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是數碼產品削尖腦袋都想鉆進的朋友圈,iPhone作為消費主義的完美符號,是這一現象的滿分詮釋;在蘋果的引領作用下,不論手機、手表還是筆記本電腦,似乎都在格調和售價上往這個方向努力。
但這與大眾時尚背道而馳。每一次被誘惑時捂住錢包的痛苦,就是你在破費邊緣試探時理性消費思維發出的警告。潮怎么可以和高價奢侈劃等號?!地球上礦是有很多,但大多不在我們家,所以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明白一個道理:時尚不能不計代價。
動腦筋的廠商當然比我們更懂。要不然華碩也不會另樹a豆品牌出道,撩撥闖入新世界年輕人們的心弦了。
a豆想成為筆記本中的愛豆
日本的偶像文化作為當今它文化實力輸出的重要部分之一,最初主要兜售的思想就是“告訴每個人你也可以(成為舞臺上那漂亮光鮮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不說它影響了多少當下的主流思潮,至少看起來華碩很認可。
坐擁玩家國度(ROG)這樣的巨無霸級游戲品牌,華碩做硬件的能力已經受到業界廣泛的認可,幾乎在每個你能想得到的硬件領域——不管是PC整機、主板顯卡等DIY硬件、游戲顯示器,甚至是手機,你都會看到ROG在最高端的位置上牢牢占據一席之地,在這些地方,ROG已經成為頂尖、極限、發燒、穩定品質等美譽的代名詞。
ROG為華碩運營高端子品牌積攢了豐富的經驗,也讓華碩思考發掘其他市場時有了更多的想法。ROG畢竟著眼于完美無瑕的極致體驗,較高進入門檻使它必然無法兼顧到主流群體的需要,如何讓我們中的大多數人也能擁有一個為自己量身定制的時尚符號,是華碩a豆的課題。
可要面向大眾,看似千人一面卻又個性各異,切入點在哪呢?ROG的傳統強項PC硬件要求受眾有基本的DIY知識,這些人裝個電腦還拜托親朋好友呢,排除;顯示器和整機,現在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只減不增,占地不符合趨勢,排除;手機?清一色劉海差異化難做,還要面對iPhone這座已經先入為主的大山,難度不合理,排除。
剩下的就是筆記本,這一角色作為a豆的出道之作再合適不過。出可上班出差,入可居家娛樂,隨著5G時代到來,全時在線PC概念的貫徹推廣,筆記本極有可能會成為后移動互聯網時代里,每個人隨身配備的第二塊屏幕,更不用說現在它已經成了很多商務白領每日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部分。
對于有朝一日終會成為前者,奔波于寫字樓之間的城市新青年而言,滿足他們對時尚的喜愛,同時又講究實現成本,此乃a豆追求的年輕實用主義。
一言蔽之,a豆筆記本并不想走ROG的那種重金屬搖滾路線,大眾接受不了;清新可人讓人見到就元氣滿滿動力十足的偶像風,才符合華碩對a豆的期許。
a豆偶像之路——功底篇
當然,要成為一個偶像,那必定要經過無數重試煉。每一個登臺的偶像,背后都有無數不為人知的汗水和努力,用來給自己打下堅實的功底。
正如a豆筆記本的內在,有扎實的硬件作底,才能支撐起從內到外的全天候使用中流暢始終如一。這臺a豆筆記本13采用了Intel第八代酷睿四核低壓處理器,選配8GB內存,256GB固態硬盤,以及NVIDIA GeForce MX150獨立顯卡。乍看似乎平平,其實在13英寸級筆記本中卻是中流砥柱級別,獨顯的存在還讓它略有拔尖。
這樣的系統配備究竟能有何表現,雖說有諸多配置類似的參照,但我們還是以測試成績說話。畢竟實打實的數據表現更容易讓人信服。執行測試的a豆筆記本13具體CPU型號為Core i5-8250U。
因為有MX150獨顯的存在,所以先由3DMark開場。針對MX150和i5-8250U內置的Intel UHD620核顯,分別運行3DMark的Time Spy、Fire Strike和Fire Strike Extreme。
從數字上看,MX150的成績基本上是UHD620的2.5~3倍,雖不及宣傳的4倍幅度那么大,但足夠在《英雄聯盟》《DOTA2》這種大眾游戲里,把你從“不能玩”的悲慘定義里拉進“能玩”的范圍。那些更加輕松,畫面更加簡潔的休閑游戲滿速運行更不在話下。
強調整機工作效率的PCMark 10三項測試里,a豆筆記本分別取得了3792/3570/3319分,隨著數字內容創作和游戲測試負載的相繼加入略有降低,對著重于居家環境使用的便攜筆記本來說已經足夠。
不過對于日常使用而言,這些數字比較難轉換為實際的體驗參考。SSD的存在為系統運行和文件操作提供了一定保障,雖然受制于SATA 3.0的總線速度,但也并不會因此成為整機瓶頸,用Adobe Lightroom這種重型軟件后期導出徠卡SL的4GB、96張RAW格式原片到JPG文件格式,需要326秒。而ACDSee Pro 9將這96張徠卡SL圖片壓縮成1000分辨率寬度也信手拈來,47秒就能完成。
偶像的LIVE演唱會往往考驗體力,a豆筆記本13的續航表現同樣不能忽視。根據PCMark 8 Home Accelerated 3.0 Battery Life的續航測試,a豆筆記本13堅持了5小時42分鐘。
a豆偶像之路——形象篇
身為偶像,不用想,最重要的是顏值美,如果無法在外表就抓住人的眼球,了解內在也無從談起了。
13英寸這一筆記本的黃金尺寸剛好位于便攜性和性能的絕佳平衡點,尺寸定義了規格,而a豆卻要更出眾一些。緊湊的設計讓它剛好比同尺寸筆記本身板小那么一圈,可不要輕看這點差別,a豆筆記本可是能裝進一個標準大小的順豐快遞信封的,其他13英寸筆記本不一定敢打這個保票。得益于更緊湊的身形,收納起來也能輕松一些。
a豆對于顏色的選擇也偏向年輕化,其主色不論是體現時尚玫瑰金色,還是略顯莊重的冰鉆金色,還有百搭不過時的星辰銀色,都屬于更有親和力,不會讓人初次接觸就產生距離感的淺配色。而且質感相當贊,光看外表你可能會感覺這部玫瑰金的a豆筆記本身價不菲,雖然事實并非如此。
是什么能讓a豆筆記本13身材上小一整圈?超窄邊框屏幕功不可沒。和諸多13英寸級筆記本一樣的13.3英寸大小1080p IPS屏幕,上左右三邊的邊框僅有4.3mm,定義為NanoEdge。和手機一樣,超窄邊框給設備帶來的融入和沉浸感非常明顯,只是它沒法像手機一樣用攝像頭來體現這一點。說到攝像頭,也許是為了最大追求美觀,a豆直接省去了這一元素,也沒有放在底部。
都說成功的人會專注于細節,偶像肯定也不會例外,a豆筆記本的隱藏必殺在它的轉軸處。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ROG Zephyrus這款游戲本,在把屏幕打開的時候,轉軸會把機身抬高一個微小的角度,順便把底蓋打開一條縫增強散熱效果。
本家同源,a豆筆記本的轉軸異曲同工,ErgoLift小翹跟轉軸也是如此,在轉軸處抬高機身2.47°,只不過不會做到把底蓋也打開那么夸張,但在平整的硬質表面上的確能為筆記本的散熱氣流騰出空間,同時還能起到一定的升高鍵盤傾角的作用,讓打字更帶感。
說到打字,a豆筆記本13的這塊鍵盤設計就別致了,現在把筆記本鍵盤按鍵做成這么圓潤的圓角矩形恐怕不多見,而且有顆粒質感表面工藝給人種類似于打字機的文藝小清新氣息,1.4mm鍵程不讓人感到局促,按鍵敲擊生脆回彈反饋有力,比起那種軟綿綿的筆記本鍵盤,敲擊起來還有那么幾分樂趣。
a豆偶像之路——才藝篇
有了外在有了底子,還缺幾手拿手好戲。于a豆筆記本13而言,這就是它的實用功能和擴展能力上陣的時候了。
上面說到鍵盤,這里就接著提幾句a豆筆記本13的觸摸板。和諸多講究設計的筆記本一致,a豆配了一塊大面積一體式觸摸板,好看當然好看,但更大的亮點在旁邊的指紋識別傳感器上。一般人可能覺得商務機型或者是頂配超極本才會搭載這種錦上添花的東西(因為它們靠攝像頭就可實現Windows Hello),雖然a豆筆記本13的指紋傳感器也是選配,但為了Win10的生物識別,能多一道安全措施也是貼心的地方。
在13英寸筆記本這一規格上,a豆筆記本13的I/O能力也足夠充分,一個USB 3.1 Gen1 Type-C接口、一個USB 3.1 Gen1 Type-A接口、一個USB 2.0接口、一個標準HDMI接口和耳麥插孔足夠覆蓋絕大多數場景的接口需求,只有microSD卡插槽稍稍偏門,對有相機的用戶來說,SD卡大概更實用一些。
因為不到18mm厚度的機身已經不好再把RJ45以太網接口做進去,a豆筆記本13干脆放棄了有線網絡直接內置了2×2天線支持802.11ac WiFi,只要路由器別太老,a豆筆記本13的無線網絡使用體驗并不會比有線網絡差太多。
最后一項回血能力,a豆和眾多手機廠商一樣為自己的筆記本加入了快速充電的功能,官方宣稱可49分鐘充夠60%電量,基本和宣傳相吻合。而且這個回血能力也沒有付出什么顯著的便攜或是其他形式上的代價,a豆筆記本13的65W電源適配器可能也就是個麥香雞漢堡的大小,重量不到200g,加上筆記本自重1.25kg,整體攜帶重量才不過1.45kg。
價位平易近人的偶像,你追不追?
質感精致顏值不低,內在踏實能干持久,外接全面加分項也不少,但是……我知道你要說這個但是,這樣一部超越平均值的13英寸便攜筆記本,價格設定也肯定也要超越平均值——如果你指的是戴爾XPS 13,HP Spectre 13以及微軟Surface Laptop等標桿級筆記本,a豆筆記本13(i5款)4799元的京東價格(詳見:https://item.jd.com/8776188.html)可能還不到它們一半!
就像我在前面說的,偶像文化出現最初的意義是給人以希望,而不是放在神壇上純粹作為一個符號讓人崇拜。a豆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偶像,也許只是往前踏一步伸個手,那距離可能就已經夠你把它攬入懷中了。
-
筆記本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691瀏覽量
74930 -
華碩
+關注
關注
7文章
1604瀏覽量
632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華碩F3e系列筆記本電腦用戶手冊
筆記本聲音問題
華碩靈耀 14 Air 筆記本驍龍版正式官宣
加固筆記本什么意思
加固筆記本與商務筆記本的區別究竟是什么?

筆記本網絡連接故障
國巨產品在筆記本電腦上的應用
手機筆記本電腦電池和充電器 UL認證如何辦理
AI筆記本電腦與普通筆記本電腦的區別 | TCON芯片(Timing Controller)氮化硼散熱膜


LG Display首款13英寸Tandem OLED筆記本電腦面板投入量產
戴爾科技發布全新XPS 13筆記本電腦
筆記本電腦上電感的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