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納米技術研究實驗室一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微型光學結構的納米傳感器,其厚度是人類發絲的1/50,將它整合到可穿戴設備中可以幫助醫生檢測和管理病患的慢性疾病。
科學家結合了金納米盤和分形集群技術,使得它們具有能夠檢測極細微的有機化合物濃度變化的能力。目前,該技術只是概念證明階段,在未來可以將其用于檢測呼吸出來的氣體分子,或者皮膚的氣體分子,還能用于集成入許多設備。 Mohsen Rahmani博士表示,這項技術甚至能夠裝入微型太空飛行器,整合入微型衛星中,幫助人類對深空目標進行尋獵。助理教授Antonio Tricoli表示,“這項發明展示了我們處于分界線,即將設計出下一代可幫助人們維持健康長壽的可穿戴設備。這就像是在手表中打造一座實驗室。”研究論文已發布于6月4日出版的《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
-
納米傳感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40瀏覽量
7551
原文標題:澳大利亞研發出微型光學結構納米傳感器
文章出處:【微信號:wwzhifudianhua,微信公眾號:MEMS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光學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應用
微型壓力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應用領域

微型拉壓力傳感器—中航電測機器人用系列傳感器

mems傳感器是什么意思_mems傳感器原理是什么
PNP傳感器的功能和結構
利用HDPlas等離子功能化工藝,可增強CGM動態血糖儀微型傳感器性能
常用遙感傳感器中成像的傳感器是什么
什么是電阻式傳感器?電阻式傳感器的結構和應用
磁感應微型滑塊式位移傳感器

微型壓力傳感器:精密科技的微小巨人

寧波江北深入布局傳感器產業,國際電工委員會發布我國牽頭完成的首個智能傳感技術白皮書

傳感器在結構測試中的應用
芯森電子AN1V PB23傳感器:高性能的國產微型霍爾電流傳感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