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薪酬統計網站PayScale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最熱門職業TOP10中,云計算軟件開發工程師、數據專家、AI軟件開發工程師上榜,云計算和AI霸屏。
2019年什么樣的工作比較好?
最近,美國薪酬統計網站PayScale發布了一份報告,盤點了2018年最熱門的職業,并預測2019年需求量最大的領域——云計算、AI。
臨近年底,不少公司出現了裁員新聞,很多人也想著換一份更好的工作,除了PayScale網站的總結報告,新智元還提供了一份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2018年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這個榜單顯示了高校的就業能力水平以及中國雇主更看重的畢業生技能。
另外,我們還把今年BAT校招的情況作了個簡單匯總,希望能對從事AI領域的學生、雇主以及希望在2019年從事科技行業的人起到參考作用。
2018年最熱門職業:全棧軟件開發
總體上看,整個2018年的經濟趨勢表明經濟強勁:GDP增長強勁、企業利潤達到了驚人的高度,尤其是在科技領域。最明顯的是,美國目前的失業率達到了196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2018年的繁榮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科技行業的增長,其中,增長最快的10個工作崗位中,有一半來自科技行業。
下表可以看到,在2018年,全棧軟件開發人員的增長是最多的,與2017年相比增長了572%。各行各業對高技能技術工人的需求都很強烈,科技行業員工的薪資也同樣在快速增長,遠遠超過非科技行業崗位的薪資增幅。
2018年美國最熱的工作崗位
2018年增長最快的前五大職業:
全棧軟件開發
社區參與總監
首席平面設計師
客戶成功團隊經理
員工敬業度經理
上述對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已經導致整個美國經濟出現嚴重的勞動力供應短缺。許多雇主感到STEM職業的人才短缺,因此越來越重視員工體驗,以保持他們的高技能員工能夠在工作中投入和快樂。因此在2018年,員工敬業度經理(Employment Engagement Managers)這一職位薪資增長了192%。
2018年,科技行業的非工程職位以及數字營銷等與技術相鄰的崗位也出現了明顯的就業增長。
隨著品牌互相爭奪消費者的注意力,社交媒體在各個行業的重要性也不斷上升。因此,2018年社區參與總監(directors of community engagement)這一職位薪資增長了294%。
另外還發現,首席平面設計師薪資增加了234%,這反映出企業對營銷資產的需求不斷增加。因為這兩個角色對于一個組織的成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這個領域的工作機會迅速增長也就不足為奇了。
2019年最熱門職業TOP10:云計算、AI年收入10萬美元
2018年相對繁榮,但2019年的日子可能不太會好過。目前,美國主要制造商正在裁員、中美關系給本已緊張的市場注入不確定性、工人們的實際工資仍未見明顯增長。
盡管到2019年,就業增長不會局限于科技行業,但科技在經濟各部門的擴散和采用意味著,科技工作崗位將繼續繁榮。2019年需求量最大的工作領域將是:
云計算
大數據
網絡安全
虛擬/增強現實
數字營銷
未來一年,與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相關的工作崗位將實現最大的增長。云計算已經成為現代經濟中驚人的利潤支柱,也是世界科技巨頭關注的焦點。在接下來的一年里,隨著AWS、Azure、谷歌云以及其他云計算服務的發展,以及隨著云計算服務擴展到更多的行業,云計算軟件開發人員的需求將會非常大。
人工智能領域已經出現尖端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海量的數據收集,這甚至影響到保姆等非正式工作。人工智能設計人員供不應求,甚至非營利組織也為AI軟件工程師支付極其豐厚的薪水。2019年,對這些工程師的需求以及他們的薪酬都可能大幅增長。
云計算和AI都需要收集大量數據才能獲得成功,這對數據科學家來說是個好消息。隨著企業繼續強調收集和利用大數據,數據科學家的需求和薪資都會增長。
網絡安全分析師也很幸運。海量數據的收集增加了網絡安全威脅的風險和成本。持續不斷的大規模數據泄露動搖了消費者信心,加大了政府對科技領域的監管。許多公司正試圖加強網絡安全團隊,以保護客戶數據。因此,預計網絡安全專業人員的需求將在2019年顯著增長。
另外,國內媒體《參考消息》還列出一份基于“薪酬表”網站PayScale預測的2019年最熱門職業以及其收入中位數:
云計算軟件開發工程師(10.8萬美元)
數據專家(9.84萬美元)
人工智能軟件開發工程師(9.33萬美元)
網絡安全工程師(9.26萬美元)
虛擬現實工程師(8.9萬美元)
移動應用軟件開發工程師(8.8萬美元)
無人機操縱者(5.79萬美元)
數字營銷分析師(4.96萬美元)
在商店或藥房出售大麻的店員(2.56萬美元)
人力派遣工(無)
裁員!互聯網公司紛紛中招
美國主要制造商正在裁員,在中國,互聯網公司也在經歷裁員時刻。目前,傳出裁員新聞的互聯網公司從阿里、騰訊這樣的大廠一直覆蓋到魅族、拉勾這樣的規模小的企業。
新智元梳理了一下今年出現過裁員傳言的國內互聯網公司:
其中碧桂園比較特殊,這家異軍突起的房地產企業,今年剛剛開啟“未來領袖計劃”,在各大招聘平臺大量發布招聘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博士的信息。
裁員之外,社會招聘增長也不樂觀。根據《獵聘大數據:2018年Q3招聘趨勢調研報告》,招聘數量總體下降。
2018年Q3預期全國增加招聘數量企業占比為23.9%,減少招聘數量的企業為18.7%,凈增量為5.2%
華南區狀況最好。26.7%的企業預計擴招,凈增量9.7%;
華西區預計保持招聘量不變的企業占比最低,減少招聘數據占比27.9%,凈增量為-3.9%;
同比2017年Q3,招聘計劃呈下降趨勢,環比2018年Q2也呈下降趨勢,企業的招聘需求開始放緩。
互聯網大廠AI校招畫像:ML、CV簡歷夠多
看完社會招聘,再來關注一下高校。
在今年的應屆畢業生就業方面,新智元曾報道了AI應屆博士年薪80萬的新聞,并了解到了BAT的校招情況,以供參考。
騰訊招聘方面提供的信息顯示,騰訊AI崗位招聘有幾個特點:
ML和CV崗位的投簡歷人數最多,合計超過所有申請AI相關崗位的80%。投遞AI崗位的學生里博士占10%,碩士85%,本科生數量小于5%。
投遞數量Top5的院校是中科院、浙大、清華、北郵、北航,從候選人學校所在城市的情況來看,北京有壓倒性優勢,隨后是西安、武漢、上海、杭州、廣州。
今年市場AI相關崗位的熱度很高,整體供大于求。CV方向供需嚴重不平衡,投遞/錄用比例比產品崗位都要高。做CV的實驗室太多了,但市場上并沒有那么大的需求。這種情況預計會持續到明年,建議2020屆的同學早作打算。
從描述中不難看出,機器學習、機器人和語音、視頻等 AI 領域仍將是人才招聘和培養的重點。
接下來是阿里。
目前阿里巴巴收到的求職崗位,最多的是 NLP 算法工程師、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算法工程師。
阿里目前AI 崗位所呈現的具體趨勢是高端AI人才短缺,年輕的 AI 領域工程師總數增長較快。
在AI 工程師畫像分析方面,碩士及碩士以上工程師占比 46%,博士及博士后占比 4%,本科以上占比達到 96%。
可以看出,阿里巴巴在 AI 崗位人才招收方面也并無放緩的跡象,反之,阿里巴巴的 AI 人才依舊是 “短缺” 狀態。
從AI崗位來看,機器學習、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工程師以及計算機視覺算法研發工程師等是BAT較為火熱的幾個崗位。
大學生就業能力不行?中國內地高校僅4所
學生的就業情況,與高校的就業能力是分不開的。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最近發布了一份2018年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這個榜單統計了近7.5萬張選票,最終,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前10名為:
香港科技大學排名第十六,成為中國大學排名最高的學校。
北京大學成為上榜前二十的唯一一所中國內地大學,排名第十九。
而在前五十名中,僅有四所中國高校:
香港科技大學、北大、上海交大(36)、復旦(44)
在五十一到一百名中,中國高校有:
清華大學(52)、香港大學(63)、香港中文大學(88)
泰晤士還按年度排列就業能力總分的十個國家,中國排第六,與排名第一的美國差距巨大。
這里分析一下中國的情況。中國大學的就業能力提升較慢,原因可能是學與教的風格不同。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Jisun Jung表示,今天的雇主越來越多地強調“可轉移技能和軟技能”,但中國大學缺乏這一部分。
另外,蘇聯高等教育也在中國有長期歷史影響,意味著學科知識非常狹隘地專注于幾個必修課程,并且學生沒有太多選擇。這種課程結構與當前雇主的要求不符,例如跨學科思維。
中國對軟技能的不同態度也體現在2018年全球大學就業能力調查所記錄的雇主的反饋中,這組調查數據形成了今年的重點關注大學與產業合作排名。
另外,泰晤士還在中國做了一份調查,76%的企業認為硬技能是成功的一個非常重要因素,67%認為軟技能非常重要。
但在美國和大多數歐洲國家以及日本和韓國,這種觀點是倒過來的:更多的公司強調軟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在美國,更多的雇主(90%)將批判性思維看的非常重要,而中國(75%)認為適應性和協作更有可能被視為重要技能。
你覺得,2019年求職的必備技能是什么?
-
軟件開發
+關注
關注
0文章
643瀏覽量
28643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976瀏覽量
140022 -
AI
+關注
關注
88文章
35109瀏覽量
279583
原文標題:互聯網寒冬大裁員,AI躋身2019年最賺錢職業TOP10(附薪酬表)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era,微信公眾號:新智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宏景智駕榮獲投中2024年度中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最佳投資案例TOP10
比克電池多款圓柱電池躋身全國出貨量TOP10

中國固態電池綜合競爭力企業TOP10榜單發布,寧德時代、太藍新能源領跑
敏芯股份榮登2025中國IC設計Fabless100排行榜之TOP10傳感器公司
中芯國際2024年業績亮眼,全年收入破80億美元
云知學院榮登2024中國企培業模式創新TOP10榜單
中科創達入選車載操作系統TOP10企業
阿丘科技上榜CMVU“機器視覺創新產品TOP1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