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電動汽車起火事故頻發的原因,王秉剛認為,從產品設計角度來看,一些產品在設計中本就存在一些潛在問題,驗證不夠充分,甚至部分產品存在低級錯誤,這是根源。
截至2018年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40萬輛左右。與新能源汽車行業欣欣向榮的局面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日益凸顯的電動汽車安全隱患問題。
高工電動車不完全統計,自2018年以來,國內發生的電動車起火事故超過30起,事故范圍涉及到乘用車、客車、物流車等不同車型。梳理分析上述電動車起火背后的原因,大部分最終都指向了動力電池,或者因為電池的漏液,或者因為電池高溫,或者因為過充。既有電池本身環節的質量問題,也有使用環節的不當操作。
11月24日,國家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技術委員會主任王秉剛、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武漢大學教授艾新平、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應朝陽等業內專家及企業代表就“電動汽車安全性與年檢、維保相關問題”進行了研討,在對于過去幾年的產業發展問題進行反思的同時,為產業下一步的發展凝練新的建議。
國家電動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技術委員會主任王秉剛
關于電動汽車起火事故頻發的原因,王秉剛認為,從產品設計角度來看,一些產品在設計中本就存在一些潛在問題,驗證不夠充分,甚至部分產品存在低級錯誤,這是根源。
其次是產品生產制造過程。如過程設計存在潛在問題;制造過程的環境不符合要求;過程控制不嚴格;產品質量達不到規定的要求;倉庫車間不符合要求。
此外就是在使用過程中:充(換)點過程不規范,這一個充電過程不夠規范,一個是車子本身的問題,車子設計沒有預防過充的一些基本設計措施,相當多的事故是發生在充電過程或者充電完后的那個時期,說明我們對充電的控制還有很多問題;惡劣環境超常規使用;還有就是交通事故,針對這一點,
王秉剛特別指出“撞車后起火雖說是交通事故,但我們設計上是不是有碰撞后不著火的措施”。還有就是維修不當、產品劣化、監控流于形式,他提到“很多監控系統在預防火災里幾乎不發生作用”。
再就是報廢處理過程,存在不正確的存放,和拆解過程不規范。
安全討論會現場,王秉剛還提出了幾點提升電動汽車安全性的建議:
第一,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觀念,技術水平與產業化速度應該以確保安全為前提。我們鼓勵技術創新,也是要積極的加快產品化的進展,但是安全是前提。
第二,安全應該從源頭抓起,樹立預防為主的思想,嚴厲的產品設計和制造是安全的保證。“安全應該是設計出來的、是制造出來的,尤其是電芯的安全性是整個安全性的基礎”。他也指出,當然后邊也很重要,比如系統的安全性,防火怎么做等,但是如果電芯的安全性不好,后邊都很困難,就是說,安全性肯定要比電芯最基礎,不能說安全性很差的電芯我們靠后邊的措施來保證,我們后邊的措施是可以起一些積極作用,但不能說把后面的作用作為主要的措施。
第三,管理制度的改革。近期要明確責任制和安全責任處罰規定。王秉剛提到,出了這么多安全事故,誰的責任就應該誰負責,這個責任制要明確。對產生安全事故責任的追究不夠,是心太軟。有些廠甚至頻繁的出現火災事故,沒有得到應該的懲罰,而國外的制度嚴格很多,因為事故問題造成的火災,可能這個工廠就要停產,產品也不能賣了。我們這些太寬松。
他認為,安全有很多很多措施,但第一個措施就是責任制,要加大對不負責任的懲罰。另外,長遠來講要改變重準入、輕監管的管理方法。
王秉剛提出,現在整個產品的管理方法是“前頭準入非常困難,準入非常復雜、非常繁瑣,工作量非常巨大”,電池增加點容量要去申報申報,產品做一點改動就要檢測,但檢測報告只對樣品負責,對這個廠的產品在未來到底行不行并不負責任,但是卻是根據這個“只對樣品負責”的實驗報告給它產品準入。
而這個產品在市場上表現怎么樣,沒有人去監管。實際上,有很多產品在大量生產的時候根本沒有達到準入的那個水平,這個可能大家都知道。“事后的監管會產生缺失,這個是我們國家的汽車管理制度的一個非常大的缺陷”,王秉剛希望通過這次安全討論,能對根本性的一些問題提出建議。
第四,補貼等鼓勵政策需要穩定一段時間,不宜過急地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與續駛里程的指標。“我們每年在提升,我覺得這個讓企業疲于奔命”,王秉剛指出,為了達到每年提升的電池能量密度和相應的續駛里程,實際很多電池廠、很多整車廠沒有能力做到,但是企業不達到這個,補貼又拿不到或者更高一層的補貼拿不到,企業就可能損失很大,吃很多虧。致使很多企業勉強地去弄一些產品去做實驗。實際上他的技術能力或者產品的水平根本沒有達到。
所以,“我覺得目前我們能量密度已經到了200多,我們的續駛里程基本上300也可以達到了,這個水平上,我建議我們要穩定一段時間,政策上不要再年年往上弄,這樣讓各個企業有一個達到穩定的目標的時間段,不要過于急于求成”。
第五,今后幾年提高能量密度和續駛里程政策應該適當穩定下來。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417瀏覽量
234519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980瀏覽量
102590
原文標題:【壹凌電池?高工特寫】王秉剛5大建議支招電動汽車安全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電動汽車充電站火災防控探究

輪轂電機驅動電動汽車垂向動力學控制研究綜述
雙電機電動汽車驅動防滑控制
Stellantis 排氣系統專利:為電動汽車安全“排雷”
對電動汽車電池11大誤解的解答
淺談新能源電動汽車事故類型及處置對策

電動汽車頻發事故,連接器如何守好安全線?

電動汽車有序充電優化策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