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屏之年,屏幕設計就已經出現過很大的分化,多家廠家為了制造硬件差異化,出現過劉海屏、水滴屏、彈出式攝像頭等。
但最近,包括蘋果、小米、三星、華為、LG以及新成立的 vivo 子品牌 iQOO 都傳出了將要推出折疊屏手機的消息。
顯然,折疊屏已然成為了屏幕設計創新的新方向。在實現路徑上各家廠商也不一樣,基本上呈現三種折疊方式。
內外對折
作為率先發布的折疊屏產品,柔宇柔性屏也已經上線了官網,擁有豐富的細節信息。
屏幕材料為柔宇蟬翼二代屏,根據官方的宣傳,它能夠實現0°到180°的折疊彎曲。
柔宇的外折
在進行向外翻折之后,柔宇折疊屏手機在某種形式更加類似雙屏手機。
此外,不久前被曝料的華為5G可折疊屏新機也采用的是與柔宇類似的外折疊方式。
據廣發證券在智能手機產業鏈報告中透漏:華為5G可折疊屏新機將搭載8.0英寸京東方顯示屏,具體使用情景是通過將手機屏幕向外合并、向內打開的方式進行大屏幕和正常手機屏的轉換。同時,在折疊情景下,這部可折疊手機與一般的智能機無異。有趣的是,華為和三星的可折疊屏幕解決方案截然不同,三星實則為內向折疊,而華為則為外向折疊。而根據此前的消息,華為很有可能選擇京東方BOE作為可折疊屏幕供應商而非三星。
而三星在SDC發布會上就已經展示了Infinity Flex Display方案,在屏幕彎折的情況下減小機身整體厚度。
三星的內折
除了折疊屏一直存在的硬件難題——屏幕材料的折疊壽命,外折方案需要面對比內折更大的挑戰。
比如說兩種狀態下UI的切換,內折重新點亮屏幕的方式視覺上要更加自然。雖然外折方案也可以利用適配保證UI的流暢,但是在看視頻,打游戲的時候做不到即時切換就會影響用戶體驗。其次外折方案意味著更大的屏幕露出,這對手機整體的防摔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驗。
內折方案本質還是屬于大屏與小屏的結合,相比外折多出了一塊屏幕。在成本上自然是要更高。
上下對折
三星、小米MIX Flex、聯想都能實現上下對折,值得一提的是聯想moto手機業務又不一樣的折疊方式,其折疊樣式為上下折疊。
之前有消息報道摩托羅拉準備將折疊屏技術應用在Moto RAZR翻蓋手機上,折疊后moto Razr猶如一個四方的立體盒子,使得手機的體積變得更小,這樣的設計好處在保證現有手機使用體驗的情況下,增強手機攜帶的便攜性。缺點是無法變成平板電腦。
渲染視頻來自Waqar Khan
雖然只是渲染視頻(并未確認),但將折疊屏這種前沿技術與復古機型結合還是讓人眼前一亮。
外向雙折
相比于單一的上下折疊、左右折疊,如之前在微博上出現的小米折疊屏手機這種外向雙折,兩次折疊的優勢自不待言,然而這樣無疑會增強技術難度,對于屏幕材質、UI適配等的要求更高,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發力量。
此外,在自拍技術上也存在問題。外折可以依靠鏡像拍照來解決,但雙折會導致屏幕割裂,鏡像拍照自然是行不通。因此還是需要搭載雙面的鏡頭模組,造成內部設計空間的緊張。
也有其他的解決方案,比如中興就出過一款類似的“可折疊屏”手機Axon M,不過業界對這款形似的可折疊手機并沒有多少好感,與許多其他可折疊概念不同,Axon M沒有折疊顯示,而是使用鉸鏈系統來連接兩個顯示器。
雖然鉸鏈的連接方式,能夠為屏幕折疊部位提供更好的支撐效果,提高折疊手機抗摔能力,但在實際使用中,有可能會影響握持手感。
誰會是未來主流?
目前來看,各家手機廠商都不會固守一個形態的手機,各種類型都會嘗試,如三星手機既有左右折疊也有上下折疊,其實在異形屏大戰中各家手機廠商就如此。想要知道那種折疊形式會成為是主流,用戶需求、技術實現門檻、供應鏈等都是決定性因素。
從趨勢來看,折疊屏必然成為智能手機的新殺器,尤其是安卓陣營手機,或許是和iPhone拉開距離的關鍵技術之一。
回看全面屏、雙攝像頭等技術,蘋果都是在在技術十分穩定的情況下才會推出,因此盡管iPhone也有折疊屏專利,且已經更新了專利插圖,但按照蘋果的慣例,其新技術足夠穩定才會大范圍應用,所以可能會在時機上遠遠落后于安卓。
不管從用戶需求還是供應鏈成熟度來看,折疊屏手機都是未來手機市場的一個發展方向。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908瀏覽量
158448 -
折疊屏
+關注
關注
3文章
529瀏覽量
15399
原文標題:詳解折疊屏手機的三種折疊方式,誰會是未來主流?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0dc21b468171,微信公眾號:康希通信】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