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雙周座談會背景:
是政協民主協商的重要形式之一,座談會每兩周舉行一次,黨內外“內行人”就一主題討論交鋒,并將記錄遞交決策者。
11月9日,十三屆全國政協第十四次雙周協商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四部委的負責人現場作了互動交流。
本次雙周協商會主題聚焦“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慶黎、夏寶龍、辜勝阻出席會議,包括許家印、李稻葵、竺延風等10位全國政協委員及王傳福、李斌等2名企業代表與會。
為開好本次雙周協商座談會,此前,萬鋼帶隊,致公黨中央與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組成調研組,赴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四省市調研,召開8場座談會,與85位政府部門及企業家代表進行交流,實地走訪企業19家,涉及不同所有制,涵蓋上下游全產業鏈。
在本次會議上,與會人士紛紛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在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過渡的關鍵階段,要研究制定面向2035年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規劃,盡快明確分類別、分地區的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穩定產業發展預期。
此外,還要優化財政補貼政策,提前明確補貼退坡時間節點。鑒于發展階段特點,燃料電池汽車在2025年前應繼續給予財政補貼。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說: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各有優勢,面向量大面廣的遠程公交、雙班出租、城市物流、長途運輸等市場需求,應及時把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鼓勵骨干企業和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區域商業化運營示范,實現汽車產品型譜電動化全覆蓋。
他還指出,相比之下,建設氫能基礎設施任務更加艱巨。建議有關部門研究借鑒歐美等國經驗,將氫能作為能源管理而非危化品處理,在制定新的發展規劃過程中,盡快破除制約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標準檢測障礙和市場準入壁壘。
全國政協常委歐陽明高
全國政協常委歐陽明高說:氫能燃料電池技術是全球公認的新能源領域革命性技術,其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又是重中之重。
我國開創了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技術特色,但要大規模產業化還需解決燃料電池“卡脖子”技術及其高成本問題,尤其是燃料電池“芯片”——膜電極技術和高比能量低成本車載儲氫瓶技術。
他建議將車用燃料電池技術作為“十四五”國家重點專項,力爭實現燃料電池汽車技術革命性突破。
同時,要充分認識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的復雜性,借鑒全球通行做法,開放創新,盡快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氫能燃料電池產業鏈。
全國政協委員胡軍
全國政協委員胡軍說:目前調研發現,與日韓歐美相比,我國氫燃料電池產業鏈已全面落后。相關企業和投資者反映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一是加氫站立項審批難,涉及國土、住建、規劃等諸多部門,環節較多,缺乏明確統一的審批流程,希望能盡快建立有效的協調聯動機制。
二是燃料電池用氫在我國仍按照傳統危化品管理。國外發展氫能源的國家大都將氫氣作為新能源管理,很多加氫站跟加油站建在一起。希望能科學分析燃料電池用氫的安全性,確定安全合理的氫管理模式。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說:氫能利用是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新生事物,尚無成熟經驗。
當前,氫燃料的生產、儲運、供應體系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加強氫能產業發展問題研究。
建議在有條件的地方、特定區域可進行示范應用、循序漸進。下一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不斷完善政策,推動氫能利用及氫燃料電池產業健康發展。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620瀏覽量
108027 -
燃料電池
+關注
關注
26文章
967瀏覽量
95424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42瀏覽量
100215
原文標題:[專家聲音] 萬鋼向中央建議:將氫能作為能源管理而非危化品處理
文章出處:【微信號:CPSABPSA,微信公眾號:中國電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海瑞思助力氫燃料電池檢測效率提升
燃料電池測試負載如何進行負載測試?
燃料電池與氫氣的關系 燃料電池與電動汽車的比較
燃料電池在可再生能源中的應用
燃料電池的主要材料 燃料電池的效率和性能
燃料電池工作原理 燃料電池與傳統電池的區別
燃料電池測試負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本田宣布投資10萬億日元轉型電動,2030年前將推出7款新型電動車
燃料電池工作原理與結構 燃料電池并網和光伏發電并網區別
![<b class='flag-5'>燃料電池</b>工作原理與結構 <b class='flag-5'>燃料電池</b>并網和光伏發電并網區別](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0/E7/wKgaomYiPmeAMlLXAAKfpzsFTZw73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