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1-22日,由布谷鳥科技、佐智汽車主辦,艾拉比智能、ADI亞德諾半導體、索喜科技贊助支持的“2018第二屆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峰會”在深圳福田區綠景錦江酒店舉辦。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與拓展總監雷新彬在會上做了《智聯賦能,共建生態,四維智聯的思考與探索》的主題演講。
四維圖新戰略合作與拓展總監雷新彬
雷新彬: 我的演講題目是“智聯賦能,共建生態”。大家知道,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電子地圖的生產商,從最近幾年開始,我們提出做“智能汽車大腦”的未來發展戰略,車聯網是這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四維圖新的車聯網從2009年開始,最初是小的研發部門,隨著業務部門不斷壯大,同時又投資并購了很多公司,現在有了900人的規模。服務對象是寶馬、奧迪這樣的國際品牌車廠,還有長城汽車等國內自主品牌車廠,當然還有很多Tier1,包括今天在場很多供應商也是我們的合作伙伴。
車聯網服務發展歷程
圖表來源:四維圖新
車聯網從2008年、2009年開始是發展的第一階段,這個階段很重要的特點是遠程服務加安防,以呼叫中心為特征的單點服務。2010年之后,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包括Android車機裝載后,有很多的互聯網服務到了車上,還有很多其他的產品形態,比如說2014年前后OBD的產品形態或者2015年前后類似HUD的產品形態。雖然內容和服務都很多,但是我們把這個階段叫做“盲人摸象”,大家都是在以自己不同的視角看這個問題。
在那段時間還有一個詞“互聯網造車”,那時候造車企業很多。汽車工業這么多年,大家在想辦法顛覆,用互聯網的方式做改造。到2016年、2017年之后,很多人發現要尊重傳統,整車廠通過百年的發展到今天,很多東西雖然看起來覺得反應很慢,或者周期很長,實際上有很多內在的邏輯。雖然服務和內容比原來更加豐富,回歸到一個點,整車廠或者車端作為智能車聯網服務的核心載體,這是我們必須要認清的現實問題。
從2017年、2018年到將來,我們覺得下一個階段是生態融合的階段,有很多的服務通過智能汽車作為載體。這個過程中,整車廠是作為中間必不可少的存在。但是有很多的服務并不是傳統整車廠做的,比如音樂服務、語音服務、停車服務,這些都不是傳統整車廠一家能做到的,需要很多第三方合作伙伴一起來共同搭建服務生態。
圖表來源:四維圖新
在這樣的生態下,我們認為車聯網體系應該是這樣的架構,用一個簡單的詞就是“端管云”,工信部去年、前年提出一系列的標準草案都提到這個詞。最早的端在車上是一塊比較小的電阻屏,觸控操作很不方便。到現在有很多供應商在做的智能座艙,多塊屏通過一塊板子來驅動,從硬件到交互都有了很多的變化。
管的變化應該不是很大,仍然是運營商在做。在云端會產生分化,首先是跟車強相關的部分,比如對車輛的控制、對車輛的診斷,這跟整車廠和傳統的車聯網供應商關系比較密切。還有很多互聯網資源的融合,這些需要很好的平臺做聚合,再給車輛進行控制。另外還有過去沒有想到的,IOT、物聯網的設備進行融合,這都是云端完成的。
我們四維圖新提供三種能力:一是云端的能力,二是WeSmart OS系統,三是集成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WeData智慧運營。WeSmartOS系統并不能簡單理解為操作系統,更多的是在車上將應用或者服務通過更智能的交互方式更好的提供給用戶。
第一,Wecloud云平臺
平臺的架構從開始到現在發生很大變化。首先我們必須承認整車廠的中心地位,有可能OEM或者Tier1提供SaaS私有部署,因為有很多個性化、私有化的需求。
通用性方面,車上做音頻服務或者違章查詢等,這樣的服務可能做PaaS的部署。借助云平臺,首先有一個能力是我們的服務聚合能力,因為四維圖新聚焦在中間平臺聚合上,所以在我們的版圖里面,需要聯合更多做垂直服務的合作伙伴,把生態做好。
第二,WeSmart OS系統
四維WeSmart OS系統包括:
語音的深度定制,車上最好的交互,第一是語音,另外還有手勢的交互,手勢交互其實做起來很復雜。2014年、2015年我們開始了車載語音交互的研究,并且有前裝和后裝產品提供,能提供多輪交互的自然語言理解能力。
帳號打通的能力,從2016年上汽榮威RX5產品上市,通過一個帳號把車主的車上,車下場景連接。因為車載場景是用戶生活場景的一部分,有很多服務是車下服務向車上的延伸。
智能OTA升級,在線界面呈現。OTA升級是智能網聯汽車必不可少的部分。OTA有很多的內涵,包括像整個車載、交互系統的OTA,當然更廣義的是包括全車ECU的OTA,我們尋求給客戶提供不一樣的方案。
大數據支撐,環境場景智能感知,所有前面這些服務一定要有一個支撐就是大數據支撐,在整個運行過程中,通過收集用戶的行為數據,包括車輛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和處理,形成對所有智能化服務的強有力支撐。
我們有兩大關鍵詞叫融合和融入。
(1)不同的設備間的融合,比如我們跟京東家居的合作,就是和家居的融合,在車上了解家里電器和設備的狀態,在家里不同設備遠程對車的狀態監控和控制。還有手機和車的融合,現在我們覺得手機和車機并不是競爭的關系,而是互相融合,不同場景下使用不同設備。
(2)內容和服務間的融合,來自不同提供方的服務,他們都要進行融合。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的交互方式。智能服務是根據不同的人,包括不同的場景下推送不同的服務。
舉個例子,在家里準備出門的時候,就通過手機或者家居設備告知他路況,上班的路線會怎么樣,天氣怎么樣,會做提醒。上車的時候可通過智能鑰匙這樣的設備,自動感知不同的人,對車輛進行個性化的設置,因為通過手機可以區分不同的用戶。即將到目的地的時候,提供停車場自動泊車的服務。離開車之后,經常有客戶提出一些痛點,比如有小孩子或者有東西忘在車里,結合車上的設備做檢測,給用戶做智能的提醒。我們認為在未來的不同場景下,雖然場景是不一樣,但是所有的服務應該是連貫的。
第三,提供智慧運營能力
基于這種大數據的運營主要分三大塊,
1、360全維度數據采集,是用戶畫像。
這是我們主要的產品,現在有客戶在用我們的產品。對于用戶,根據類型、特點做了很多標簽,包括他的行為和車的屬性,通過畫像為以后的個性化服務提供基礎的支撐。這個模型來源于數據,數據分兩部分,一是整車廠的數據,車輛數據;另外一大塊,跟位置有關的信息,通過一些資源,車主在車下的行為特征在我們的模型里面進行很好的融合。
2、大數據運營的第二塊,是主動式智能化服務體驗。
我們講智能化或者根據不同場景主動給用戶提供一些服務,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診斷,傳統最早做診斷是給你發報告或者郵件,然后做車輛運營狀況的檢測。
主動的診斷基于車輛的大數據,智能的采集,就是調整對車輛數據采集的頻率,然后對車輛運行狀況進行主動檢測。檢測出來之后,如果有疑問會主動語音或者以其他的方式做提醒。
3、增值運營,車聯網數據價值最大化。
光講大數據很抽象,它又和很多業務有深度的融合。像剛才講的診斷和維保,包括金融服務和保險服務也是有合作伙伴正在往前推進的。包括做汽車租賃服務的公司,也會用到大數據服務,比如對用戶的信用評級,包括最后在用戶使用車輛過程中的及時監控或者風險預警,包括不同位置廣告的精準投放,這都是大數據運營能產生的價值。
車廠以傳統的方式做車聯網系統,大家的盈利模式都比較簡單,或者根本就不是利潤中心,而是花錢的地方,成本中心。每年收服務費,盈利模式比較單一,我們知道傳統的車聯網系統付費率10%-20%就是非常好的水平。通過這些數據的運營,包括為保險公司、金融公司創造新的價值空間,能夠產生一些新的收益。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31文章
46251瀏覽量
392710 -
車聯網
+關注
關注
76文章
2656瀏覽量
92742 -
四維圖新
+關注
關注
0文章
416瀏覽量
7912
原文標題:四維圖新:WeCloud, WeSmart OS, WeData助力智能車聯服務
文章出處:【微信號:zuosiqiche,微信公眾號:佐思汽車研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