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AI的落地應用成為AI比拼的新賽道,開啟了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但細究落地的背后含義,其實就是一場將AI觸角延伸至B端及C端的過程,而這會走像PC一樣的普及之路嗎?如果真要讓AI普及,還需要哪些“神助攻”?
AI落地“門檻” 需算法和算力攻克
PC的普及之路已世人皆知,而這亦成為AI發展的基石。第四范式聯合創始人、首席研究科學家陳雨強認為,一方面,由于PC機的大量發展、互聯網的發展,數據極大地豐富,讓AI普及有了基石。另一方面,計算能力的成倍增長也使得AI從過去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AI在數據、算法和算力的助力下,正深度賦能各個細分行業,而落地的“門檻”成為最后一公里的“考驗”。要知道,AI的應用場景眾多,復雜程度和需求不一。比如自動駕駛場景極為復雜,而AI安防已有大量需求,機器人和無人機等終端應用亦已起步,AI實現有的需通過云端,有的則轉移到前端,對算力、算法等要求走高。
陳雨強認為,AI落地的門檻一是在于算法,需要算法專家做深入的研究,但算法專家的數量非常有限,算法模型也十分有限。為解決算法易用性的問題,第四范式開發了FeatureGo算法,成為自動機器學習算法類的開山之作。二是讓原來必須由人設定的參數、步驟和過程交給機器實現,未來將變成人只做10%,只做和業務核心相關的機器不能替代的事情,剩下的80%都是機器來做,從而讓更多人可以操作使用AI。為此,第四范式還打造了一個認知和使用門檻都很低的產品“第四范式先知”——AutoML機器學習平臺。據悉,AutoML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金融、政務、能源、醫療等眾多領域。
顯然,這需要解決數據量和處理能力之間的“剪刀差”,即提升算力,高效的計算平臺成為必要條件。而即便AI還未出現殺手級的應用,AI 芯片領域儼然已是一片紅海。半導體巨頭英特爾、高通等,互聯網巨頭如百度、阿里、騰訊,終端廠商如華為、大疆、海康威視,創業公司如寒武紀、地平線等,已紛紛投身其中。
讓AI for Everyone 需技術全面革新
如果說AI落地的終極要義是要實現AI For everyone,那么構建如PC一般的軟硬件生態就至關重要。
陳雨強指出,AI基本每幾個月就有新的算法、新的體系架構、新的思路出來,而目前的硬件架構還難以及時匹配層出不窮的算法和技術需求,因此需要強大的合作伙伴或者生態來一起來推動。近日,英特爾與第四范式宣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成立“英特爾與第四范式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成為應對之策。
英特爾表示,為普惠每個人的AI,基于英特爾領先的軟硬件產品和“第四范式先知”平臺,雙方成立的實驗室將在AI所需要的高性能計算方向上開展研究合作,打造AI產品和解決方案,以降低AI門檻,加速雙方將人工智能技術在行業落地的進程。
一方面,英特爾將和第四范式一起了解客戶的需求,以什么樣的算力來支持,這對未來的產品規劃有諸多借鑒和參考意義。另一方面,英特爾所有產品都對第四范式開放,未來還有一些在試驗階段沒有正式發布的產品,也將放在實驗室進行應用測試。同時,英特爾會將云端、傳輸端、終端三個端的產品都做測試,打造閉環支持AI應用的產品。
實現這一愿景,需要解決諸多挑戰。陳雨強表示,一是產品,這一產品是認知門檻和使用門檻都很低的產品,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第四范式將和英特爾一起研發一體機,比如用同樣的價格能獲得10倍20倍的算力,進行相關的嘗試,這樣在AI產品的整體交付、穩定性上都會有很大提升。二是用機器替代一部分人做的事情,需要的計算量是非常大的,如何讓原來不可計算的問題變成可計算是非常難以做到的,可能需要在硬件、軟件甚至算法上都要做大的革新。
模式是B2B2C 但一定爆發在C端
未來的AI,云端和終端將并行展開。隨著云計算的普及不斷提速,英特爾方面表示,AI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和云的貼合程度非常高。目前很多AI新興服務提供都是基于云的,開放接口供云調度是一種讓AI普及的方式。從未來來看,AI in Cloud是云的很重要形式。
“為實現最好的AI,有的公司已投了幾百億元,但技術的進步讓客戶只需要投入和云等級別的投入就可擁有云上AI能力,這是一大進步,亦是一大方向。” 陳雨強認為,“從長期的角度來講,AI Cloud是一個整體成本更低的解決方案,客戶目前在云上可直接體驗第四范式的AI服務,包括基礎和定制化的服務。”
從目前來看,AI面向B端應用更多一些。最新的Gartner 企業AI案例研究報告預測:超過60%的中國大型企業在2022年前將開發自己的AI解決方案。陳雨強分析說,這與場景相關,企業經營中大量決策將采用AI,因而企業的需求更強烈,但隨著AI技術的發展,包括云+端計算的發展,模式將走向B2B2C。
英特爾亦認為,AI之所以從to B開始,是考慮到先得有人買單,它才能健康發展下去,但是未來大爆發一定是來自C端,是惠及每個人的,而且讓每個人都感覺到AI能夠幫助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學習等各個方面。但是這一領域在哪里、何時爆發,這是英特爾和業界一起要研究和關注的。
-
PC
+關注
關注
9文章
2104瀏覽量
154680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36瀏覽量
270353
原文標題:AI像PC那樣普及,還需要哪些“神助攻”?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mag,微信公眾號:iotmag】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科創達旗下創通聯達推出四款AI Mini PC參考設計
請問ADS1256能像ADS1271那樣級聯嗎?
高通驍龍X Elite平臺引領AI PC發展
AI PC的崛起
三相維也納電路,是否需要像單項那樣加一個pfc芯片?
2026年AI PC市場將占Windows PC半壁江山
AI PC:真正的AI PC,敢于下場
真AI PC來了!YOGA AI PC系列新品亮相聯想創新科技大會
![真<b class='flag-5'>AI</b> <b class='flag-5'>PC</b>來了!YOGA <b class='flag-5'>AI</b> <b class='flag-5'>PC</b>系列新品亮相聯想創新科技大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D/86/wKgZomYg-bGAbwWYAAF2PDRE74Q00.jpeg)
STM32的IO口能不能像51的IO口那樣直接控制Px口輸出?
聯想4月18日發布AI PC新品,引領AI PC時代
AI PC產品密集發布,預計2025年AI PC占全球PC出貨量40%
![<b class='flag-5'>AI</b> <b class='flag-5'>PC</b>產品密集發布,預計2025年<b class='flag-5'>AI</b> <b class='flag-5'>PC</b>占全球<b class='flag-5'>PC</b>出貨量40%](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0/DB/wKgaomYiN-OAWY2KAAWrviyk0vA756.png)
AI PC的市場預測與發展趨勢
英特爾:2025年前為1億AI PC提供處理器?
新火種AI|全網熱炒的“AI PC”,可能是個偽概念
![新火種<b class='flag-5'>AI</b>|全網熱炒的“<b class='flag-5'>AI</b> <b class='flag-5'>PC</b>”,可能是個偽概念](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F/FD/wKgZomXLhsSAFBUxAAC6ZK16k5U836.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