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常規串聯型穩壓電源的不足之處在于調整管的驅動工作電壓必須高于輸出電壓,這就導致調整管c、e極壓差較大,因此損耗相當一部分的電源功率,降低了效率。例如某黑白電視機的12V穩壓電源輸出電流為1A左右,調整管壓降為7.5v,則調整管上功率損耗達7.5w。不但效率較低,而且成為一個熱源,要用大面積散熱器進行散熱。下圖介紹的高效串聯型穩壓電源,彌補了以上的不足。
變壓器副邊和D5、C2、D6、C3構成了倍壓整流電路,在交流電源的正半周,電源對C2充電,在交流電源的負半周,電源電壓和C2電壓相加后通過D6向C3充電,這樣C3可獲得兩倍電源電壓。這兩倍電源電壓提供給V2,進而通向調整管V1的b極,這樣,V1的b、e極間電壓差就可以很小,其c、e極間電壓差也就可以降低到接近飽和壓降,從而使調整管功耗降低,大大提高了穩壓器的效率。
上圖電路中有一個標準的串聯型穩壓電路部分:V1為調整管,V3為比較放大器,穩壓管D6提供基準電壓,R1、R、R2組成取樣網絡。
R3與D6組成電路為V3提供基準電壓,由于D6的存在,所以B點的電位是恒定的。R1、R、R2組成輸出電壓取樣網絡,取樣得的A點電位與B點電位進行比較,比較的結果由V3的集電極輸出使C點電位產生變化,從而控制V1的導通程度(V1在這里起著一個可變電阻的作用),達到自動穩定輸出電壓的目的。當空載或負載阻值較大時,輸出電壓將趨于上升,此時由取樣網絡獲得的V3基極電平升高→V3集電極電流加大,V2基極電流減小,V2導通減小→流向V1基極的電流減小,V1導通減小→電路的輸出電流減小,電壓回落,從而實現穩壓。
R是一個可變電阻器,調整它就可改變A點電位(即改變取樣值),由于A點的變化,C點電位也將變化,從而輸出電壓也變化,這樣就可以使輸出電壓在一定的范圍內連續可調。
穩壓管可選擇穩壓值在9.1~11.4V間的型號,如2Cw58,其穩壓范圍為9.2~10.5V(工作電流5mA時),最大工作電流23mA。穩壓管的穩壓值有一個范圍是因為同型號不同個體間存在差異,但同一個管子在工作時穩壓值浮動較小,如2cw58在工作電流1mA時動態電阻為400Ω,5mA時動態電阻為25Ω。
通過調整R可獲得較理想的12V電壓輸出。
為了提高電路效率,D點電壓取得較低,一般比輸出電壓V。高出1V即可,但是必須保證交流電源電壓最低時也有VE>(Vo+1V),否則不能獲得額定輸出電壓。
-
電源
+關注
關注
184文章
17841瀏覽量
251800 -
穩壓
+關注
關注
0文章
530瀏覽量
31237 -
元件
+關注
關注
4文章
950瀏覽量
368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