以讓我們和設備,特別是物聯網的設備之間有了互動的可能性,讓物聯網的設備知道我們想做什么,了解我們的意圖。這個領域現在也有非常多的應用場景。最近有一個報道,2018年將會有90%的企業應用利用自然語言的處理和智能語音交互,來引入人工智能的能力。
物聯網技術將走向服務化、移動化、人性化
針對應用領域,張良杰博士總結了物聯網的三大發展方向和趨勢:
第一,物聯網服務化。物聯網的設備可以連接非常多的虛擬服務。這個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亞馬遜的Echo音箱,它可以連接互聯網上音樂播報、新聞、任務提醒、播報語音書等等服務。物聯網的設備和互聯網的服務進行有機整合以后,將進一步展現物聯網設備的服務能力。所以,物聯網第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就是物聯網要向服務的方向進行轉型,呈現物聯網服務化的發展趨勢。
第二,物聯網移動化。最近一些設備,如翻譯設備,手機上裝的APP。機器翻譯的能力最近一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F在的翻譯不再像以前一樣一個基本的模型,參數式的調整翻譯,已經可以做到端到端基于人工神經網絡黑箱式的訓練方法,幫助提升翻譯的能力,谷歌、騰訊都推出了自己翻譯軟件。另外,文字轉語音的能力,現在也在逐步的提升。以前文字轉語音聽起來很生硬,現在已經非常流暢?,F場同聲傳譯的能力也得以非常大的提升,盡管還不能做到完全商用化,但已經做到了可用。最后一個,語音也可以轉成文字。
第三,物聯網人性化。它展現在物聯網具有實時的與真人互動的對話能力上。前不久谷歌在會議上發布雙向互動的語音交互能力,可以用機器人定餐或預定剪頭發的時間,完全接近于真人的交流,連真人都感覺不到是機器人在跟他交流。未來它也可以成為我們工作中、商業中的助理。物聯網逐漸人性化,逐漸接近與人真正互動的方向,也是物聯網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人類社會需要更多的物聯網創新應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物聯網已經成為創新應用的新風口!以物聯網創新應用于社會影響力投資領域,提升精準扶貧、智能體育、智慧醫療、健康養老、教育等方面效率,將形成科技、公益、金融的合力,有效推動社會問題的解決。張良杰博士為現場嘉賓介紹了幾個物聯網創新應用在社會影響力上的項目。
第一,在藥物的研發方面,成本很高,物聯網應用在藥物研發的方法中,則可以不再以臨床數據作為唯一的標準,而是在病人、測試者身上,裝很多物聯網傳感器,來獲得測試者在生活每時每刻的數據。把這樣的數據和臨床數據結合起來,能夠更快速的讓找到新藥物。另外,在研發新藥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找到能夠治理疾病的靶點,在獲得足夠多的物聯網傳感數據以后,利用數據進行人工智能的分析,能將這種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結合的數據分析方面再與臨床數據結合,形成很多新藥,可以加快藥物的研發步伐。
第二,老年癡呆癥在60歲左右是非常常見的病,現在差不多有4400萬的患者人群。這也是非常大的一種病的群體,物聯網技術能讓我們以比較低的成本做到看護他們、關愛他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領域。用到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將手機聯系起來裝上相關應用,這個應用配置好之后,就可以幫助私人看護對這個病人進行實時監控。把所有的數據都存入到云上的大數據系統中,便于做數據的分析。這些數據也可以幫助看護了解哪些病人比較喜歡在哪個時間點到達哪一個地方。
最后一個例子,匹茲堡大學的教授和博士研究生研究出一款實驗產品,通過意念控制,利用腦電波信號,幫助障礙人士的出行更加方便和簡潔,控制的成功率大概95%以上。一個障礙人士,車遇到門時,門就會自動的打開,因為有很多傳感器可以來幫助他。他行走時,朝左右拐,不需要用手動,而是通過意念控制。另外,它也可以讓障礙人士跟機器手臂進行互動。
未來,整個社會還會需要更多的新的物聯網技術,來幫助更多有需要的朋友,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或者提升看護人員的效率。物聯網本身可以成為一個服務,也就是說你自己的公司里,并不需要有物聯網的能力,但可以從網上或者其他公司獲得物聯網的能力,把物聯網作為一個云的資源,隨處可得。當然,你也可以發展自己的物聯網解決方案的設計。我們也鼓勵更多人利用物聯網進行創新,最主要的是要有開放的心態,讓學術界和工業界都融為一體,進一步利用物聯網來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最后,張良杰博士引用了一句話:“生存下來的都不是最強大的物種,也不是最聰明的物種,而是那種最能適應變化的物種?!毕M谧钨e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時代,順應時代變化,更能引領潮流。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95瀏覽量
104031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5013瀏覽量
377808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83瀏覽量
62271
原文標題:張良杰: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是我們永遠追求的目標
文章出處:【微信號:szwlw26059696,微信公眾號:物聯網之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高標準農田信息化與物聯網技術的融合
![高標準農田信息<b class='flag-5'>化</b>與<b class='flag-5'>物</b><b class='flag-5'>聯網技術</b>的融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6D/wKgaomcOLFeASVo5AAn5tfXT5X4958.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