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第三次出現了“人工智能”一詞,并首提“智能+”,再加上備受關注的第一個用人工智能技術所創造的虛擬女主播形象——“新小萌”的出現,讓人在關注人工智能發展的同時,不禁要問:
人工智能的發展會帶來大量的失業嗎?
會
答案可能會很殘忍,卻是事實。
從2016年,阿爾法狗(AlphaGo)戰勝李世石(世界圍棋冠軍、職業九段棋手)開始,人工智能就以一種“毫不講理”的姿態,引發全球對“人工智能”的關注。
在今年的央視網絡春晚舞臺上,撒貝寧面對AI虛擬主持人“小小撒”,也以玩笑的口吻說出了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擔憂,連優秀的主持人都會有失業的擔憂,那就未來而言,確實會有很多人因為人工智能而失業。
或者已經不用未來,當下,很多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研發的智能語音機器人正在逐漸取代營銷和客服的工作。
營銷工作最重要的一環是如何從茫茫人海中篩選出符合的意向客戶。
在過去,往往需要通過人工進行篩選,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工,而且效率較低,更重要的是,人員培訓需要高昂的成本,重復單調的工作又很容易引起員工心理上的反感,出現高離職率,最終,企業付出了財力、人力、物力,去沒有得到對應的回報。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和智能語音機器人出現,這個問題正在被妥善解決——
由智語網絡研發的小語機器人采用前沿的深度學習技術、先進的語音識別、機器學習等技術,研發了一整套基于語義理解的人機對話引擎。通過后臺設定,可以高效、迅捷的甄別出意向客戶,完成營銷過程中單調枯燥的客戶搜集工作,而且客戶完全感覺不出來是在和機器人對話。
小語機器人有從業十余年積累下的大數據資源,建立了完善的行業數據庫,對銀行、醫院、保險等涉及社會民生的服務行業,做到精準、高效、深入的主動推送。
客服工作與營銷不同,更多地是接受客戶的反饋和投訴,解答客戶的疑惑。
所以客服人員更容易接受負面情緒,產生心理壓力,一直以來,客服離職率都是居高不下。
與之相比,小語機器人擁有大數據分析、語義理解、快速應對等方面的優勢,而且機器人沒有負面情緒上的困擾,也不需要休息,無論何時,只要客戶需要,小語機器人都可以隨時應答,隨時解決,真正做到了“隨時應答,想用即有”。
也不會
不可否認,現在人工智能可以完成主持人、營銷、客服等多項工作,但是正如楊瀾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說,“它們(人工智能)的確能夠取代一些重復率比較高、比較機械的工作,可是很難取代富有創造性的部分。”
人工智能可以完成節目主持中一些報幕性的工作,甚至可以做到一定程度上與觀眾的互動,但是真正做到與人一般,隨心所欲的處理突發問題,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甚至是不可完成的。
營銷、客服行業同樣如此,智能語音機器人可以完成一些既定的、簡單的客戶篩選、客戶服務工作,但是后續的達成合作,解決具體的問題,依舊需要人來完成。
就像民進中央副主席、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長張雨東委員回答記者提問時所說“人工智能正在讓不少既有崗位從業者面臨被取代的風險,但也正在催生一大批嶄新的就業崗位。”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9文章
47961瀏覽量
241273 -
智能語音
+關注
關注
10文章
789瀏覽量
48961 -
深度學習
+關注
關注
73文章
5523瀏覽量
121718
原文標題:未來人工智時代,你的工作會被取代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hz-xiaoyu168,微信公眾號:小語智能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