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安全研究中心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CGSR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的扎卡里·戴維斯(Zachary Davis)高級研究員發布題為《戰場上的人工智能》(《AIonthe battlefield》)的文章。扎卡里·戴維斯也是加州蒙特利海軍研究生院的教授,在情報和國家安全政策方面有著廣泛的經驗,并在美國政府的行政和立法部門擔任過高級職務。
文章中指出,人工智能突如其來地闖入國家安全領域,并被視為一種革命性技術,與發現燃料、電力或核武器不相上下。人工智能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對美國產生了變革效應(例如,在科學和社交媒體中),在一定程度上這是由美國潛在對手驅動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宣稱,統治人工智能的國家將是世界的統治者。
該如何看待革命性人工智能?其對美國安全和國際穩定的后果是積極的、消極的、還是雙重的?隨著對人工智能軍事化逐步深入的認識,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在未來幾年內形成。
現階段可以探討以下問題:
1.人工智能在短期內可能有哪些軍事應用?
2.哪些因素對戰略威懾的穩定有潛在的影響?與此相關的是,人工智能如何改變威懾的基本原理?
3.人工智能軍事系統如何影響區域穩定?
4.區域穩定與戰略威懾之間的聯系是什么?
5.人工智能帶來的意外后果和戰略結果的風險是什么?
文章提出了大量問題并提供了有關它們的初步論證,共分為七大部分,下面對其中重要的幾部分做出說明。
人工智能的軍事潛力
算法戰可能是軍事革命的主要推動者,人工智能是國防部 “第三抵消戰略”的核心,也是政府為加速發展先進技術而采取的多項舉措的主要重點。2018年5月,美國白宮成立人工智能專門委員會;2018年6月,美國國防部成立聯合人工智能中心(JAIC);2019年2月11日,總統發布“維持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行政命令。國防部和集成電路在人工智能上的支出也有所增加。
人工智能軍事化應用通常分為兩類:戰爭作戰層面的應用和戰爭戰略層面的應用。
戰爭作戰層面的人工智能應用
無所不在和無所不知的無人系統:開發新一代的無人系統是人工智能軍事應用的一個高度優先事項,其重點是各種地面、海洋和空中無人系統的導航系統。空間和海下平臺也將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制導系統。
大數據驅動的建模、仿真和戰爭:人工智能一直在穩步增強用于研究核武器和常規武器的模擬和試驗工具的能力。
情報收集和分析:機器學習將是分析所有來源信息的一個重要工具,研究人員越來越需要考慮來源、位置和規則的信息,以了解全球安全環境。在更好的態勢感知和決策的情況下,將人工智能應用于問題的收集和分析將有利于戰略穩定。
戰爭戰略層面的人工智能應用
支持精確情報、監視和偵查(ISR)的集成系統:對于軍隊來說,ISR是多域態勢感知的關鍵,需要過濾衛星和無人機收集的圖像和信息,以找到具有軍事意義的信息,如導彈、部隊和其他相關情報信息。隨著戰場擴展到全球范圍內的所有領域(海、陸、空、空間和網絡),ISR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戰略目標的精確打擊:基于AI的ISR可以定位、跟蹤和瞄準各種敵方武器系統,這增加了打擊戰略目標(如航空母艦、移動導彈或核武器)的可能性。可以“發現、鎖定和打擊”的打擊武器,加上能夠擊落敵方殘余武器的防御系統,可以挑戰基本威懾規則。
有效的導彈防御:人工智能增強了目標定位和導航技術,通過增強目標捕獲、跟蹤和識別能力,改善了廣泛的戰術和戰略防御系統,特別是彈道導彈防御系統。
人工智能網絡:人工智能計算機網絡探測、映射和黑客攻擊可以為機器學習提供有用的數據,包括發現網絡漏洞等可能對攻擊和防御有價值的信息。
顛覆性技術的負面影響
1)AI可能削弱雙方的戰略弱點,從而增加了戰爭的風險;
2)獲得優勢的競爭將為未來的軍事平衡帶來不確定性;
3)AI系統容易受到輸入數據的影響,這可能會導致意外后果;
4)對抗AI的應用可以很簡單;
5)快速決策和作戰行動可能很難為有效的危機管理目標服務;
6)由集成ISR、防御和復雜戰斗管理產生的許多潛在積極的區域威懾效應可能無法實現,至少在近期內不可能實現;
7)大數據和機器學習可能無法解決戰略警告的挑戰;
8)按照戰場要求,多個人工智能系統的緊密操作和集成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
9)無論決策的每一個環節是否都有人類參與,這個循環都變得越來越擁擠;
10)每個人對AI的看法是各不相同的;
11)戰爭與和平不能也不會由預測分析給出;
12)最后,公私合作關系將決定人工智能的未來-但戰爭仍然是國家的權利;
美國最近威懾態勢的變化不會被人工智能的進步所破壞,至少在短期內是這樣。然而,美國需高度關注AI軍事化在世界各地的迅速擴展需要,以確保美國和盟國獲得最大優勢,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戰略穩定的負面影響,并防止戰略意外。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791瀏覽量
240581 -
軍事
+關注
關注
1文章
22瀏覽量
8460
原文標題:人工智能軍事化將何去何從?
文章出處:【微信號:drc_iite,微信公眾號:全球技術地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