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吉迪思攜手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北方集成電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北方)共同宣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驅動芯片正式進入量產,這將是真正意義上的大陸首款自主研發的AMOLED驅動芯片。芯片設計環節由國內先進顯示驅動芯片設計領導者深圳吉迪思完成,芯片制造商為中國內地集成電路制造企業中芯北方,服務客戶為國內顯示面板界翹楚京東方,并于成都B7柔性線生產。
隨著蘋果iPhone也加入AMOLED的陣營,華為、小米也在OPPO、vivo之后加大了AMOLED機型的開發力度。根據CINNO Research手機產業鏈調研數據預測,2018年搭載柔性AMOLED屏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望翻倍增長至1.8億部。AMOLED作為取代LCD的下一代顯示技術,以其輕薄、柔性、更高的對比度等優勢贏得了各大手機廠商的青睞。然而,產能規模的迅速擴張與國內OLED驅動芯片自主研發能力儲備不足之間存在不平衡,AMOLED驅動芯片此前全部依賴進口,直到深圳吉迪思攜手中芯北方正式量產該產品,首次打破大陸柔性AMOLED“缺芯少屏”的僵局。
CINNO Research副總經理楊文得分析,目前手機AMOLED面板的應用上雖然依舊是三星領先,但在中國面板廠逐漸在柔性AMOLED產品投注資源,我們認為采用AMOLED面板的智能型手機比重在今年將超過30%,而柔性(Flexible)的AMOLED面板出貨將首次超過剛性(Rigid)。在這樣特殊的產業結構下,智能型手機用的AMOLED面板驅動IC有絕對市場占有率的為三星自己,其它非三星陣營的AMOLED驅動IC還是在奮斗站穩一席之地的階段,但隨著產業供應鏈國產化的長程目標建立下,中國AMOLED面板驅動IC的成長將指日可待。
吉迪思此次量產的產品采用40納米高壓驅動工藝,首次采用32納米SRAM單元,面積縮小20%,與同類驅動芯片相比,速度提高20%;可同時支持HD,FHD和QHD等多種顯示模式,全面兼容三星、高通、蘋果等多種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
深圳吉迪思電子科技創始人田琪表示:“作為中國第一個于2016年5月在智能手機終端客戶量產剛性HD AMOLED驅動芯片的公司,吉迪思早在2015年3月就正式開始和中芯合作。去年12月22日,采用32納米SRAM的高壓AMOLED工藝在中芯北方立項。在中芯北方的密切配合和全力支持下,僅用了8個月就達成了最先進的QHD柔性屏DDIC的量產,遠遠超出了吉迪思的預期。我們相信,AMOLED作為全球一線智能手機OEM力挺的下一代面板顯示技術,在2019年會徹底爆發,出現S曲線最陡的一段,并在2020年超越LCD智能手機出貨量。抓住該契機的唯一辦法就是加速產品迭代,迅速打入一線品牌。我們期待和中芯北方即將開始的再次合作會更精彩。”
中芯北方總經理張昕表示: “40納米顯示技術平臺集成了超低功耗、高壓驅動工藝,適用于驅動AMOLED屏幕的芯片產品,能夠很好地滿足客戶對功耗、面積和性能的要求。此次與吉迪思深度合作,共同推進AMOLED驅動芯片在中國的自主設計、制造以及商業化進程,意義重大。”
隨著AMOLED技術不斷走向成熟,應用范圍愈加廣泛,AMOLED顯示產業出現急劇增長的形勢。國際廠商紛紛逐鹿AMOLED市場,國內市場也力爭抓住該領域先機。相信,在AMOLED市場需求量猛增的浪潮下,國產芯片將以此為契機、迎頭趕上,爭做AMOLED新領域的弄潮兒。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1瀏覽量
427294 -
AMOLED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119瀏覽量
105085
原文標題:AMOLED芯片國產化里程碑!吉迪思攜手中芯北方發布首款QHD柔性智能機面板驅動芯片
文章出處:【微信號:CINNO_CreateMore,微信公眾號:CINNO】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