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GaN缺陷在原子級形成的原因能夠改善GaN材料器件的性能。希臘塞薩洛尼基亞里士多德大學物理系的研究人員通過檢測和確定GaN晶格的六個核心配置,朝著這一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他們在《應用物理》雜志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研究背景
隨著硅基半導體達到其性能極限,氮化鎵(GaN)正成為推動發光二極管(LED)技術、高頻晶體管和光伏器件的下一代材料。然而,阻礙GaN發展的是其體內存在的大量缺陷。
這種材料缺陷是由位錯導致的,即原子在晶格結構中發生位移。當多個位錯同時在剪切力作用下移動時,沿著晶格平面的鍵會拉伸并最終破裂。當原子重新排列以改變它們的鍵時,一些平面保持完整而另一些則永久變形,只有一半平面恢復位置。如果剪切力足夠大,則位錯將最終伸展到材料的邊緣。
在不同材料的襯底上生長的GaN使得問題更加嚴重,因為晶格結構通常不匹配。所以深入理解GaN缺陷在原子級形成的原因能夠改善GaN材料器件的性能。
Joseph Kioseoglou研究員說,“我們的目標是識別、處理和表征這些錯位,以充分理解GaN中缺陷的影響,從而找到優化這種材料的具體方法。當然,還存在一些GaN本質固有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諸如GaN基LED發光中的顏色偏移之類的不期望的效應,可以通過不同的材料增長方向來解決。”
位錯模擬分析
研究人員通過分子動力學和密度泛函理論模擬使用計算分析來確定GaN中沿<1-100>方向的a型邊緣位錯的結構和電子特性。沿著這個方向的位錯在半極性生長方向上很常見。
圖該圖像描繪了纖鋅礦結構GaN中沿<1-100>方向的a-邊緣位錯的每個原子(a)和(b)的應力分布。
該研究基于具有不同核心配置的三種模型。第一個由Ga極性的三個氮(N)原子和一個鎵(Ga)原子組成;第二個由四個N原子和兩個Ga原子;第三個包含兩個N原子和兩個Ga核相關原子。對于每種構型,使用大約15,000個原子進行分子動力學計算。
研究結果
研究人員發現,與Ga極性相比,N極配置在帶隙中表現出明顯更多的狀態,其中N極配置呈現更小的帶隙值。
Kioseoglou說,“較小的帶隙值與其內部的大量狀態之間存在聯系,這些發現可能證明了N作為GaN基器件中與位錯有關的影響的主要原因。”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388瀏覽量
663626 -
GaN
+關注
關注
19文章
1967瀏覽量
74369
原文標題:氮化鎵|希臘高校從原子級研究氮化鎵材料缺陷,發現氮可能是導致位錯的罪魁禍首
文章出處:【微信號:iawbs2016,微信公眾號:寬禁帶半導體技術創新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iphone6s自動關機原因解讀 罪魁禍首是TI?
AMS1117 溫升測試 ,ADC采集電路溫漂的罪魁禍首
MACOM和意法半導體將硅上氮化鎵推入主流射頻市場和應用
虛擬com端口設備運行全速工作但高速無效罪魁禍首是什么?
傳統晶體管噪聲理論存在缺陷?新發現揭示低功耗瓶頸所在
繼交權危機后三星再陷危機,Galaxy J7是罪魁禍首!
美國人不再愛看電視 罪魁禍首是如今潮流的流媒體平臺
芯片短缺成為制造業原材料上漲的罪魁禍首
扼殺DC/DC轉換效率罪魁禍首,你知道是誰嘛?
![扼殺DC/DC轉換效率<b class='flag-5'>罪魁禍首</b>,你知道是誰嘛?](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