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與AI等新一代ICT技術: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我們注意到,“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被重點強調,且都與“數字經濟”有關,是“數字經濟”的兩大內涵。
這意味著,未來“通過加快推進數字經濟,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將成為行業的工作重心。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是目的,“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是手段。
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7年7月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17)》顯示,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2.6萬億元,同比增長18.9%,占GDP的比重達到30.3%;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18年5月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年)》顯示,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7.2萬億元,同比增長20.3%,占GDP的比重達到32.9%。
圖:數字經濟在我國歷年GDP中的占比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那么,如何進一步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以達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目的?5G微信公眾平臺(ID:angmobile)認為以5G、人工智能(AI)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將會進一步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即“做大做強數字經濟”。
5G、AI將有望在“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如美國高通公司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8月23日在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開幕式暨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作主旨演講《智能新機遇,連接鑄未來》時介紹:到2035年,5G所帶來的商業價值將會高達12萬億美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將衍生出5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
這就與本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的主題“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高度呼應:5G是移動通信網絡的智能化,是“智能化移動通信1.0”;而AI則是計算的智能化。
縱觀全球領先的通信企業,高通在5G擁有深厚積累,又在近年來持續發力終端側人工智能的研發和應用,現已成為全球移動科技的重要創新引擎。
或許正是由此原因,主辦方邀請高通參加了本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
2
全面助力“5G商用加速”
8月22日,高通宣布,已經開始出樣新一代驍龍SoC芯片,可與驍龍X50 5G調制解調器搭配,7 nm制程,預計將成為首批5G旗艦手機采用的平臺;截至目前已經有多家終端OEM廠商拿到了樣片。8月23日的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期間,高通透露“正在推動5G NR在2019年實現商用部署。致力于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5G智能終端側的商用”。
7月27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布《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提出“確保啟動5G商用”。這意味著國內5G產業發展及5G商用將進一步加速。而在本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上,5G微信公眾平臺(ID:angmobile)觀察到一個很大的亮點:高通展示了攜手中國移動及其它運營商,以及中興、華為、愛立信、諾基亞等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展示基于6GHz以下端到端5G新空口(5G NR)系統互操作測試(IoDT)——這預示著,5G商用加速是“正在進行時”!
我們還觀察到,近期,高通與中國產業鏈伙伴在5G領域的合作持續取得重要進展。6月份,高通和大唐移動聯合宣布,雙方將基于3GPP Release 15標準,合作開展3.5GHz頻段上的5G NR互操作性測試。同月,vivo與高通宣布,雙方成功合作研制5G毫米波天線陣列并將其整合入vivo 實機內,且已完成整機空口性能測量——這是手機天線上一次全新的突破,也是對5G商用發揮關鍵作用的開創性工作。
3
“終端側AI”:下一個實實在在的“大風口”
在移動通信領域,AI如何推動數字經濟以及信息消費的發展?此方面具有前景的方向較多,但是業界已經開始實踐的、且公認有較大發展潛力的是“終端側AI”,通俗的說,比如“AI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
全球范圍內,隨著滲透率趨于飽和,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呈現下滑態勢。以國內為例,Canalys 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比2016年下降4%,這是國內市場首次出現整體下滑。其中,2017年第4季度表現最差,出貨量僅1.13億部,同比下滑超過14%。經過10年高速發展期后,國內智能手機滲透率接近飽和;同時,移動互聯網時代進入“尾聲”,人口紅利和流量紅利逐漸消失。
在此大背景之下,智能手機急需以新技術、新模式實現變革——方向之一就是“終端側AI”。 智能手機行業越來越意識到應用“終端側AI”的重要性,并開始把AI應用與智能手機的照相、語音、安全等諸多領域來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8月8日,Strategy Analytics發布調研報告“Q1 2018 Smartphone Apps Processor Market Share”《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2018年第一季度市場份額》,其中顯示,高通仍然保持著領先地位——占有高達45%的份額(如下圖所示);今年第一季度,集成了“終端側AI”功能的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相比于2017年第一季度增長了將近3倍,主要包括高通的“驍龍845/835”、蘋果的A11 Bionic、海思的“麒麟970”、三星的“Exynos 9810”等。
據悉,十多年前就開始進行AI基礎研究的高通,近年來持續發力“終端側AI”的研發與應用,已經發布了搭載集成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的驍龍845移動平臺等,并已經與百度、商湯科技、曠視、“網易有道”等眾多中國高科技企業聯手開發AI應用,助推著中國AI應用的快速發展。此外,高通還與“創通聯達”合作,幫助其推出針對開發者的AI開發套件。
“作為移動基礎科技的創新引領者,高通正在為中國智能產業提供快速發展的重要源動力”,業內人士如此評價到。
在本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的展臺中,我們觀察到,搭載集成了高通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的“驍龍845”移動平臺的最新旗艦智能手機——vivo NEX旗艦版、OPPO Find X、小米手機8、黑鯊游戲手機、錘子堅果手機R1、一加手機6、三星Galaxy S9等吸引了眾多參觀者把玩,騰訊手機QQ的“高能舞室”以及來自商湯科技的sense AR美體塑形等眾多AI應用讓參觀者“愛不釋手”。這反映了“終端側AI”是真正受到消費者歡迎的。
今年5月份,高通成立了“高通 AI Research”,以加速AI基礎研究創新。在高通等全球移動科技“重要創新引擎”型公司的持續發力下,5G微信公眾平臺(ID:angmobile)相信,“終端側AI”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還有很大的潛力待挖掘,并將繼續促進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的架構創新。一些著名的市場調研公司也有著相同的判斷,而且有著很樂觀的定量預測。
7月份,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顯示:預計2018年全球范圍內出售的智能手機中,將有47.7%具有AI語音助手(而2017年的相關數值為36.6%);智能手機廠商均在積極地把“終端側AI”集成到新款手機產品中,預計到2023年,多達90%的智能手機將具備“終端側AI”功能。
8月份,Strategy Analytics發布調研報告“Smartphone Apps Processor Forecast (2018-2023)”《2018-2023年間的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預測》認為,全球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的收入將以3.1%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至2023年的248億美元,而其主要驅動因素在于AI與機器學習應用(即“終端側AI”)、5G商用網絡的連續覆蓋、7 nm及5 nm制程技術的成熟等。
更廣泛的“終端側AI”:數百億美元的龐大市場
不止于智能手機,“終端側AI”也將在其他諸多類型的移動終端中得到蓬勃發展。
市場調研公司MarketsandMarkets在今年7月份發布報告“Mobi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Market - Global Forecast to 2023”《全球“移動AI”市場預測(到2023年)》。其中的“移動AI”泛指“終端側AI”在智能手機、VR/AR、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智能相機中的應用。
對于“移動AI”市場的發展,上述調研報告有著很樂觀的預測:將從2018年的51.1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178.3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8.41%。之所以將如此快速的增長,該報告指出,原因在于,智能手機、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等對于具備AI功能的應用處理器、物聯網(IoT)邊緣計算將有著越來越大的需求。
在更為廣闊的“終端側AI”方面,我們觀察到,高通依托在連接和計算領域的領先優勢,已經推出多個面向汽車和物聯網的商用解決方案,為終端側智能拓展至更多行業奠定了基礎。
于此方面,在本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我們也看到,高通著重詮釋了“5G與AI如何變革垂直行業”:①在展臺上重點展示了與奧迪、福特等汽車廠商聯手開展的C-V2X(蜂窩車聯網)的互操作實驗;②高通公司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8月23日在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開幕式暨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作主旨演講《智能新機遇,連接鑄未來》時介紹:“我們知道重慶是中國的汽車產業重鎮,而未來可以預見的是,汽車產業的最大變革在于‘汽車將會變得更安全、交通效率將會進一步提升’。C-V2X技術將通過構建一個基礎設施網絡,讓智能手機與汽車互聯,并提供智能地圖指示,保證駕駛安全”。
據悉,高通正在與領先型汽車制造商與汽車供應商的生態系統合作,以“高通 9150”這款C-V2X芯片組解決方案加速C-V2X技術的商用進程。我們觀察到,近期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8月22日,重慶協同創新智能汽車研究院正式落成。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目前智能網聯汽車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趨勢,高通期望通過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先進科技,協同創新研究院以及所有合作伙伴,在汽車智能駕駛艙、智能操作系統、用戶界面、用戶體驗以及安全等多方面展開研究和創新,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升級和發展。
8月23日,高通與大唐電信集團宣布,雙方成功實現首個由多芯片組廠商支持的3GPP Release 14 C-V2X直接通信(PC5)Mode 4(LTE-V2X)互操作性測試,為在2019年實現C-V2X商用奠定了基礎
5
“終端側AI”與5G的關系?
“終端側AI”并非一個孤立的存在。5G微信公眾平臺(ID:angmobile)經過長期的行業及產業發展觀察后認為,AI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趨勢,不僅僅有“終端側AI”,而更是依賴于“云側AI”、5G網絡、“終端側AI”的智能協同,具體地,將體現為:
①“終端側AI”可以快速響應用戶需求,以低功耗、低成本方式向用戶快速展示處理后的圖像、視頻、語音和文本信息,適合完成AI推理任務。
②“云側AI”則用于實現多終端數據匯聚,在數據吞吐量和處理速度等方面更具有優勢,適合完成AI模型訓練任務。因此,端云協同的人工智能處理模式將在模型訓練和數據推理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③5G技術發展,將使得“云側AI”與“終端側AI”的智能協同成為可能:5G網絡具有高速率、高可靠性、低時延等顯著特點,用戶發出的命令在端側智能芯片進行初步處理后,通過5G網絡與云端進行實時交互,之后使用5G網絡把云端處理結果反饋給用戶,可提升數據處理能力,且有效降低時延。
高通公司總裁克里斯蒂安諾·阿蒙8月23日在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開幕式暨大數據智能化高峰會上作主旨演講《智能新機遇,連接鑄未來》時,表達了相同的觀點:“在如今海量信息的基礎之上,大數據計算與人工智能將會從云端進一步延伸至終端側,也就是邊緣計算。我們通過把計算連接到網絡終端與數據終端,讓智能計算能夠在我們手中和身邊的終端設備上實現。終端側運算對于提高效率而言十分重要,而隨著5G將云端與終端更好地進行連接,則也可以讓更多運算處理從終端連接到云端,使得終端側的人工智能和虛擬智能等功能變得更加容易。高通則也一直致力于在5G、機器學習以及人工智能方面進行投入。”
此外,在8月24日的智博會,5G與未來網絡高端論壇上,高通工程技術總監、中國區研發負責人徐晧也就5G與的關系表示:“若使人們真正地感知AI,則有賴于萬物互聯的實現,有賴于從云端到終端的變革。我們認為AI在終端側的發展有著很好的應用場景。高通在做技術和產品規劃時,會考慮到5G和AI的相互影響和相互推動。高通不僅將5G的應用推廣到網絡邊緣,同時也把AI的應用推廣到邊緣,包括在手機、機器人以及終端AI的研發,還包括感知、推理和行動的能力。5G和人工智能兩者的結合會對我們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在未來工廠、自動駕駛、遠程醫療、農業以及其它產業等都具有很好的前景。”
將來更美好
目前,“終端側AI”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相信在產業界的共同努力下,隨著5G時代的到來,將來,AI在智能終端中的應用會實現更“無縫”的“云與端協同”、交互方式趨于“自然”、智能終端之間的互聯互通與協同更為到位等。屆時,終端AI與5G將“比翼齊飛”!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73瀏覽量
270384 -
ICT
+關注
關注
3文章
415瀏覽量
36642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7瀏覽量
566084
原文標題:終端AI與5G“比翼齊飛”!
文章出處:【微信號:angmobile,微信公眾號:5G】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