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下半,包括GlobalFoundries、聯電、中芯國際等主要全球晶圓代工廠相繼宣布退出10納米及其以下先進工藝研發競賽行列,相較之下,臺積電與Samsung Foundry(以下簡稱三星)不僅將7納米工藝先后導入量產,由二家公司技術藍圖比較,未來朝5納米與3納米工藝前進,DIGITIMES Research預估,3納米將成臺積電與三星下個重要決勝工藝。
臺積電認為在人工智能(AI)與5G帶動下,將驅動包括Mobile、HPC、IoT、Automotive等四大技術平臺持續成長,這也將成為未來臺積電營收年成長5~10%的重要動能。為在這四大技術平臺取得優勢,臺積電除規劃將Mobile、HPC、Automotive核心運算芯片工藝往16FFC/12FFC、N7/N7+,乃至2020年上半才導入量產的5納米工藝集中,更將各工藝加以優化,創造出多個平臺,并協助客戶升級,一方面滿足客戶需求,另一方面則是設下技術障礙,讓競爭者難以進入。
除依循摩爾定律,持續在微縮工藝技術投入研發外,三星亦在全空乏絕緣上覆硅(Fully Depleted Silicon On Insulator;FD-SOI)工藝多所著墨。三星規劃于2020年推出18納米FD-SOI工藝的18FDS+RF/eMRAM整合平臺,目標鎖定以超低功耗與及時上市(time to market)為產品訴求的IoT與MCU市場,包括GlobalFoundries、聯電、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廠于這些市場競爭將面臨許多挑戰。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80瀏覽量
181395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703瀏覽量
167084 -
晶圓代工
+關注
關注
6文章
864瀏覽量
48679
原文標題:【DIGITIMES Research】臺積電與三星晶圓代工策略大不同 3納米決勝負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