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CNET報道,水母是海洋環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看起來十分漂亮。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科學家受到了這種透明無脊椎動物的啟發,以構建他們的最新作品:一種自我修復、可拉伸、觸敏的電子皮膚,可用于開發軟體機器人和各種人機通信接口。
“我們想知道如何制作出能夠模仿水母的防水性質并且還具有觸感敏感性的人造材料,”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Benjamin Tee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
Tee新作品的細節于2月15日在《自然?電子學》(Nature Electronics)上發表。“凝膠狀,水生,可拉伸,自我修復的電子皮膚”被簡稱為GLASSES。
通過將彈性塑料與富含氟的離子液體混合成凝膠,Tee和他的研究團隊創造了一種透明的電子皮膚,能夠“自我修復”并在潮濕的環境中操作,這是以前的類似電子皮膚無法做到的。
“使我們的材料不同的是,它可以在潮濕和干燥的環境中保持其形狀。它在海水中甚至在酸性或堿性環境中都能很好地工作,”Tee表示。
如果皮膚被切割或撕裂,該團隊證明它可以在幾分鐘內主動恢復導電性,并在幾天內將自身縫合在一起。并且材料也是導電的,這意味著它可以響應觸摸,拉伸和拉緊。這些力改變了電子皮膚的電性能,通過測量這些變化,電子皮膚可以成為一種可行的方式來創建各種能夠響應觸摸的傳感器。
研究人員表示,這可以促進與軟體機器人相互作用的新方法,這是一個新興的機器人領域,涉及用比固體金屬更具延展性和柔韌性的材料來構造機器人,就像在波士頓動力的機器狗中使用的那樣。研究人員通過簡單的經典手機游戲《貪吃蛇》展示了GLASSES觸感。
自我修復的電子皮膚也可能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消除了更換的必要性。如果我們不回收我們的電子產品,我們就會把它們扔掉 - 每年產生超過4000萬噸的電子廢物。Tee從中看到了機會。
“我們希望創造一個未來,智能材料制成的電子設備可以執行自我修復功能,以減少世界上的電子廢物量,”他表示。
-
電子學
+關注
關注
4文章
61瀏覽量
12993 -
電子皮膚
+關注
關注
3文章
113瀏覽量
18660
原文標題:3月21日大咖云集,來清華與AI創新者們聊聊吧!
文章出處:【微信號:AItists,微信公眾號:人工智能學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光譜成像相機和光譜視頻監控在水環境中的應用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西湖大學:科學家+AI,科研新范式的樣本

觸覺傳感重磅《Nature》!無線、低功耗、多刺激模式觸覺電子皮膚(附原論文)

我國科學家研制出具有仿生三維架構的新型電子皮膚系統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4章-AI與生命科學讀后感
科學家開發出首臺可見光飛秒光纖激光器

受人眼啟發!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改良相機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型高溫超導體
新華社:突破性成果!祝賀我國科學家成功研發這一傳感器!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創辦新的AI公司
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線探測器
科學家開發電驅動有機半導體激光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