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諾是最早使用歸謬法的哲學家,而歸謬法中最有名氣的是阿喀琉斯永遠追不上烏龜的故事。阿喀琉斯因為跑得快而有飛毛腿之稱,芝諾悖論認為,烏龜先跑10碼,讓阿喀琉斯去追這個烏龜,比賽開始后,阿喀琉斯迅速起跑,很快追上了10碼;而這時烏龜卻前進了1碼,阿喀琉斯接著又追上了,而烏龜又前進了一點。每次阿喀琉斯追上烏龜,烏龜就又前進了一點。之諾認為,無論阿喀琉斯跑得多快,都永遠無法追上對手。
這個故事,就是非常知名的芝諾悖論,顯然阿喀琉斯是非常容易追上烏龜的,但芝諾悖論的問題出在哪里?
1、芝諾導入了錯誤的場景。阿喀琉斯為什么不會預判烏龜方向,為什么總是追趕烏龜過去的目標,不去直接走向烏龜未來的目標。
2、芝諾將距離無限細分,而無限細分的后的距離(或時間)可以忽略不計,但卻被芝諾給放大了。
芝諾悖論因為事情太明顯,所以很容易發現芝諾悖論的問題根源。但在實際應用中,卻有很多人,通過導入錯誤的場景來迷惑人。
中國處于工業1.0、2.0、3.0的企業都存在
自從工業4.0概念由中國引入中國以來,很多專家研究工業4.0,為了表達中國的工業差距大,有些專家說中國企業中,處于工業1.0、2.0、3.0的企業都存在。從德國工業的發展看,德國經歷過工業1.0,2.0,3.0,正在走向工業4.0。
從這個場景看,似乎中國工業也要經歷1.0,2.0,3.0的階段。但是他們忽視了一個基本要素,工業1.0是工業以蒸汽機為動力,而工業2.0是電力的使用;這兩類動力是替代關系,當有了工業2.0,那么工業1.0就被淘汰了。
而中國工業的發展遠遠落后于先進國家,當中國引進國外的技術時,國外就已經實現了工業2.0,那么中國是否有機會引進工業1.0的技術?我相信是不會引進工業1.0的技術。
中國最落后的產業,可能還沒有經歷工業化,那么只能說是手工業,而不可能是工業1.0。
所以有很多時候,借鑒歷史經驗的時候,導入了錯誤的場景,就會形成錯誤的判斷。
中國的智能制造應該從現在最熱的領域入手
在中國智能制造的策略上,有很多專家認為中國技術落后,要將這些技術追趕上之后,再去追趕最熱的技術。
但是落后的技術如何追趕?以汽車制造業為例,發達國家經過幾十年發展起來的汽車工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積累經驗,建立起完善的體系,并用知識產權將其它國家追趕的路徑完全堵死。
當中國汽車制造行業開始發展,已經有國外先進經驗,沒有給中國企業從頭開始的機會;全部重新開始,必然競爭不過已有經驗的車企。
所以中國汽車根本沒有機會,而變化發生在新能源汽車,當新能源汽車成為各個國家發展重點的時候,這個時候場景發生了變化,中國企業是有機會借助新能源汽車的機會,與先進車企站到一個起跑線上。不是說中國距離發達國家的技術沒有差距,而是要保證在新的領域,不再有差距;落后領域在慢慢補短板。
就如高鐵的發展一樣,中國的高鐵技術距離發達國家有巨大的差距;但各個國家都沒有建高鐵的時候,中國利用建造高鐵的市場需求,擁有了高鐵的集成技術,而國外企業集成經驗距離中國就有了差距,而更多高鐵技術是通過高鐵集成的,有了高鐵的集成技術,我們就有機會逐步實現高鐵一些部件的國產化。
其實智能制造也是類似:未來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就類似于高鐵里的高鐵集成,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工業設備,所以我們的工業設備距離國際先進國家的差距實在太大,短期是不可能追趕上的;但我們擁有自己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就可以整合工業設備,給設備制造企業的追趕留下了機會。
中國的落后產業應該瞄準的是未來目標
就如芝諾悖論一樣,當我們落后別人時,我們設定的目標時別人過去的位置,當我們追趕上別人的位置的時候,別人由進步了。而我們設定的目標與別人要去的目標一致,當我們到達目標時,就追上別人了。
中國的制造業也是這樣,當德國提出工業4.0的概念時,我們也要瞄著德國工業4.0的目標,而不應該盯著工業3.0的目標,當我們實現工業3.0的時候,德國實現工業4.0;當我們實現工業4.0的時候,德國又進步了。
如果我們瞄著工業4.0的目標,在追趕的同時,逐步完善工業3.0的技術,當工業4.0實現時,我們借助整合國外3.0的技術,在4.0的平臺層占據一定影響力,逐步完善3.0技術。
這樣才有機會不再落后。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75瀏覽量
100446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56瀏覽量
76723 -
工業4.0
+關注
關注
48文章
2023瀏覽量
119056
原文標題:從芝諾到智能制造場景的差異
文章出處:【微信號:xuyongshuo-work,微信公眾號:許永碩】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大宇宙與橫河電機攜手簽署MOU,共拓智能制造新領域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主線科技榮登畢馬威中國智能制造科技TOP50榜單
颯特紅外智能紅外熱像儀在精密制造領域的應用
如何搭建智能制造工廠
RISC-V在中國的發展機遇有哪些場景?
第三屆中國電磁頻譜學術大會圓滿落幕,知語科技閃耀西安!
智能制造主要內容涉及哪些領域?
加速布局智能制造 三菱電機與中國信通院共建重慶智能制造科創中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