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更懂你的極有可能是人工智能語音助手,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載體的語音助手到底怎么樣?語音助手哪個好用點?智能語音助手兼具理性與感性。不但可聊騷,而且可通過語音的便利性控制和管理各類智能家居產品。問題來了,智能語音助手又該如何挑選呢?
現階段,AI(人工智能)絕對是科技行業的流行詞。首先說明,基于AI系統的智能語音助手并非傳統意義上的Siri、Cortana(微軟小冰)等軟件類語音助手。智能語音助手更類似于智能音箱的衍生產品,擁有播放新聞、天氣、查詢時間等基礎功能,并加入了對于智能家居的深度管理和控制,給予用戶更多自由。
語音助手類應用不斷發展,從手機、PC到智能音箱,登陸的平臺越來越廣泛,競爭當然也更加激烈。那么,蘋果Siri、谷歌助手、微軟小娜、三星Bixby和亞馬遜Alexa哪一款更好用呢?
語音助手哪個好用點?
小編給大家評測一下最常用的五大語音助手,我們來看看蘋果/谷歌/微軟/三星/亞馬遜誰更厲害?
五款語音助手的共同點很多,比如都集成在操作系統中、可通過物理或是虛擬按鈕啟動。功能方面,都可以執行一些任務,如查詢天氣、新聞、搜索信息等等。
設備兼容方面,則略有不同,比如谷歌助手不僅僅支持Android手機,還包括Chromecast甚至是iOS應用(功能有一定縮水);亞馬遜的Alexa則支持Fire平板、Echo語音音箱等。
所以為了保證測試的公平,我們選擇了語音助手運行體驗最好的平臺,比如iPhone(Siri)、Windows 10 PC(小娜),以此類推。下面,就正式進入測試環節。
測試一:基本問題回答
首先是最基本的操作,我們選擇了查詢天氣、下一次日食是什么時候、體育比賽結果、講笑話和電影放映時間等問題。
基本上,所有語音助手都能迅速地反應并做出準確的回答。不過相對來說,三星Bixby的理解能力稍弱一些,更容易理解語境直接的問題,或許是因為它最年輕吧。
至于下一次日食的問題,有的語音助手回答是2024年、有的則是2018年,其實都沒有錯,因為2024年是“美國的下一次日食”、而2018年則是距離現在最近的下一次日食。所以問語音助手問題時,盡量更具體一些。
測試二:執行簡單的任務
接下來,我們測試了五個語音助手執行簡單任務的能力,包括設置提醒、在YouTube上播放視頻/音樂、打開網絡瀏覽器、查找日歷和導航。
測試中發現,語音助手們對YouTube的支持不夠好,除了谷歌助手和三星Bixby之外,蘋果Siri、微軟小娜和亞馬遜Alexa都無法直接打開或是無法播放。當然,這個操作也可套用至其他在線視頻服務,看來這是語音助手們的弱項。
至于處理復雜任務的能力(主要是啟動瀏覽器并打開特定網頁),谷歌助手、蘋果Siri和三星Bixby更勝一籌。
測試三:執行復雜任務
最后一項測試,自然是最困難的。復雜任務包括打開第三方應用程序、網絡叫車、操控飛利浦Hue燈泡、網絡訂餐和下載應用。
需要單獨指出的是,三星Bixby雖然支持飛利浦Hue、但必須提前購買一個Smart Hub橋接器;而微軟小娜并沒有提供直接支持,需要下載第三方應用才能實現。
最終測試結果有點復雜,很難說哪一款語音助手擁有絕對優勢,比如蘋果Siri可以定比薩但僅是基于位置,不能直接說出餐館名字;谷歌助手則只有在Google Home音箱上才能訂餐和叫車。
如果非要比出高低,亞馬遜Alexa是錯誤率最低的(只有一次),另外還是在一款低價平板上完成測試的。
哪個是最好的?
最后,我們來逐個點評吧。谷歌助手相對來說是上下文理解能力最好的,這是其他助手們無法相比的。不過,它的一些功能需要借助Google Home來實現,比如訂餐、叫車等,對于用戶來說需要花費更多成本。
蘋果Siri是最早進入市場的語音助手,優勢在于平均,在每個測試環節中都位于前列。雖然它只能在iOS設備上使用,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良好的向后兼容性,也就是說在iPhone 6等老款手機上的表現也不錯。當然,限制就是你只能買iPhone或iPad才能使用它。
亞馬遜Alexa的優勢則在于定制性,可以為它安裝各種小插件實現更多功能,實際上最初亞馬遜也是通過這種形式讓Echo音箱支持更多智能家居產品的。另外,它擅長收集信息,用戶不必重復說出一些說過的內容。遺憾的是,支持Alexa的設備實在是太少了。
三星Bixby是語音助手中最年輕的,但也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它的優勢是最像一個實際的個人助理,每次都會在屏幕上有反饋,執行力也不錯。它的缺點則是功能略簡單直接,語境理解還不夠好。
最后是微軟小娜,優勢在于無處不在,版本包括iOS、Windows 10、Android甚至是Xbox One,在很多設備上都可以使用。它在實際使用時競爭力不是很強,很多操作無法實現,雖然可以通過整合第三方應用來實現,但微軟還應該繼續加強其自身功能。
如何挑選語音助手?
智能語音助手雖與智能音箱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兩者又存在明顯的不同。智能語音助手更類似于傳統意義上操控和管理智能家居的“遙控器”,只不過是將按鍵轉換為語音。
智能語音助手是感性和理性的合體,僅僅會“聊騷”顯然不是智能語音助手的初衷,實用才是王道。當然,現階段智能語音助手還遠遠達不到科幻電影中的地步,僅可通過語音查詢天氣、股票、時間,播放新聞、歌曲、故事等。但隨著大數據的運用以及語音優化方案的提升,智能語音助手也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可以預見,智能家居的未來絕對是以更人性化的語音操控為主,APP端控制為輔。智能語音助手則更像是用戶的“小幫手”,通過語音即可控制智能燈具、智能掃地機、智能空氣凈化器等設備的運行。不過,智能語音助手只能控制同一平臺下的智能產品,并不能控制所有的設備,而就目前來說生態圈建設較完善的也僅有米家、華為、京東和阿里等為數不多的幾家廠商。
輔助參數解析
智能家居的操控并非那么簡單,除了要求是同一平臺下的生態圈產品之外,基本參數上消費者也應留意。
“就怕聽不見”,相信不少消費者對于智能語音助手的“聽力”也有著這樣或那樣的疑問。智能語音助手多配備3-6個全方位麥克風,5米距離內可正常喚醒。而處于嘈雜環境下,智能語音助手的“聽力”就會下降,此時不妨將智能語音助手的放置于離自己近一些的位置。
現階段,智能家居設備多通過Wi-Fi和藍牙方式與APP端連接(少數采用ZigBee連接方式)。因此,智能語音助手也應配備Wi-Fi(最好為雙頻)和藍牙管理模塊,方便與同一平臺下的智能設備聯動。
合理避開缺點
當然,事物都有兩面性,智能語音助手優點頗多但也并非沒有缺點。
可以說,現階段智能語音助手雖時尚新穎,但仍在一些地方不夠成熟,比較典型的非音質問題莫屬了。智能語音助手多選用小模塊設計且價格也較為親民,在如此小的封閉空間內放入麥克風、內置鋰電池、揚聲器等部件,還要考慮成本等因素,智能語音助手的音質可想而知。
另外,智能語音助手的生態圈問題同樣讓人煩惱。眾所周知,智能家居雖發展迅猛,但仍無一個統一的行業標準。智能語音助手更像是一個補足自家生態圈的衍生產品,適用產品也僅僅涵蓋同一平臺下的智能家居產品,缺乏了基本的統一性和兼容性。
現階段,兼具語音聊天和控制智能家居設備的產品仍是少數,產品較為缺乏,智能語音助手同樣面對這一尷尬局面。造成這樣的處境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智能家居的兼容性問題,不同平臺設備并不具備聯動功能。日常選擇時,消費者還應注意優先選擇同一平臺下的智能語音助手。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682瀏覽量
270484 -
語音助手
+關注
關注
7文章
237瀏覽量
26844
原文標題:9是你了!
文章出處:【微信號:zte-smart,微信公眾號:中興手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