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2016年),智能語音市場開啟了元年。這兩年來,智能語音技術紛紛被應用到智能家居、智能車載等領域,取得較好發展。它被認為是AI應用較為成熟的技術之一。各大公司已陸續展開對面向物聯網的智能語音產業鏈的布局。
從2016年起,國內BAT互聯網巨頭也在智能語音領域中表現活躍。阿里云開放相應API;百度發布對話式智能開放平臺 DuerOS。騰訊也發布了智能語音平臺“小微”。除了BAT以外,縱觀目前國內從事智能語音技術的公司,已有一些發展較成熟。比如已上市的科大訊飛,還有未上市但屬于領先梯隊的出門問問、思必馳、云知聲等。
近日,智能語音技術公司思必馳宣布完成5億元D輪融資。由元禾控股、中民投領投,深創投、富士康、聯發科跟投。據了解,目前思必馳已經有明確的上市計劃,首選國內資本市場。
在這之前,思必馳已獲得三次融資。如下:
2012年曾完成數千萬人民幣首輪融資,由聯想之星、啟迪等參投;2016年初完成近2億人民幣第二輪融資,阿里等參投;2016年9月完成第三輪融資,融資金額及資方暫未對外公布。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思必馳、出門問問、圖靈機器人、云知聲等在內的智能語音技術公司,大部分走軟硬一體化道路,開放API接口給第三方,以垂直領域和細分場景為突破口,走2B或2B2C路線。
然而,大多數智能語音頭部公司成立大約3-5年,過去幾年,智能語音行業角逐激烈,大部分公司都主打免費推出API平臺接口等技術,并沒有實現營收。近年來,行業內的公司開始進行技術變現、增加營收的探索。
據了解,思必馳在獲新一輪融資后將推出AI芯片。據了解,通過AI芯片,聲學降噪、智能喚醒、語音識別、語義理解、語音合成等功能,都可能被整合后“前裝”到硬件產品。有利于思必馳提升市場占率,也有機會為其帶來直接營收。
在智能語音技術廠商中,除了思必馳以外,也有其他廠商在AI芯片上有所布局。云知聲在今年6月初宣布推出首款物聯網AI芯片UniOne。
從智能語音技術公司角度出發,研發AI芯片的背后有哪些考量?
物聯網作為終端設備的網絡基礎。隨著AI技術在終端的落地,終端芯片也成為賦予設備AI能力、提升用戶體驗的重要關鍵點。
近一年來,物聯網逐漸向AIoT方向過渡,簡單來說就是IoT+AI。面對目前AIoT的發展,云知聲CEO黃偉曾表示,他認為AIoT的破局點在于“芯”。對于AI技術來說,場景的選擇最為重要,由AI芯片和場景就能形成一個完善的產業閉環,首先AI技術的落地需要找到具體場景,其次應用場景也將定義AI芯片,而芯片反過來也將加速應用的落地。
在經歷了多年的激烈競爭、免費服務期后,趕上物聯網高速發展,智能語音交互的賽道迎來新的轉機。智能語音行業將會展開市場占有率的競爭,營收戰將吹響號角。
據悉,從目前智能語音交互行業整體格局來看,在實現商業化方面,互聯網公司與其他初創公司可以往上下游延伸以創造價值。比如:上游把語音和搜索引擎結合起來,為垂直行業提供內容和服務,下游則可把語音和硬件產品相結合,依靠產品銷售實現營收。盡管,初創公司目前主打“垂直領域突圍”的戰略的居多。
涉足智能語音行業的巨頭公司優勢在于流量與渠道,但巨頭的優勢并不能阻擋創業公司的成長機會,通過深耕垂直領域和細分賽道,實現自我造血和快速成長,初創公司也有機會在這一新興產業中逐漸做大。
據了解,思必馳CEO高始興認為,2017年可以說是行業的“爆品期”,2018年很可能是“爆發期”,而2020年則有望迎來用戶高速增長時期。
-
智能語音
+關注
關注
10文章
789瀏覽量
48936 -
思必馳
+關注
關注
4文章
293瀏覽量
14345 -
AI芯片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914瀏覽量
35269
原文標題:思必馳獲5億元D輪融資或推AI芯片,智能語音賽道開啟營收之爭
文章出處:【微信號:icsmart,微信公眾號:芯智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