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2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聯合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文件,在此背景下是保定、北京、上海、重慶、深圳、長春、長沙、天津等地相繼出臺本地的相關細則。
三部委下發全國范圍內的智能網聯車測試規范標準后,各省市都在緊鑼密鼓的推出各自的試運行規范文件。
在近日由前沿久星主辦的中國無人駕駛產業化峰會上,中汽中心智能網聯汽車研究中心主任秦孔建表示,各地雖然都推出了自己的規范文件,但基本上大同小異,都是參考三部委的范本。
各地的路測試行文件雖然相繼推出,但無論OEM還是自動駕駛公司,想要申請不同地方的路測牌照,還尚需時日。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路測車輛需要首先通過第三方檢驗機構檢驗車輛的自動駕駛性能、安全性,符合條件后,再在測試場或者指定的道路上進行試運行。
目前全國范圍內的測試基地,大部分都還處在建設初期,相應的測評以及開放道路,需要等到配套設施完成之后才能全面鋪開。
測試重視程度不足
目前,全國的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場地,在建和已經建好的有常熟的中國智能車綜合技術研發與測試中心、長沙的湖南湘江新區智能網聯測試區、深圳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區、北京交通運輸部智能駕駛測試基地、銀川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示范運營基地、中德智能網聯汽車四川試驗基地,平潭無人駕駛汽車測試基地,肇慶自動駕駛城市路測示范區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示范區,浙江烏鎮的5G車聯網應用示范區,上海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京冀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產業創新示范區,重慶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區(i-VISTA),武漢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廣州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區。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楊強榮博士表示,無論是示范區還是測試基地,目前都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測試法規不完善,道路測試有障礙,不同行業平臺數據缺乏溝通,基礎設施改造待解決。
楊強榮目前所在的廣州賽寶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是一個官方的檢測機構,也是作為廣州目前路測檢測測試的第三方機構,專門負責自動駕駛路測的有20余人的團隊。負責自動駕駛測評的部門成立不久,很多的規范以及制度建設正在進行中。
楊強榮表示,三部委發布的文件中,明確要求要有第三方機構,作為檢驗檢測路測車輛是否合規。雖然國內各個地區都陸續宣布了路測規范,但所謂的第三方機構,無論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沒有跟上發展的步伐。
在業內,普遍存在著研發大于測試的情況,很多企業忽視測試的工作,包括虛擬仿真的測試,這使得整體的測試周期變長,效率低下,成本高企。
除了在測評的基礎設施方面存在一定的滯后,在真正的測評過程中,也存在不少難題。
各自為政的檢測中心
在測試基地中,測試機構通常會提供兩種測試方式,一種是虛擬測試,一種是實際道路測試。
所謂的虛擬測試,就是建立一定的場景庫,進行汽車軟件仿真試驗、汽車單系統硬件在環仿真、模擬駕駛試驗能力、多系統融合硬件在環試驗。建立智能駕駛場景庫,可以對軟硬件性能進行仿真測試,驗證自動駕駛系統的能力。
場景庫由于要涵蓋現實環境中盡可能多的駕駛情況,比如復雜天氣、事故、不規范駕駛等,因此一般需要機構采集相應的數據,對數據進行處理、標記,篩選出目標場景,然后對汽車進行測試。這主要是為了避免仿真測試陷于一種無意義的重復常規路況測試,無法檢驗汽車在非標準行駛情況情況下的能力。
大多數檢測機構或者自動駕駛公司,都在努力收集非正常汽車行駛案例,業內稱之為Corner case,完善測試場景庫。誰擁有更多的Corner case,更豐富的場景庫,其對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的完備性就越完備,越能得到行業認可。
但收集Corner case的路程是漫長的,也是永無止盡的。楊強榮和秦孔建都表示,希望在國內能夠形成統一的場景庫,建立統一的標準,不同測試機構、自動駕駛公司能將各自的場景庫共享,這樣對于自動駕駛的發展會大有裨益。
另外還會測試車輛的信息安全、網聯能力,自動駕駛零部件性能以及汽車EWC、無線通訊能力。
實車測試,則基本是以測試車輛在測試基地內的封閉道路上進行功能、安全性測試為準。
目前全國的測試場地還都處在建設完善的過程中,已經建好的場地涵蓋了多種城市、城際路況,以及會簡單模擬一些突發情況。但這些測試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安全性到底有多大保證?目前還沒有定論,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北京目前使用的辦法,是讓路測車輛在開放道路測試前,先期完成一定里程的封閉場地測試。
但自動駕駛技術更新日新月異,秦孔建表示,當路測車輛拿到牌照后,路測過程中進行了技術的升級,是否還需要再回到測試中心進行里程測試?這樣的測試是否有必要?如何來把握回爐再跑測試的尺度?目前的測試規范中,還沒有對這部分進行明確說明。
法規滯后不意外
除了測試機構對自動駕駛車輛進行測試、認證,路測車輛到了開放道路后,還面臨著不少法律真空。目前測試的場地,主要分為封閉場地、半開放路況、開放道路以及城市道路等,未來還有可能開放高速路、城市快速路等。
自動駕駛車輛上路測試后,不可避免的要面對現有的行駛工況,如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等。路測難免發生事故,這也是為什么測試主體要繳納500萬保證金的原因。那么在發生事故后,如何來界定事故雙方的刑事責任、民事責任?
深圳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規范性文件審查處處長王鳳海表示,相應的法律法規還未制定,而在法律制定領域,通常一個新的事物出現的時候,政策標準的制定往往是滯后于實際行業發展的。
因此,未來面對自動駕駛可能出現的事故,無論法規還是相應的政策制定者,都需要在實際處理過程中,積累經驗,這個過程還需要專業人士的配合。
在當天的中國無人駕駛賽車大獎賽賽車平臺發布儀式上,前沿久星聯合創始人吳政銘表示,通過賽車大獎賽,希望可以幫助自動駕駛車輛去做局部的極端場景條件的演示。
當下中國在大力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無論是測試機構還是法律機構,雖在各個方面都未健全,但還是會給予行業足夠的空間,使其邊發展邊完善。
深圳交委綜治處處長韓浩透露,深圳目前只發放了一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相應的測試場地也在建設中。深圳交委已經在全區考察了道路情況,相應的路測開放道路也將在不久后公布,也歡迎各個自動駕駛公司來深圳申請上路牌照。
對于企業所疑慮的中外自動駕駛路測法規的開放程度不同,會影響到國內自動駕駛的發展,韓浩表示這種擔心并不需要。
中外的路況存在差異,因此開放路況的范圍并不一定影響到相應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國內人口密度大,交通狀況復雜,因此在開放道路層面,一定會是由簡入繁,而非盲目開放。
另外,駕駛員是否在車內,對于自動駕駛技術的提升并無影響,駕駛監管員只是一個應急處理的角色。測試主體可以在現有的框架下,對技術進行更新升級。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47瀏覽量
167115 -
智能網聯汽車
+關注
關注
9文章
1099瀏覽量
31164
原文標題:自動駕駛不能狂飆突進,法規“滯后”不是根本原因 | GGAI現場
文章出處:【微信號:ilove-ev,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汽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2024加州自動駕駛測試里程驟降50%
軟通動力榮膺華為云2024年度穩步前進獎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22/wKgZPGd8-h2AB1oVAAOz193zC_I843.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DD/wKgaomcXUg2AKdNuAAEXvBseoXE121.jpg)
自動駕駛技術的典型應用 自動駕駛技術涉及到哪些技術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AC/wKgZomcQukWAJMctAAEcL1RSHjU877.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90/wKgZomcPKxmASQCFAAEgUWmACmg080.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A/49/wKgaomcKSRKARKGCAADn4aW4wSM974.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