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折騰數字的PID電機控制之前,我想再弄一個模擬電路的磁懸浮東東,來加深對PID的理解。這個磁懸浮,就是讓一塊磁鐵懸浮在一個電磁鐵下面,屬于下拉式的,相對比較簡單,不過也是很鍛煉動手能力的東西。
先說說PID,PID算法最早是根據船員控制輪船的行為發明的。早期的模塊都是模擬電路的,后來才慢慢過渡到數字電路。看看下面這個模塊,真是當時的科技精華啊:
PID控制器由比例單元(P)、積分單元(I)和微分單元(D)組成。其輸入e (t)與輸出u (t)的關系為
u(t)=kp[e(t)+1/TI∫e(t)dt+TD*de(t)/dt] 式中積分的上下限分別是0和t
具體代表的含義和意思google去,不乏很透徹的解釋。比例、積分、微分單元,剛好是運放的典型電路,大致就是先拿到輸入和輸出的差,構造三個單元電路相加即可。
所以,一步一步來,這篇先做一個只有P的電路,后面再加上I和D,這樣也有一個比較,加深理解。
電路圖,霍爾傳感器一定要買線性的,一個典型的差動比例運算電路:
電路很簡單,弄好了像下面這樣,黑乎乎的是電磁鐵支架,霍爾傳感器放在最底部(桌面)。
只有P單元的情況下,磁鐵震動比較來還,而且振動容易越來越大,最后磁鐵掉下來,符合理論估計。
OK,先到這,后面加上I和D看看,到時候再上文章。
前面發過一個制作磁懸浮的帖子,這幾天有空抽出時間做了改進,加進了PID部分。先上圖:
原理圖如下。網上基于單片機的方案不少,不過模擬電路的真不多。原理并不復雜,就是根據PID的公式來做。先用電壓比較電路得到error,即你想要磁鐵停留位置po的霍爾器件的輸出電壓值和實際霍爾器件返回的真實值的差。后面三路并聯,分別是PID,最后通過相加器得到Vout。Vout再和一個固定的輸入電壓相加,(這個固定電壓相當于讓電磁鐵磁力在po位置對磁鐵的吸力和磁鐵重力相等的值,這樣才符合PID的原理),就是最終給電磁鐵供電的電壓。
-
磁懸浮
+關注
關注
10文章
99瀏覽量
1996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