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CEO李彥宏的一句話又把百度推上風口浪尖,這次是關于隱私。
3月26日,李彥宏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談及隱私問題時說,中國的消費者在隱私保護的前提下,很多時候是愿意以一定的個人數據授權使用,去換取更加便捷的服務的。
這句話被媒體精煉為“李彥宏:中國人多數情況下愿意用隱私換取便捷性”,引發爭議。但很多人都沒看到,李彥宏在談論隱私問題時,還說了這樣一些話:
我們也非常重視隱私問題,以及數據的保護問題,用戶信息安全保障是所有互聯網公司的生命線,我們有責任保護用戶信息安全不被侵犯。
我們需要在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和運用用戶數據為之提供更好服務之間,找到更好的平衡點。當然,這一切都要遵循一定原則,要在保障用戶數據權益的基礎上,用這些數據讓所有人受益。
如果完整來看,李彥宏的話沒錯。即使只看被斷章取義的標題,李彥宏說得也沒錯,因為過去20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確實是建立在用戶愿意用隱私換取便捷的基礎之上。
但是,李彥宏沒有意識到,越來越多用戶意識到了隱私的重要,并且在乎這件事。雖然李彥宏講“中國人多數情況下愿意用隱私換取便捷性”沒有惡意,但枉顧了風向的變化,導致的結果只能是用戶對互聯網公司越來越不信任。
從XP到Android,國內互聯網有一部流氓史
作為伴隨著國內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我們或多或少都遭遇過隱私被侵犯的問題,只是沒有意識到。
各類流氓軟件從XP時代就開始騷擾用戶,騷擾方式也是多種多樣,但都是為了幫開發商賺取利益。
比如,廣告插件會和正常的軟件捆綁,在未經用戶許可的情況下安裝在電腦上,不僅一直彈窗干擾用戶使用,消耗系統資源,在后臺收集用戶信息牟利,危及用戶隱私。
還有瀏覽器劫持。通過惡意程序把瀏覽器篡改,使用戶被強行引導到特定網站。危害更大的是一些行為記錄軟件,未經用戶許可竊取并分析用戶隱私數據,記錄用戶電腦使用習慣、網絡瀏覽習慣等個人行為,這些數據很可能被黑客用于詐騙。
除此之外,Windows上還有很多不那么惡意的流氓行為,被美名為“流量變現”。這種模式最早被360使用——把付費的殺毒軟件免費,獲取大量用戶之后,再靠廣告、流量分發等模式賺錢。2010年,360還曾推出“360扣扣保鏢”檢測QQ聊天記錄,掃描電腦硬盤、訪問用戶隱私文件,引發3Q大戰。
直到現在,Windows用戶依然不堪其擾。春節期間,我幫一個Windows小白用戶重裝系統,她的電腦已經被360、獵豹、百度等多個安全軟件占據,這些安全軟件又引導安裝了自家瀏覽器,打開瀏覽器時安全軟件又會爭相彈窗引導把主頁改成自家旗下的導航網址。電腦在幾個安全軟件的相互作用下,已經卡頓得沒法正常使用。
但隨著用戶向移動端遷移,這些流氓軟件又轉移到Android平臺。一個輸入法要獲取攝像頭和位置權限,一個視頻應用要獲取30多項權限,包括讀取短信、通訊錄等,如果不同意就直接退出。
而且,App內基本都會植入SDK用于實現一些功能,而這些SDK收集用戶信息的行為非常普遍。去年8月,國內一款廣告SDK盜取用戶數據并將其發送到其服務器,這款SDK嵌入到500多個合法應用程序中。
這類SDK可以獲得大量用戶行為數據,獲取用戶畫像,幫助廣告主做一些精準投放。
國內很多互聯網公司,正是靠讀取這些隱私數據獲得高速發展的助力——快速進取是建立在不那么道德的基礎之上的。
當人工智能被廣泛應用,用戶的隱私意識覺醒
很長一段時間,國內用戶對隱私數據被濫用并沒有太多反對的聲音。
但轉變從去年開始,這和官方主流輿論的態度、“人工智能”話題進入公共領域,以及科技公司普遍對數據和隱私的濫用有很大關系。
一個很明顯的變化就是用戶開始懷疑為何電商平臺的推薦為何特別精準。
今日頭條被指責麥克風權限偷聽用戶說話,精準推送廣告。當然,在現有語音識別技術下,用戶說話還很難實現如此精準的識別,更別說偷聽用戶說話推廣告了。
還有用戶反應淘寶會了解到自己的興趣,并以此推送相關商品,而用戶并未在淘寶搜索相關商品。一些用戶懷疑是輸入法泄露了隱私,還有人懷疑是被監聽了。
一些用戶為此去查詢了今日頭條、淘寶等平臺的隱私政策,只是發現如果選擇不同意,根本無法使用這些應用。
這些現象都證明一件事:用戶對比自己還了解自己的互聯網平臺害怕了。這種擔憂最終轉化為向平臺維權,標志性的事件是支付寶年度賬單。
今年年初,支付寶公布了一年一度的用戶“個人賬單”,在賬單首頁中,有一行特別小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并且已經幫用戶選擇好了“同意”,而協議條款內容則涉及“你允許芝麻信用收集你的信息”。
這一事件被一位律師發現,并發布了微博,一時間被眾多網友轉發,而大家共同的擔心就是自己的個人信息有沒有被泄露的風險。在用戶的“聲討”中,支付寶方面連夜道歉,表示這次的作法“愚蠢之極”,而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一直是他們的生命線。
正因為如此,李彥宏一句“中國人多數情況下愿意用隱私換取便捷性”才會引發爭議。用戶意識到了便捷性是靠隱私換來的,而且感覺越來越強烈,導致的結果必然是用戶對隱私的保護意識只會越來越強,用隱私換取一些便利時會更加謹慎。
在這個趨勢下,互聯網公司要做的是,更認真謹慎地對待用戶隱私問題。
-
Android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961瀏覽量
129415 -
百度
+關注
關注
9文章
2321瀏覽量
91726 -
李彥宏
+關注
關注
2文章
95瀏覽量
14795 -
360
+關注
關注
1文章
417瀏覽量
302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官網下載的stm32cubemx無法連接互聯網,WiFi有一條斜杠,怎么解決?
衛星互聯網如何實現全球通信
云互聯網是什么意思
Coremail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

恒訊科技介紹:互聯網專線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優勢?

國家大力部署 IPv6,打造下一代互聯網新生態

成都匯陽投資關于衛星互聯網建設加速,天地一體化通信可期

工信部推進衛星互聯網改革
工業互聯網系統的組成
esp8266已連接到Wifi但無法連接到互聯網,為什么?
工業互聯網數據中臺是什么
工業互聯網平臺中什么是關鍵
工業互聯網如何從混沌到創新?卡奧斯給出了智能交互引擎的答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