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的政策向導,國家不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完善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由于傳統的施工方法對施工質量和整個施工過程無法把控,對施工的結果也無法估計,所以在好多大型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上面都采用了數字化施工,如:北京新機場、成都天府機場、莆炎高速、廣西河百高速公路等這些項目都或多或少使用了數字化施工監測系統。
依恩馳(ENH)公司一直致力于基礎設施建設的數字化施工領域,同時自主研發的數字化施工平臺同時應用于成都天府機場、莆炎高速、廣西河百高速公路等項目,該系統包括質量控制、監控的硬件和軟件,是內外結合的系統,系統“通過信息實時采集、數據傳輸,實時監測施工機械在施工過程中的動態,并對實時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報警”,在施工過程中大大的節省了人力和物力成本,還提高了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
整套數字化施工監測系統包括:智能壓實監測系統、強夯監測系統、瀝青紅外光譜監測系統、樁機監測系統、路基連續壓實監測系統、瀝青混凝體、穩定土拌合站監測系統等監測系統。
下面以強夯機為例,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強夯機監測系統所能提供的服務:為施工現場提供了多種排布夯點位置的方式,并將點位顯示在平板電腦上,現場無需放點,只需要1名操作人員即可完成。通過北斗定位系統,夯錘和機身的水平位置、高程及方向可被定位至厘米級,夯擊次數、夯錘落距、夯擊能、夯沉量等施工數據被準確自動記錄在系統中,同時精確引導夯錘到夯點位置,方便操作手施工。操作人員通過駕駛臺旁的顯示器,可以精確看到自己瞄準的地面坐標,偏差為零。強夯完成后,質量監測系統還會自動計算、儲存、傳輸夯實的相關質量數據,并通過作業面顏色加以區分,操作人員很容易找到薄弱環節,進行補夯。操作模式可通過平板電腦在白天和夜間之間來回切換,保證了夜間施工的安全性。
管理人員的辦公室可以安裝視頻監控系統與施工機械上的監測系統相連,管理人員坐在辦公室里輕點鼠標,就能看到大到施工全場、小到機械駕駛室里的實時監控畫面,還能回看以往的畫面,或根據不同需要進行查詢。施工數據會實時自動傳輸到后臺,并對采集到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與處理,形成施工進度報告、施工質量報告、強夯機工況報告等,通過監控平臺提供給現場管理人員、承建單位和監理單位,提高監管力度,打破傳統施工方式中監理方抽檢施工結果的形式,檢測結果更可靠。監測系統自動記錄下的施工數據成為監理處理現場施工問題的有效依據,大大減少了因經驗與施工方標準不一致產生的糾紛。
總體來說安裝數字化設備后,傳統施工方式存在的人力資源消耗大、工程質量保障難、現場問題處理缺乏依據等問題都迎刃而解,數字化施工監控技術已經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大規模運用,也將引領基礎設施建設新潮流。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