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0 月 25 號,小米發布了第一代的 MIX 手機。正是在這款「量產概念機」上,小米提出來了「正面幾乎全是屏幕」的「全面屏」概念。
第一代小米 MIX
之后,在三星 Galaxy S8、iPhone X、小米 MIX 2 等產品的引領下,全面屏從一個相對小眾的賣點,迅速成為了手機行業最主流的趨勢,屏占比數據持續被刷新。
在這一波縮減屏幕四周邊框的過程中,前置相機成為了最后一塊「絆腳石」。在屏下相機傳感器的性能、量產能力都尚不完善的情況下,為了盡可能地提高屏占比,絕大多數手機廠商的做法是對屏幕進行異形切割,在屏幕頂部挖掉一塊「劉海」或者「水滴」來保證前置相機體驗。
采用「劉海屏」設計的小米 8
不過這種犧牲屏幕完整性的做法始終是一個妥協方案。今年年中,vivo 和 OPPO 相繼發布了 NEX、Find X 兩款采用機械結構的手機,使用升降式設計將前置攝像頭等元器件「隱藏」在機身當中,從而實現了更加「完整」的全面屏體驗。
在 MIX 系列的第三代產品上,小米也加入了這一陣營,不過處理方法和 NEX、Find X 有所不同,小米選擇了一種看似古老不過又很現代的設計:滑蓋。
滑蓋全面屏
小米 MIX 3 的滑蓋設計非常好理解,類似于當年的滑蓋手機,屏幕和機身被分成兩部分,通
過滑軌進行連接。
按住屏幕向下一推,可以看到滑蓋結構里隱藏的聽筒、前置雙攝像頭(2400 萬主攝 + 200 萬景深)以及柔光燈。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感覺 MIX 3 的滑蓋有點無聊,不過當你真正拿在手上滑動的時候,你會發現,MIX 3 的滑蓋手感和曾經的滑蓋手機又不太一樣。
傳統的滑蓋手機普遍采用的是彈簧結構,而小米 MIX 3 在內部采用的是兩塊釹鐵硼永磁鐵,利用磁動力配合滑軌完成滑屏。這種設計一方面可以提高滑屏的壽命(官方表示超過 30 萬次),另一方面也讓滑屏的手感更加清脆和跟手,小米還特別優化了滑屏時需要的推力,最后選擇了號稱更加適合把玩的 2.6N。
至于實際的使用感受,咋說呢,過去幾天我每天大概也就滑個幾百次吧……
此外,基于 MIX 3 的這個滑屏動作,小米還在系統中提供了很多功能可選,比如像經典滑蓋手機那樣滑屏接聽電話,打開人臉解鎖后,在息屏狀態下滑屏可以直接進行人臉解鎖。
在系統設置中,小米還提供了一個「滑蓋設置」的選項,用戶可以自定義滑屏時進行的操作,包括啟動自拍、打開工具抽屜、啟動特定的常用 app。如果你愿意折騰,還可以給滑屏添加輔助音效,系統默認提供了科技、江湖、機械、靈動、ZIPPO(個人最喜歡這個)五種。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小米 MIX 3 的滑蓋體驗,我們(ID:GeekChoice)拍了一段視頻,供大家觀看。
93.4% 屏占比,彩色陶瓷后蓋
小米 MIX 3 采用了一塊 6.39 英寸的三星 AMOLED 面板,比小米 8、MIX 2 都要大一些,分辨率 2340X1080,長寬比 19.5:9。
顯示效果上,只要你對 OLED 沒什么抵觸情緒,小米 MIX 3 沒什么可挑剔的,亮度、對比度、通透性都很出色,三星 AMOLED 應該有的水準。
當然,MIX 3 屏幕最大的看點還是正面非常「全面」的視覺效果。
和小米的上一款旗艦手機小米 8 相比,MIX 3 在通過滑蓋設計「填平」了頂部「劉海」區域的基礎上,還通過改良天線方案,大幅度收窄了底部「下巴」區域的寬度,實際寬度應該在 4-5 毫米左右,和今年很多采用 AMOLED 屏幕的中高端手機在伯仲之間。
小米 8 和小米 MIX 3
小米 MIX 2S 和小米 MIX 3
在屏占比數據上,MIX 3 不出意外地來到了小米史上最高,官方數據是 93.4%。
不過屏占比數據和屏幕尺寸、計算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大家大可不必過分糾結那一丁點的差別。相比之下,MIX 3 正面沒有任何異形切割帶來的「全面」視覺體驗要明顯來得更有價值,這是屏占比再高的「劉海屏」、「水滴屏」都無法提供的。
在機身背面,小米 MIX 3 則繼續使用了 MIX 系列招牌式的陶瓷材質。
和 MIX 2、MIX 2S 類似,MIX 3 的陶瓷后蓋同樣為四曲面設計,陶瓷邊緣和略帶弧度的 7 系鋁制中框圓潤地過渡在一起,握持手感非常舒適,而這種圓潤的弧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 MIX 3 因為滑蓋結構和陶瓷機身導致機身偏厚重(8.46 毫米、215 克)的問題。
配色上,除了常規的黑色,小米 MIX 3 還提供了翡翠色、寶石藍兩種彩色陶瓷后蓋可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寶石藍,這個顏色又稱「霽藍」,小米表示是從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得到的啟發,很有辨識度。
相比今年手機圈最流行的玻璃后蓋,制造彩色陶瓷要花費的時間、成本都要高出很多個量級,但坦率地講,隨著手機廠商不斷地升級改進玻璃的鍍膜工藝(其中也包括小米自己),個人認為單純從視覺上看,陶瓷后蓋相比玻璃后蓋已經沒有太多優勢。
不過當把玻璃后蓋和陶瓷后蓋擺在一起,我依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陶瓷,原因在于觸感。陶瓷后蓋那種溫潤舒適的感覺,目前還沒有哪個采用玻璃后蓋的手機可以完完全全地還原出來。
在目前的主流手機品牌中,小米是僅有的一家還在 MIX 系列上堅持探索陶瓷后蓋的廠商,希望小米可以繼續堅持下去。
均為陶瓷后蓋的小米 MIX 2S 和小米 MIX 3
唯一有些遺憾的是,可能是因為滑蓋設計,MIX 3 依然采用了傳統的后置電容式指紋。從體驗上看,傳統后置指紋在識別速度、準確率、安全性上都要優于屏幕指紋,不過從視覺上看,后置指紋的開孔多少影響了一體感。
前后雙攝,手持超級夜景
今年 5 月份的時候,小米在公司內部成立了一個專門的相機團隊,足見小米對拍照的重視。
這種重視直接體現到了今年的小米手機上,從上半年 MIX 2S 在相機上的大「翻身」開始,到小米 8 上的持續優化,小米手機今年在拍照上的競爭力相比往年都要強了很多。在 MIX 3 上,小米又將拍照提升到了更高的水準。
先簡單看一下前置。小米 MIX 3 配備了旗艦機中不多見的前置雙攝加柔光燈組合,其中主攝為今年特別流行的索尼 IMX576,2480 萬像素,支持在暗光下四合一輸出感光表現更好的「大像素」照片,副攝為 200 萬的景深,除了支持拍照時人像虛化,使用前置錄制視頻時同樣也可以支持人像虛化功能。
此外,AI 場景識別、AI 影棚光效、AI 夢境虛化、AI 視頻虛化、AI 裸妝美顏、AI 天使眼神光(新增)等基于 AI 的美顏功能都一個不少,堪稱小米手機史上最強的前置。
后置上,小米 MIX 3 其實在硬件上相比小米 8、MIX 2S 并沒有變化,主攝依然是索尼 IMX363(1/2.55 英寸,1200 萬像素、單像素 1.4 微米、全像素對焦),鏡頭支持四軸光學防抖,副攝為 1200 萬像素的 2 倍焦距長焦。
小米 MIX 3 在功能上有兩個重要的更新,第一個是 960fps 慢動作,啟動后,MIX 3 會錄制一段時長 2 秒左右的視頻,然后自動將視頻的后段進行 30 倍左右的慢放,自動生成一段總時長 10 秒的視頻。
此外,小米 MIX 3 還加入了手持類似華為 P20、Mate 20 系列的手持超級夜景功能。按下快門后,MIX 3 會在 2 秒的時間內,拍攝大量測光點不同的照片,然后根據特征點信息曬出部分照片再進行合成,從而拍出暗部細節和亮部細節同樣豐富的照片。
關于 MIX 3 手持超級夜景的效果,大家可以參考下面兩組對比圖。
普通模式
手持超級夜景
普通模式
手持超級夜景
在整體的畫面亮度上,超級夜景和普通模式下并沒有明顯區別,如果在白天用超級夜景畫面可能還會暗一些,不過超級夜景下對暗部以及亮部細節的增加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亮部的細節,超級夜景模式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是第一次用手持超級夜景,不過 MIX 3 在這種模式下的成片率做得卻相當不錯,只要手別抖得太厲害基本不會糊掉,甚至在面對一些運動速度較慢的對象時,MIX 3 多數時候也可以保證清晰的成像。當然這也是相對來說的,畢竟手持超級夜景的核心是多張合成,如果拍攝對象動得比較快或者在剛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有明顯的移動,會有比較大的概率出現重影等問題。
以下樣張均使用小米 MIX 3 在自動或者手持超級夜景模式下拍攝,無任何后期。
手持超級夜景
手持超級夜景
手持超級夜景
手持超級夜景
手持超級夜景
總體來說,在硬件不變的情況下,小米通過算法上的大幅優化,讓小米 MIX 3 的后置相機表現又有了明顯的進步,無論是拍照體驗、普通模式下的隨手拍還是新增的超級夜景模式,小米 MIX 3 都展現了國產甚至國際一流的水準。
MIX 3 拍照上的進步也體現在了 DxOMark 評分中。從拍照單項上看,小米 MIX 2S 的評分為 101 分,小米 8 為 105 分,小米 MIX 3 則達到了 108 分,這個分數已經超過了 HTC U12+(106 分)、華為 P20(不帶 Pro,107 分)、三星 Galaxy Note9(107 分),在雙攝手機中排名第二,僅次于 110 分的 iPhone XS Max。
不過對于小米來說,MIX 3 相機的提升還有一層更深的意義。
大家可能知道,傳感器型號對于最終的相機表現有很大的影響,傳感器也就自然地成為了數碼愛好者推斷手機相機表現的重要指標,不過在實際的相機表現中,除了傳感器,鏡頭的選擇以及算法的優化同樣至關重要,特別是算法,同樣一顆傳感器,放在兩家手機廠商的機型中經常會有巨大的差別。
在今年之前,小米手機比較喜歡在傳感器上追逐熱點,參數好看,但實際用下來卻不見得好。不過到了今年,小米選擇在連續的三代旗艦產品上使用完全一樣的硬件,然后在算法上不斷進行「打磨」,這種改變可能并不利于營銷,不過對于消費者來說,獲得的卻是更加實實在在的體驗提升。
最大 10GB 運行內存,10W 無線快充
小米 MIX 3 的配置沒太多懸念,SoC 自然是驍龍 845(GPU 驅動為 V324),運行內存有 6GB、8GB 以及 10GB(限于故宮紀念版)可選,個人推薦 8GB 的版本,支持 NFC、雙頻 GPS,不支持紅外,3.5 毫米耳機孔自然是沒有的。
系統上,小米 MIX 3 搭載的是 MIUI 10,底層用上了 Android 9.0,日常 app 的啟動速度、多任務切換、游戲體驗都沒得說,安卓手機里的一流水準。小米的 AI 語音助手「小愛同學」在 MIX 3 上也自然得到了保留,除了常規的語音、觸屏喚醒,還可以使用手機左側中框上的「小愛同學」獨立按鍵啟動。
不過由于滑蓋結構的限制,小米 MIX 3 的電池容量并不大,為 3200 毫安時,續航表現和小米 8 普通版基本一個水準,日常輕度用夠一天,用得比較多的話中間得補一次電。
小米 MIX 3 標配了「祖傳」的 18W QC3.0 頭,半小時可以從零充到一半以上。
此外,MIX 3 還直接附送了一個無線快充,配合 9V 2A 的 QC3.0 的快充頭,功率可以達到 10W,實測半小時可以從零充到 30% 左右,表現不錯。
故宮特別版
除了常規版本,小米 MIX 3 還提供了一個特別的故宮特別版禮盒。
禮盒中的手機為寶石藍配色,不過后蓋上額外嵌入了「中國獨角獸」獬豸(xiè zhì)的圖案,手機運行內存提升到了 10GB,并附送一個鍍了獬豸鎏金銅像以及一張故宮特別版專屬小米移動流量卡(連續三年每個月贈送 10GB 高速流量和 20 天全球主流國家免費上網)。
以下圖片來自小米官方。
滑蓋之外,還是一部全面的旗艦手機
當我幾天前拿到小米 MIX 3 的時候,可能和不少剛看完發布會的讀者一樣,第一反應是研究滑蓋設計,思考這種全面屏方案的優劣,和市面上已有的幾個機械結構手機對比。
不過在安裝好常用 app,導入微信數據,然后將 MIX 3 作為主力機來使用的時候,除了沒事時滑幾下、微信視頻時滑出前置攝像頭,我其實并不會特別注意它的產品形態,而這可能也是小米 MIX 3 最可貴的地方。
這種非常規的產品形態并沒有干擾 MIX 3 作為一部智能手機的體驗,它是一部運行流暢、拍照優秀、信號比 iPhone XS Max 穩定得多的智能手機,順便多了一個滑屏解壓功能。
售價上,MIX 3 依舊延續了「小米式」的高性價比路線,6GB+128GB、8GB+128GB、8GB+256GB 三個版本的售價分別為 3299 元、3599 元、3999 元,11 月 1 日開售,10GB+256GB 的故宮特別版售價 4999 元,11 月底開售。
如果對這種非常規形態的手機不感冒,包括小米在內,在 3000-4000 元檔有不少優秀的產品可選。不過如果你希望體驗一下和主流手機不太一樣的體驗,或者說就是單純不喜歡「劉海」和「水滴」,小米 MIX 3 是一個性價比不錯同時體驗足夠全面的選擇,值得考慮。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90瀏覽量
1450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國巨電容如何實現高性價比?從工藝到應用的全面解析!
![國巨電容如何實現高<b class='flag-5'>性價比</b>?從工藝到應用的<b class='flag-5'>全面</b>解析!](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C/AB/wKgZomZn_lmAbajtAAByBgw7ZO8148.png)
幾款性價比很不錯的門禁人臉識別系統及其常見應用
![幾款<b class='flag-5'>性價比</b>很<b class='flag-5'>不錯</b>的門禁人臉識別系統及其常見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BE/wKgZO2d3iFiAW8BmAADfO3unFxI67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