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節能生活的重新想像(上):HEMS家庭能源管理系統」提到,透過家用能源管理系統(HEMS)與智能電表為基礎,大小管理系統層層相接,電網就能即時反應出電力需求和時間分布,從而將電力做妥善且高效的分配。然而現今的電力輸送系統,電力由少數大型電廠單向輸送至終端用戶,因是單向輸出,終端用戶無法透過電網,將自產電力輸送回復進電廠或是其他終端用戶家中。如何將現今單向且集中發電的電力輸送系統,升級成區域型且分散式發電的智能電網,是現在全球電力市場的趨勢。
未來透過智能電網,所有的電力資源將可以透過端對端的方式交易,大幅改變我們使用電力的生活型態。對個別家戶而言,時間電價使電價可以根據電力需求量調整,尖峰時段時,HEMS會使用家中的電能儲存裝置、電動車與太陽能發電系統供應用電。離峰時,HEMS透過云端分析,是否該從鄰近的發電站、城市內的電動車充電樁或家中有剩余電力的鄰居購買額外電力,借以形成區域性緊密且多向的電力網。
對于電力公司,當一區的變電站飽和時,智能電網可透過自動需量反應(Automated Demand Response;ADR),請每個區域管理系統去調度建筑能源管理系統,建筑能源管理系統再去調度家戶的HEMS暫時關閉家中大耗電量的電器,例如空調系統。如果能讓每一戶都減少幾瓩,降低尖峰時段的用電需求,區域供電的壅塞就可以解決,而配合需量反應的用戶,則會拿到電費補助款,將綠能理念與經濟利益結合。
智能電網運轉模式又分為孤島與并聯兩種,在孤島運轉模式時可不與傳統電網相連結而獨立運行。因此智能電網中若任何一件設備發生問題無法運作時,控制系統均可自由切斷與該裝置的聯系,使電網中其他元件裝置可保持運作,等該裝置恢復正常后再行連結,借此能達到更佳的能源網路穩定性,不會因為部分元件的故障,導致整個電網停擺。
在311福島核災發生時,日本仙臺市的微型電網因為能依據電力需求調度配送,在電力公司斷電時,依然能將儲備的電力持續供應至不能斷電的地方(如醫院),甚至維持數月之久,可見微型電網對于災難應對可以發揮很大的效用。
我們正處于這一波產業革命的浪尖上,無論是從節能的觀點切入,或是在嚴峻環境下建設的全新型態城市與建筑,智能電網的確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有了建設完整的「端」系統集結回報,統一分配控管,將會是能源極度緊縮的未來城市建設上的重要考量。
電力管理不僅是國家政策,也成為企業經營、產品開發的焦點,更有效率的能源使用方式刻不容緩。智能電網背后潛藏龐大市場,從零組件、控制元件、網通設備、管理系統、相關裝置、系統規劃建設,相關產業鏈的產值保守估計可達千億元以上,是各領域廠商都有機會切入的長期商機。
-
智能電網
+關注
關注
35文章
2949瀏覽量
116514 -
能源管理
+關注
關注
0文章
375瀏覽量
19183 -
電力網
+關注
關注
0文章
38瀏覽量
10570
原文標題:【椽經閣】節能生活的重新想像(下):時間電價、需量反應與智能電網
文章出處:【微信號:DIGITIMES,微信公眾號:DIGITIM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