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屏已然成為發展的潮流,為了提高屏占比,屏內指紋解鎖技術在旗艦機型上已經成為了核心配置。最近發布的就搭載了這項極具未來感的技術,再加上麒麟980的超強性能加持,在市場表現亮點頗多。
2可以深挖的賣點還有很多,但今天我們主要就它的屏內指紋解鎖來進行體驗,看看實測效果究竟怎么樣?
對寬劉海說NO 屏內指紋成就更高屏占比
對于屏內光學指紋,相信有不少讀者還非常陌生,認為它還是一項不穩定的技術。但是經過技術的更新迭代,現在主流手機的旗艦都紛紛換上了屏內光學指紋,解鎖方式更加具有科技未來感。
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全面屏的發展需求,為了塑造更高屏占比的驚艷效果,手機廠商已經動了不少心思。
下巴太寬占位置?好,我們縮掉下巴,就跟刮胡子一樣,從COG-COF-COP,下巴屏幕IC的封裝工藝在不斷的進步,面積不斷縮小。也正是這種工藝的進步,才有了我們OLED這種柔性屏幕材料的興起,色彩鮮艷又能保證窄下巴。
前置攝像頭太占位置?好,我們就不要自拍了吧。開個玩笑,這次榮耀Magic2采用創新式的蝶式五軌滑屏,將攝像頭集成到了滑屏區域,提高了屏占比。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指紋區域,后置指紋不必考慮,背殼開孔影響了整機的一體性美觀。既然我們嫌棄前置指紋太占位置不能要,那采用面部解鎖的劉海屏自然也不能要。
要知道一般手機屏幕的區域面積那可是市區商圈般寸土寸金的存在,更何況是在對手機美觀有著極致追求的旗艦機型上面,我在這里毒奶一口,寬大的劉海屏絕對是會被逐漸淘汰的對象。
另一方面則是屏內光學指紋技術的成熟,相比于電容式指紋識別速度準確而開孔太丑,超聲波指紋技術廠商應用較少的情況,屏內光學指紋無疑是一種兼具兩者優點的折中方案,自然會被廠商青睞。
解鎖快人一步 榮耀Magic2塑造屏內指紋解鎖新體驗
榮耀Magic2的屏內光學指紋主要由圖像傳感器以及指紋識別模塊構成,借助OLED屏幕自發光的特性,你的指紋細節(谷線與脊線)會被圖像傳感器(CMOS)記錄,繼而經有指紋識別模塊進行比對,實現解鎖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圖像傳感器的面積對指紋識別速度,準確率具有直接影響作用。榮耀Magic2的感光面積高達32.48 平方毫米,能夠保證充足的進光量,從而使指紋細節的展現更加清晰,即便是在暗光情況下,榮耀Magic2也能輕松解鎖。
介紹完原理,我們決定按照實際場景來對榮耀Magic2的屏內光學指紋進行測試,分為強光、暗光、貼膜、汗手來進行測試。
指紋解鎖時間
我們首先使用了960幀慢動作進行錄制,從屏內光學指紋解鎖出現動效到屏幕解鎖界面刷新,中間只過了0.24秒,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強光解鎖
暗光解鎖
接下來我們進行了強光和暗光測試,面對復雜的解鎖環境,榮耀Magic2依然能夠保持較快的速度解鎖。其中的暗光解鎖就是依托了更大的感光面積,擴大了進光量,使指紋得到清晰的展示。
貼膜解鎖
許多用戶在買手機之后常常會購買手機貼膜,但是這種常規操作往往會影響指紋解鎖的效率。于是我們使用了一層厚厚的鋼化膜來進行測試,而榮耀Magic2的屏內光感指紋解鎖還是相當靠譜的,解鎖速度依舊高效。
手汗測試
最后我們進行了汗手測試,根據屏內光學指紋解鎖的原理,在沾滿水之后,手指上的水珠會產生折射等現象,影響傳感器正常識別,因此濕手往往是屏內光感指紋解鎖的一大命門。
所以說水的密集程度會影響指紋解鎖效率,而對于一般日常的手汗,屏內光感指紋解鎖還是能夠克服的。在測試中,我們模擬的簡單的手汗量,而榮耀Magic2指紋識別速度我覺得還是OK的。
經過測試,榮耀Magic2的屏內光學指紋解鎖還是很給力的,作為一款旗艦機型,屏內光學指紋這種充滿未來感的解鎖方式不僅在視覺上帶給用戶不同的體驗,在實用性方面也具有快捷安全的特性。
一方面是對全視屏震撼視覺效果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對黑科技體驗的探索,榮耀Magic2正在用更多的黑科技來詮釋旗艦的理念。
-
指紋識別
+關注
關注
43文章
1745瀏覽量
102959 -
華為榮耀
+關注
關注
5文章
1574瀏覽量
3141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