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陽極材料將使電池的儲電能力更強。
曾幾何時,早期發明家們得到的建議是制作更好的實用工具,比如捕鼠器,而現在,他們已經可以制作更好的鋰電池了。鋰電池可以為手機、筆記本電腦、便攜式電動工具、汽車,甚至是整個家庭供電。有些行業正在嘗試使用巨型鋰電池來儲存太陽能電池板中的能量,以便在天黑后使用。鋰離子電池這些年來發展得越來越好,在鋰離子電池中使用電子行業并不陌生的元素——硅,則有望使電池的性能在2019年大幅提升。
硅之所以能夠提升鋰電池性能,原因在于一些基本的電化學原理。在充電期間,鋰離子從正極(即陰極)向負極(即陽極)移動;放電時,鋰離子往相反的方向移動,即從陽極到陰極。因此,這種電池充電相當于在陽極中儲存鋰。如果電池可以存儲更多鋰,它就能儲存更多能量。
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大部分電動汽車所使用的普通鋰離子電池中,負極由石墨(碳的一種存在形式)制成,鋰以LiC6的形式存儲在電極中,其中每個鋰原子被6個碳原子包圍。
多年來,電池開發人員一直在嘗試用硅來代替負極中的碳,因為鋰離子可以與硅結合形成Li15Si4。15:4的比例意味著可以用更少的負極材料儲存更多的鋰。因此,硅負極的容量更大。
問題是,在充電的過程中,硅與鋰的反應會使硅的體積產生近300%的膨脹;放電過程也是如此。重復的充放電循環會導致材料衰變,進而使負極的表面積更大,然后與電解質發生化學反應,從而損壞電池。因此,含有硅負極材料的電池壽命往往不夠長。
令人高興的是,硅的膨脹問題也不是不能克服。現在,有些鋰離子電池的負極包含了含硅顆粒,這些顆粒與二氧化硅(也就是沙子的主要物質)結合在一起并有一層碳涂層。2016年,埃隆?馬斯克透露,特斯拉的鋰電池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制造的。不過,目前負極中的硅含量很少。
預計這一情況將在2019年發生變化。首先,位于加州的初創公司——Sila納米技術公司計劃將富硅的負極材料商業化。公司聯合創始人兼佐治亞理工學院教授格萊布?友信(Gleb Yushin)表示,Sila公司為現有的電池制造商開發了一種“嵌入式解決方案”,預計將于2019年投入商業生產。
使用這種負極材料一開始可將電池容量提高約20%,最終將提高40%甚至更高,具體取決于應用情況。此外,友信解釋說,它可以使負極的厚度降低67%,有可能使電池充電的速度提高到原來的9倍,他還表示,這也會使電池的安全性更高,因為它可以抑制線狀金屬枝晶的形成,線狀金屬枝晶會導致電池內部短路,甚至引起爆炸和著火。
━━━━
友信表示,公司的新型負極材料的顆粒與現在用于負極的石墨顆粒差不多大小,但硅位于多孔支架內,這為硅提供了膨脹和收縮的空間,而不會與電解質接觸。因此用這種富硅負極材料制成的電池可較好地實現400到1000次完全充放電循環,對于大多數應用來說都已足夠。“即使是電動汽車,電池的循環次數通常也不需要超過1000次。”友信說。
這種特點引起了德國寶馬汽車公司的興趣。寶馬正在與Sila公司合作,探索采用新型負極材料制造的鋰離子電池是否可用于其電動汽車。不過,友信說:“最早應用的產品將是可穿戴設備。”因為對可穿戴設備而言,電池成本不是關鍵因素,所需的負極材料數量會比較少,因此Sila公司能夠輕松地滿足需求。友信期望2019年能有數百萬臺設備用上采用Sila負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
除了Sila,今年可能還會有其他公司推出硅電池技術。另一家位于加州的公司Enovix有望推出一種完全由硅和氧化硅制成的負極材料。
2017年,Enovix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阿肖克?拉希里(Ashok Lahiri)和他的兩位同事曾詳細介紹了該公司的電池技術。當時,Enovix計劃借用半導體行業的制造技術,使用薄薄的太陽能級硅晶片來制造電池,但該公司在研究了如何將電池技術應用于更大的車用鋰電池后,又重新考慮了這一策略。“我們發現太陽能級基板無法大規模使用。”拉希里說。
因此,Enovix改進了方法,現在使用金屬箔代替硅晶片作為其電池的基板,電池的整體幾何形狀保持不變。拉希里說,不同之處主要在于構造,在于組件的堆疊方式。他解釋說,將負極堆棧保持在高壓下可抑制充電過程中的膨脹,并且完全可以只采用硅和氧化硅來制造負極。
“我們的電池容量將提高30%到70%,具體取決于應用情況。”拉希里說。如果是這樣,那么Sila也可以生產出將電池容量提高兩位數的負極材料,不出意外的話,它將真正改變電池行業,因為這個行業正如拉希里所說:“哪怕電池容量只提高5%或10%,人們也會爭相使用。”
-
鋰電池
+關注
關注
260文章
8211瀏覽量
172433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5文章
27894瀏覽量
224491 -
可穿戴設備
+關注
關注
55文章
3826瀏覽量
167457
原文標題:添加硅可將鋰離子電池容量提高多達70%
文章出處:【微信號:IEEE_China,微信公眾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