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爾宣布成立英特爾智能網聯汽車大學合作研究中心,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研究。英特爾CTO兼英特爾研究院院長Michael Mayberry在本次活動的5個關于量子計算的問答頗為精彩。
隨著人工智能、5G通信與新興技術與汽車產業的融合,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中國正在從宏觀政策、標準制定、技術研發等方向推動自動駕駛的發展,作為連續9年全球汽車銷量第一的國度,未來極有可能成為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也吸引著全球科技巨頭的注意力與合作投入。
近日,英特爾宣布成立英特爾智能網聯汽車大學合作研究中心(ICRI-IACV),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汽車相關研究。發布會上,不僅有英特爾無人駕駛解決方案資深首席工程師Jack Weast 詳解由 Mobileye 提出的RSS(Responsibility Sensitive Safety)責任敏感安全模型,英特爾CTO兼英特爾研究院院長Michael Mayberry更從人工智能、神經擬態計算、概率計算到量子計算等方面介紹了英特爾正在進行的前沿創新與顛覆。
英特爾與清華大學、中科院自動化研究簽署合作協議,推動自動駕駛在中國的聯合創新。
量子計算未來的5個精彩問答
“整個世界范圍內,人工智能和5G這兩場革命在歷史性的交匯,中國恰恰是這次變革中能夠提供很多應用場景的地方,也會加速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的突破和落地。”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在開場時表示。“朝著這個方向,會有很多未知領域需要我們探索,前瞻性研究也非常重要。”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
在本次活動上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兼英特爾研究院院長Michael Mayberry對重點前瞻領域的研究——量子計算作出了多重精彩回答,這也可以算是本次活動的“量子彩蛋”了。
量子計算商業化標志
目前,英特爾已經實現了49量子位的量子計算,但在量子計算的商業化標志上,Michael Mayberry認為當實現對于目前計算機無法解決的材料模擬及解密算法,才能稱為量子計算的商業化時代到來的標志,而類似模擬分子中的原子這一計算,需要實現數百萬的量子位才能實現。Michael Mayberry還解釋了量子計算自身對于量子計算的推動——量子計算的對于室溫超導材料的研究,事實上正是量子計算對于材料的需求之一。
量子計算商業化:10年?5年?
Michael Mayberry表示英特爾認為量子計算的商業化將在未來10年來到,這與之前某量子計算巨頭之一的5年預期并不相同。對此Michael Mayberry解釋道,英特爾認為在5年時間內,量子計算還無法對材料模擬及解密算法產生實質貢獻。
量子計算與傳統計算的博弈
量子計算的優勢之一就在于破解長比特位的加密密鑰,Michael Mayberry表示,目前算法界人士的工作之一就是致力于研究后量子時代的加密算法,也就是無法被量子計算破譯的算法。
量子位越多越好?
量子計算的根本是量子糾纏,而計算需要逐一的讓量子進入糾纏狀態,并保證多個量子位的量子糾纏的穩態時間,進而實現更多操作也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Michael Mayberry表示,由于這一問題,目前的量子計算整個系統的生命期與單個量子位的生命期并不相同,且只能進行數百個操作,這還遠遠不足。
量子計算還有幾道關卡?
除了系統生命周期與量子位的生命周期不同外,Michael Mayberry認為量子計算還是有3道關卡需要攻克。
本地的量子位控制,而非目前的使用長線纜進行異地控制
量子位的路由設置,實現算法可用
量子位之間的連接,如何連接目前可能上千個量子位
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兼英特爾研究院院長Michael Mayberry
安全當道!從政策、平臺框架到產業落地之路
2017年10月,國家發改委起草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根據這一戰略愿景,到202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將基本形成。為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要在智能汽車系統及部件、車載智能操作系統及計算平臺、5G網絡及車載通訊、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核心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另一方面要結合智能汽車的發展需求,健全法律法規,開展條款適用性的研究。
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應用突破,建立乘客的信任是最關鍵的。如果乘客不信任,自動駕駛就寸步難行,信任的基礎是安全,安全的基礎是對這些數據有全面、充分的理解和應用。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 ***
在對中國智能聯網汽車產業進行結構化解讀的同時,針對安全與信任,中國自動駕駛領域“長老”之一的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教授***表示,并會在以下三方面具體展開合作研究:
行車安全區域實用化的標定方法,以及安全評估應用
基于V2X下多車的組織協同,利用通信拓撲重新組合,利用通信方法做交叉路口沖突模型構建,以及避免沖突的幾何結構構形
非理想通信環境下的V2X應用,面向車聯網應用的信息量化與截斷方法,包括在網絡不可靠的情況下控制器如何設計
“智能網聯汽車是引領中國汽車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方向之一,是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重要載體。汽車領域正處于變革的轉折期,此次變革是跨界的,是基于新一代移動互聯、ICT技術和汽車結合以后將帶來新架構、新技術產品形態甚至是未來交通形態的出現,這是變革的關鍵時期。包括英基于5G的模塊、基于云的技術、FPGA、Mobileye英特爾在自動駕駛領域有非常強的基礎。我們認為未來可以基于前面三個問題,借助英特爾技術開展共同研究。”,***表示。
“我國交通死亡率幾乎是歐洲國家的4倍,美國的2倍,這么大市場帶了的安全問題,仍然是最嚴峻的挑戰。不管是哪種駕駛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IVFC的組織者與“裁判長” 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飛躍也將安全問題放置在了首位。
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飛躍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新技術的蓬勃發展,智能聯網汽車正在步入加速發展的新時代。聯網汽車的研究面臨著巨大的工程復雜性和社會復雜性,而開放與合作是推動自動駕駛乃至整個智能生態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此次合作,相信我們在平行駕駛、平行智能系統等領域的研究成果,結合英特爾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積累,將有助于自動駕駛在中國的落地。”與***教授一樣,王飛躍教授對于自動駕駛面臨的巨大機遇與挑戰,更準確的說是基于安全當道的前提下,從政策、平臺框架到產業生態落地的方式,以及對未來交通方式的變革的思考與行動方式幾近一致。
此次英特爾智能網聯汽車大學合作研究中心將瞄準五大課題方向,涵蓋了自動駕駛汽車、車聯網技術以及支撐自動駕駛的大規模智能基礎設施;針對中國以及亞太地區獨特的文化、交通習慣、地理特點,應對自動駕駛汽車在廣泛應用和部署時需面臨的獨特挑戰等方面。具體研究方向包括:
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性;
自動駕駛的人機接口,以及新配套法律法規帶來的挑戰;
開放數據集以及基準測試;
基于蜂窩無線網絡的車聯網(C-V2X)、移動邊緣計算、智慧交通以及智慧基礎設施研究;
基于新型硬件器件和架構(例如英特爾3D Xpoint)的先進算法研究。
RSS責任敏感安全模型——“安全”自動駕駛的機器法則
作為英特爾自動駕駛領域的“拳頭”——Mobileye也參加了本次合作儀式。該公司占據了80%的ADAS(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市場,這項技術可以通過單目攝像頭、SOC和計算機視覺算法的集合,實現自動剎車和保持車道,Mobileye與寶馬、奧迪等不同的汽車廠商結合正在實現著L2至L4級的自動駕駛方案。也正是基于這一基礎,英特爾在2017年3月斥資153億美元收購了這家以色列公司。
很多自動駕駛公司在宣稱其成績時,大多會稱已安全行駛數十萬公里,而在底層則是自動駕駛技術——尤其是對于計算、數據、傳感器的高密度堆砌,Mobileye則希望以更加“智慧”的方式形成新的安全模型。
RSS責任敏感安全模型(Responsibility Sensitive Safety)就是Mobileye在去年10月提出的形式化與數學模型結合的解決方案,通過數學的方式,形成自動駕駛汽車行駛的“絕對”安全狀態,使之成為一個真正具備危機處理能力的系統,讓自動駕駛汽車必須在各種千鈞一發的危險情況下證明自己避免危險的能力,避免引發事故。
英特爾無人駕駛解決方案首席工程師兼首席系統架構師 Jack Weast介紹了RSS責任敏感安全模型在一系列復雜路況中的判斷。RSS明確界定了什么是安全駕駛、什么是魯莽駕駛。對于人類駕駛員來說,碰撞和其它事故責任的解釋不是一成不變的。駕駛員的失誤,都是根據事件發生后不完整的信息和各類因素來判定的。
英特爾無人駕駛解決方案首席工程師兼首席系統架構師 Jack Weast
對于機器而言,這些定義可以是正式的、精準的。機器擁有周圍環境的高度精確信息,機器知道其反應時間和機械制動水平,并且永遠不會分心、走神或是被干擾。有了結合起來RSS的自動駕駛技術,我們不需要在事后解釋其行為。相反,我們可以對機器進行編程,使其遵循一個既定模式。
RSS模型中的安全距離方程式
RSS模型的核心,其實就是要把人類社會目前面臨的的駕駛困境形成數字方式,并把它放在方程式中讓自動駕駛車輛系統理解,同時保持對人類的透明公開。
例如,并道和超車時的安全距離和安全車距;哪輛車超車并應由其保持安全距離;如何把路權融入模型;如何通過有限的感應來界定安全駕駛,比如傳感器在前一秒看到了一個人或物體,而在下一秒這個人被遮擋住,那么自動駕駛系統,并不會剎車或者加速,而是通過下一秒的傳感器信息或是對這個人或物體進行運動趨勢預測,再進行相應動作。與之相似的甚至包括了,RSS模型甚至會避免人類社會中“占小便宜”導致的其他交通參與者的悲劇,比如在高速、密集的車道“加塞”,從而引發后車撞入其他車道的“蝴蝶效應”悲劇……
通過Jack Weast的介紹,新智元感到如此“主動”的RSS系統不僅是一個可能可行的人工駕駛的數字化運行模型,而是真正可能讓自動駕駛汽車按照最高安全標準來運行的創新模型。通過將規則判斷、責任和過錯的規范化判斷與避免,從而讓自動駕駛產業形成普遍落地成為可能。從而一定意義上避免依靠硬件堆砌而成的自動駕駛,不僅成本高昂,成為少部分人的玩具。更避免可能因為單一的從機器的視角進行判斷,而讓自動駕駛的落地承擔更多不可預見的高昂社會成本。
對于新智元關心的該合作研究成果將如何呈現出來的問題,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表示,“一些研究成果是以論文的形式進行發表,一些會申請專利,一些會是實驗原型結果,如Mobileye的安全性成果,會分享到不同的企業平臺中去,還有一些會是數據集,可供學校和企業使用,可以解決他們通過長時間的統計性測量解決不了的問題。”
科研領域也對Mobileye的RSS模型呈現肯定,王飛躍教授表示,“可以構建開源平臺,用人工場景與RSS結合來縮短測試時間。”***教授表示,“我們首先在國際上提出汽車行駛安全場這樣一個定量描述,希望能夠借助跟英特爾合作,最后能夠真正在中國復雜狀況的攻關下實現出來,能夠實質性的為產業化做儲備。”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76瀏覽量
240297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12瀏覽量
35060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31瀏覽量
167008
原文標題:對話英特爾CTO——量子計算到底還有幾道關卡?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era,微信公眾號:新智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