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消息,國外媒體近日盤點了全球20家引領人工智能革命的公司。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其目標是創造出能夠像人類那樣學習、工作和響應的計算機和機器。該技術的可能性是無窮無盡的,這可以從該領域不斷擴展的研究和進步中得到證明。1960年至2018年初,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科學論文共計發表了160多萬篇。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最近發布了第一份關于人工智能技術趨勢的報告。這份名為《2019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趨勢:人工智能》(WIPO Technology Trends 2019: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報告對提交人工智能發明專利申請最多的全球機構組織進行了排名。那些專利申請通常包含幾項專利,即“同族專利”(另稱“專利家族”)。在專利申請最多的20家機構中,除了兩家以外,其余全都是公司。
前20名中有12家日本公司,3家美國公司,兩家來自韓國,兩家來自德國,還有一家來自中國。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最高的20所大學和公共研究機構中,有17所來自中國,另外3所來自韓國。
WIPO的研究人員使用FAMPAT數據庫來收集和分析專利數據。需要注意的是,WIPO并沒有公布這些機構組織的準確數據,因此在沒有準確數據的情況中,這些總數是根據《2019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技術趨勢:人工智能》發布的圖表估算的。LAI同族專利(或同族專利申請)可以進一步歸類為使用不同核心算法方法實現AI功能應用的AI技術,或AI功能應用本身。對于每個組織,我們分別列出了人工智能功能應用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專利申請量最多的類別。
20. 夏普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18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1086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329份
日本消費電子公司夏普推出了一款名為AIoT的軟件,宣稱將人工智能和物聯網(IoT)結合在一起。AIoT是一個由支持人工智能的設備組成的網絡,可不斷監控設備的使用情況,并進行調整,以提供個性化服務和解決方案。該公司聲稱在寵物護理、視聽系統等類別上擁有150多種產品。
19. 博世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19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687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298份
這家德國工程和電子公司計劃2021年之前在全球范圍設立三個人工智能中心,投資3.4億美元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博世正在進行的項目之一是,為面向自動駕駛車輛傳感器的視頻和雷達信號處理打造一個深度網絡。
18. LG集團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22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1362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271份
韓國電子巨頭LG的ThinQ品牌提供各種集成人工智能功能和服務的產品。該公司表示,這些產品“可以相互分享和研究分析信息”。與其它涉足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的公司一樣,LG在尋求訓練這些設備來了解人們如何使用它們,以便為每位用戶提供量身定制的體驗。
17. 理光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25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1993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502份
作為一家成像和電子公司,理光公司(Ricoh)的人工智能項目一直專注于機器視覺和圖像處理。例如,該公司開發了一種測量路面狀況的攝像頭系統,它可以用普通裝置而不是專用裝置來檢測和安排維修。
16. 三菱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27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1441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917份
除了與日立(Hitachi)在智能發電廠方面的合作以外,三菱還在計算機視覺、語音和音頻處理以及數據分析方面開展人工智能研究。該公司還生產汽車,在今年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三菱展示了其Emirai 4智能移動出行概念車。該款車型具備各種功能,包括增強現實、平視顯示、智能家居和移動支付集成以及生物識別認證。
15. 中國國家電網公司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27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567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1770份
該中國國有電力公司專注于電網控制、配電利用網絡、風電場、綠色能源等領域的人工智能開發。去年12月,該公司啟動了一個連接數據中心和太陽能光伏電站的交流/直流配電網示范項目。該項目集成了智能電網和云計算技術,據該公司稱該技術 “預示著未來電網發展的一種新形式”。
14. 日本電報電話公司(NTT)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28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1336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1294份
這家日本最大的電信供應商在農業和醫療等諸多行業擁有人工智能產品和開發項目。它最近收購了NEC的NeoFace系統,并計劃利用該系統演示一種高速5G網絡面部識別系統的有效性。
13. 豐田汽車公司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29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1394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582份
豐田與人工智能相關的項目聚焦于移動出行領域,這并不奇怪。移動出行是業內最新的流行詞,囊括了從小型摩托車到飛行汽車的所有交通方式。2017年,該汽車巨頭在硅谷成立了一個風險投資部門,且已對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初創企業進行了多項投資。
12. 索尼公司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35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2477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923份
索尼在電視、游戲機、相機和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的銷售上舉步維艱。去年5月,索尼新任首席執行官吉田健一郎(Kenichiro Yoshida)承認了這個問題,并宣稱索尼生存的關鍵“在于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數據和人工智能”。該公司的PlayStation網絡及其8000萬月度活躍用戶將會推動索尼在這方面的努力。
11. 西門子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36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1792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1689份
這家德國工業巨頭專注于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工業流程,比如優化燃氣輪機,改善智能電網監控,以及對工業設施進行預測性維護。西門子旗下醫療子公司Siemens Healthineers還利用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來自動化和標準化醫療診斷。
10. Alphabet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38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1568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1801份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在2014年將DeepMind收歸門下,除了將該人工智能平臺打造成為圍棋大師以外(DeepMind的AlphaGo應用在2016年擊敗人類圍棋冠軍李世石),該公司還應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來將自己的能源消耗減少40%。在Alphabet旗下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項目中, Waymo自動駕駛汽車子公司或許是最知名的。DeepMind的一些功能也被整合到該公司的“搖錢樹”谷歌搜索當中。
9. 佳能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39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3282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584份
佳能的絕大多數專利都與成像有關,這對于一家以相機聞名的公司來說并不奇怪。2016年,該公司收購了東芝的醫療成像業務,并于去年推出了一個基于人工智能的平臺。該平臺可從低劑量、低質量的CT掃描圖生產出高質量圖像。對患者來說,這意味著每次掃描檢查受到的輻射更少;對于醫生來說,這意味著能夠更快速地做出診斷。
8. 松下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425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2726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1057份
由于扎根于消費產品領域,松下公司一直在尋找一種方法來將所有的這些設備整合到一個單一的控制系統中。去年年底,該公司發布了其HomeX智能家居控制器,該產品不僅可以與人交流,還可以讓設備彼此交流。據松下總裁津賀一宏(Kazuhiro Tsuga)表示,公司的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和支持物聯網的設備“將會開發服務和產品,未來這些服務和產品將能夠根據它們的使用情況進行升級更新”。
7. 日立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425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231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1302份
日立已與三菱(Mitsubishi)合作建設全自動數字發電廠,該發電廠有朝一日將由人工智能運營。它們目前還處于概念驗證階段,除維護外,無需人工干預。該發電廠將接受指令,或多或少地利用自動化電網系統發電,安排維護,并提前三年預測設備的性能和所需的資本支出。
6. 富士通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43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2727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1070份
NEC將在東京奧運會上參與審查運動員、媒體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入場資格,而富士通則可能在體操比賽中利用基于激光雷達的技術(許多自動駕駛汽車也使用這種技術)參與評分工作。這項技術利用圖像來確定選手的身體姿勢,并將這些信息傳遞給評委,幫助確定運動員的最終得分。
5. NEC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44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2778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1314份
NEC將為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提供面部識別系統,該系統是圍繞該公司的NeoFace人工智能引擎開發的。該系統的設計目的是,通過將具有入場資格的人員攜帶的集成電路卡片中的照片數據連接起來,識別出約30萬名運動員、媒體和其他的工作人員。
4. 三星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51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3365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1257份
在今年的CES上,三星展示了8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制作視頻內容和香水的新項目。它還展示了一個人工智能應用程序,該應用可以從新聞文章中挑選關鍵詞,并用它們生成事件的時間軸。去年5月,該韓國公司分別在英國、加拿大和俄羅斯開設了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以補充其原有的位于美國和韓國的研究中心。
3.東芝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520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3417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1229份
東芝去年11月宣布了一項五年計劃,希望借該計劃走出持續數年的低迷期。除了出售旗下存儲芯片業務以外,東芝預計還將在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設備、研發和研發上投入逾1500億美元。根據行業研究公司Research&Markets的數據,到2023年,物聯網將占人工智能芯片組市場的83%,嵌入人工智能的物聯網設備市場的全球規模將達到262億美元。
2. 微軟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593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計算機視覺,2428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3079份
這家Windows操作系統開發商對人工智能非常重視,在去年3月重組公司時,甚至專門設立一個新部門來專注于云計算和人工智能。該新部門的人工智能部分專注于人工智能計算基礎設施、框架以及與感知、知識和認知相關的高級服務。
1. IBM
>全球同族專利申請量:8920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功能應用類別:自然語言處理,2962份
>申請量最高的人工智能技術類別:機器學習,3566份
2018年,藍色巨人總共獲得了9100項美國專利,創下了公司的記錄。其中,約1600項專利與人工智能有關,很多都與IBM的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技術有關。2月11日,該公司的人工智能系統“項目辯手”(Project Debater)將就復雜的話題與人類辯論時,迎來它的第一個挑戰者。
-
數據庫
+關注
關注
7文章
3852瀏覽量
64747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811瀏覽量
240589 -
計算機科學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4瀏覽量
11407
原文標題:盤點20家引領人工智能革命的公司
文章出處:【微信號:tjrobot,微信公眾號:天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