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系統,該系統使用射頻識別(RFID)標簽,可以在幾毫秒內定位移動的被標記物體。這個名為TurboTrack的系統可以提高制造機器人的效率,以及執行無人機搜索和救援任務,系統能夠在平均7.5毫秒內定位物體,定位誤差小于1厘米。
TurboTrack使用閱讀器將無線信號發送到可以應用于任何物體的RFID標簽,然后將信號反射回讀卡器。麻省理工學院表示,該系統使用了“時空超分”算法,該算法篩選反射回來的信號以定位RFID標簽的響應。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隨著標簽移動,其信號角度會出現細微的改變,信號角度的變化對應著相應的位置變化,通過不斷地將變化的距離測量值與其他信號的距離測量值進行比較,就可以在一個三維空間中找到標簽的位置。這一切都發生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里。”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RFID系統比計算機視覺技術更適合在雜亂環境中或視覺受限的情況下執行機器人任務,例如執行無人機搜索和救援任務。這是因為射頻信號可以在沒有視覺的情況下識別目標,也可以通過雜波和墻壁識別目標。
Nanodrones目前使用計算機視覺的方法將捕獲的圖像拼接在一起以進行定位。這些無人機經常在混亂的區域迷失,在墻后面就找不到彼此,并且不能保證識別的唯一性。這都限制了它們的能力。
在對系統進行測試期間,研究人員在對接、機動和飛行過程中跟蹤了配備RFID的nanodrones。他們還進行了單獨的測試,將一個RFID標簽貼在一個帽子上,另一個貼在一個瓶子上。然后讓機械臂定位出帽子,并將帽子蓋在瓶子上,而瓶子由另一個機械臂抓取固定。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在這兩項測試中,TurboTrack要么與傳統的計算機視覺系統同樣迅速、甚至比它更快,要么就是在計算機視覺失敗的情況下依舊成功達到了目標。
MIT媒體實驗室助理教授Fadel Adib表示,RFID標簽技術的發展一直吸引著開發人員,因為它價格便宜、無需電池、可以清洗,TurboTrack RFID標簽的制造成本只需3美分。
麻省理工學院還探索了RFID標簽在其他應用中使用,并在6月開發了一種可以監測和改善人類健康的低成本傳感器。該團隊表示RFID標簽可以成為大型的傳感器支持網絡的基礎,不僅可以檢測與健康有關的身體變化,還可以檢測一氧化碳或氨等化學物質。
與此同時,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找到了如何利用RFID標簽控制虛擬化身或提醒用戶坐直的方法,卡內基梅隆大學人機交互研究所(HCII)的博士生Haojian Jin表示:“通過將這些像紙張一樣的RFID標簽貼在衣服上,我們能夠以毫米級的精度跟蹤骨骼的位置。”
-
射頻識別
+關注
關注
8文章
578瀏覽量
39012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0文章
10515瀏覽量
182429
原文標題:射頻識別技術毫秒內完成定位 無人機搜索救援將更精準
文章出處:【微信號:youuav,微信公眾號:無人機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