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領航者峰會上,新華三聯合紫光華智重磅推出新安防解決方案。
從頂層設計、前端設備到后端的大數據處理等解決方案應有盡有,并引起了行業內廠商的高度關注。
在A&S看來,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的新技術融合,安防行業已經不再是過往封閉的市場,與ICT技術的融合日趨密切。“自2018年年底新華三發布第一波產品以來,又在陸續發布許多產品。市場、渠道、合作伙伴和全國的銷售體系都已經全面啟動運作。我們的品牌口號是‘先智先覺,守護平安’,意思是誰最先擁抱智能,誰最先云化,誰最先有能力主動洞察信息動態,守護人類社會的平安,提供美好的生活環境,這也是我們秉承的理念。”新華三集團副總裁張江鳴如是說。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張江鳴
安防行業已經到達技術變革的拐角,當前的傳統安防技術已經無法代表未來的趨勢,傳統一體機的模式給客戶帶來了很多的掣肘,革故鼎新不僅是行業發展規律同時也是用戶迫切的需求,在安防融合ICT的戰線上,已經開始有廠商陸續提出以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方式建設生態,并引起了安防同行的效仿。
據市場反饋,類似新華三這些廠商的理念及產品,已經被不少行業用戶劃分為“ICT安防廠商”,與傳統的廠商形成鮮明的對比。借此,大可以斷定未來安防行業的陣營也將分為兩類:傳統安防廠商與ICT安防廠商,而后者帶來的行業沖擊要遠遠比缺乏企業級產品技術的玩家更為強大,無論是渠道、產品、技術、資金,ICT安防廠商注定不會是一名過客,它們在安防行業的持續發酵,正催化著行業格局的改變。
新華三+紫光華智什么來頭?
在新華三的新安防解決方案中,不得不提的便是紫光華智。要更好認識它們,還要從紫光集團的科技板塊說起。目前紫光集團的科技板塊分為兩部分,一是芯片板塊,二是云網板塊,在云網板塊有兩家核心企業——新華三與紫光華智,雖然紫光華智作為一家年輕的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但卻承載著紫光集團安防+AI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服務的重任。
據悉,紫光華智今年將會超過千人規模,其中研發人員的占比將近80%。截止目前已發布200余款產品,包括微云服務器、視頻云存儲 、軟件定義攝像機 、解析平臺和視圖庫產品在內的創新安防產品,涵蓋端、邊、云、網完整的安防產品系列。
在新華三提供強大的以數字基礎設施、業務能力平臺、主動安全和統一運維構成的“智能數字平臺”上,紫光華智聚焦安防+AI,結合新華三的數字化技術,提供新安防解決方案能力,它也是新華三數字大腦計劃中4+N模型對安防行業交付的整體解決方案。簡單地說,新華三打造智能安防的“武器庫”,紫光華智負責“輸送兵器”,兩者共同開發創新技術產品、共享優勢資源(合作伙伴、客戶資源),并且新華三獨家銷售紫光華智產品。
綜上所述,兩者的強強聯合,讓彼此看起來不像是安防的“新進者”,結合兩者的實力甚至可以給他們一個新的定義:智能安防最有潛力的競爭者之一。
新華三為什么要做新安防?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新華三與紫光華智提出“新安防”的背景上來,當前智能技術出現后帶來的是應用的快速發展,當人工智能出現后,安防的應用數量呈幾何級數增長。相對于傳統簡單應用需求(事后翻看錄像),智能視頻應用領域卻層出不窮(實景指揮、視頻偵查等),這對于傳統的前端與后端基礎設施產生巨大的壓力,同時也暴露出不少問題:
第一,智能攝像機的比率很低,遠遠不能滿足區域覆蓋的要求;
第二,傳統的智能攝像機模式不可持續,城市道路各種攝像機麻雀陣現象,隨著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斷迭代,智能攝像機的更新換代面臨著重大的問題——按傳統的方式解決是不可持續的;
第三,基礎化建設滯后,傳統的應用功能單一(每個應用為一個一體機的方式)隨著需求逐漸豐富,數據無法拉通、計算資源無法跟上、硬件投資重復且浪費嚴重;
第四,數據價值難以拉通,面對海量的數據,原先的傳統安防系統寫入和查閱數據的難度比較大,數據級聯難、兼容性差,導致數據的價值難以更好的被挖掘。
張江鳴向A&S總結道,傳統安防行業存在諸多痛點:不夠智能、系統孤立、資源利用率低、價值沒有被有效深度挖掘。在他看來,智能時代已經到來,安防行業走到今天,需要有新的技術來解決以上痛點,這是新華三與紫光華智的優勢所在,也是他們進軍安防行業要創造的價值。
新華三+紫光華智能否做好新安防?
回顧過去安防行業發展的模式,存在著不得不面對的三大問題:一是大部分廠商以銷售攝像機起家,后端技術積累薄弱,后端平臺架構仍然使用十年前的技術,過于封閉落后;二是隨著前端芯片的快速發展,以光學鏡頭為主的前端攝像機將迎來變革;三是傳統安防重建設,輕應用的矛盾。
以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新華三與紫光華智聯合進軍安防的驅動力。但要真正從源頭上解決以上問題,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簡單,既需要有問題洞察能力,也要有配套的技術支持能力。紫光華智總裁汪昊表示,從傳統安防的先天不足對癥下藥,能讓我們進軍安防的目標變得更加清晰。
在今年4月的領航者峰會上,紫光華智和新華三聯合發布的新安防解決方案,概括為4個特征:云化架構、全棧智能、軟件定義、全網協同,也是它的精髓所在。
云化架構
相比安防行業,IT行業早已進入云計算的時代,但目前傳統安防的后端依然沿用老舊的IT架構,而不是真正的云計算架構。傳統IT一個服務器只能承載一個應用,例如人臉識別與車牌識別需要由不同的服務器支持,隨著智能應用的豐富,人臉識別、車輛識別、視頻結構化、視頻管理……等應用需要更多的服務器支持,這對于傳統的IT架構而言太過于“奢侈”,用戶也迫切希望有完全云化架構的后端平臺產品,可以任意加載各種應用的產品。
在張江鳴看來,傳統盒子式一體機模式存在著功能固化、性能固化、可靠性弱、成本高等缺點,而云化架構模式倡導的是將所有資源池化,將算力和存儲資源全部轉為共用,實現彈性調度和擴展,讓每一臺服務器不再專為某一個軟件服務,大大提升可靠性與可用性。
從當前公安的應用來看,后端的云化架構解放了傳統堆積木式的模式,解放了機房空間,為用戶帶來顯著的成本下降與便捷體驗,而這種模式勢必將成為未來新的主航道。在這層面上,新華三擁有ICT基礎設施的完整能力,輕松實現一臺服務器裝載各種應用,相比傳統安防廠商,具有先天的優勢。
因此總結起來看,在安防智能化的趨勢和變化下,對于廠商的數據存儲、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算法提出了更高需求,云化將是構建安防體系的關鍵,當前視頻監控已經全面走向“視頻云”時代,這也正是新華三的優勢所在,他們毫無疑問已經手握智能安防的入場券。軟件定義
前端攝像機在新的智能時代正面臨著重大的變革。目前攝像機裝的芯片算力非常強,可如果只是編碼用它的算力不超過15%,最高端的芯片不到10%,90%的算力屬于空閑狀態,這意味著這些攝像機的應用還有待進一步開發。同時后端為了做識別與人工智能的應用,上了大量昂貴的GPU服務器。雖然這對于攝像機進行智能分析有較好的幫助,但后端的開銷也同樣特別大。很顯然,當前這樣的模式并不是長遠之策。
引用張江鳴的話,攝像機現在的定位應該是具有視覺的邊緣計算平臺,它也越來越往這方面走。“雖然目前智能攝像機的具體形態與傳統產品沒有多大的區別,但實際上它的工作已經不僅僅是編碼、回傳視頻流等,而是充當著具有視覺的邊緣計算平臺的角色。”
但由于這個概念稱呼起來過于拗口,紫光華智也賦予它新的名稱——軟件定義攝像機,將其與傳統攝像機區分開,它算力強大,甚至可以稱上是一臺小服務器。
通過釋放攝像機的能力,用戶不僅可以減輕后端計算壓力,前端實現跨鏡追蹤等業務應用,同時可以實現其他傳統的攝像機在軟件定義攝像機的協助下,變成智能攝像機,大大降低投資成本。這對于不少用戶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全棧智能+全網協同
張江鳴指出,視頻專網比較特殊,通常以區縣為范圍的建設,傳統的視頻專網,無論從建設到應用都獨立在公安云大數據之外。新華三基于長期在公安信息建設的經驗,結合建設公安大數據智能化的總目標,從標準到框架,將多維數據進行整合,通過多維數據的碰撞產生新的價值,服務于公安的實戰。
在公安大數據智能化戰略框架下,新華三將視頻云(后端)和公安云融合在一起,致力于把視頻大數據真正納入公安大數據的池子里,作為眾多維度數據中的重要一維,把它從在專網里獨立生長的東西納入大數據智能化體系,產生更大的實戰效能。比如目前用戶最為關心的是,如何將物理空間與網絡空間融合,如何將人的物理軌跡與時空軌跡整合為一,實現更精確的刻畫。
新華三篤信,圍繞著傳統行業出現的問題,以數據為載體,打通端、邊、云、網,實現資源、業務全面協同,以智能數據流和業務流為核心,從端到云,實現智能業務全覆蓋的新安防解決方案會得到行業的認可與理解,從而走出差異化的道路。
為了體現新華三“較真”的個性,此次峰會,其一口氣推出了5個解決方案,分別為公安視頻云、雪亮工程、智慧交通、智安園區、智安社區。張江鳴強調,每個產品方案相對于以前傳統安防廠家都有比較獨特的優勢,比如說云存儲,其I/O的吞吐量便遠超傳統安防。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新的技術方案在用戶應用規模越大時,其可靠性與成本優勢便會越明顯。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新安防解決方案,那便是“唯一的不同是,處處不同”,其充滿著新華三自身的特色,甚至從某個層面上而言,是智能安防選擇了新華三,使其在行業中來大展拳腳。
安防,新華三志在必得
安防行業當前處于發展變革的關鍵期,既是天時,ICT與傳統安防的融合趨勢,即是地利,新華三以數字基礎設施、業務能力平臺、主動安全和統一運維構成的“智能數字平臺”為基礎,與生態合作伙伴開展智慧應用領域的創新,即是人和。加上紫光華智配套齊全的安防產品與持續的研發投入,無論是從新華三的業務發展,還是未來戰略規劃,安防與智能視頻應用領域都會成為新華三志在必得的垂直市場。
從新華三近年來在安防行業一系列的部署來看,針對智能安防市場,正在開辟出另一條ICT安防廠商的道路,新華三全面進軍安防之后,值得我們有更多的期待。
從長遠上看,人工智能賦予安防新的可能,物聯網、大數據服務企業和ICT企業積極布局,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進入到傳統行業中來,新技術正在推動安防市場的變化。如果當前再以安防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未免顯得太狹小,當前安防僅僅是眾多場景化應用的一隅,智能+傳統行業的潛能將不斷被開發,我們也許能看到更多的可能,“視頻+”的應用將為有技術積累的企業拓寬自身的服務范圍。但從短期上來說,安防作為智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版塊,同時也是人工智能最好落地的領域,安防市場仍然會迎來一段焦灼的競爭期,因此在這個場景的競爭上,也許將迎來新的華山問劍。
-
安防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61瀏覽量
62895 -
紫光
+關注
關注
2文章
412瀏覽量
34098 -
新華三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2瀏覽量
14779
原文標題:新華三進軍安防 意欲何為
文章出處:【微信號:asmag001,微信公眾號:安全自動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依圖科技段愛國:AI2.0時代智能安防迎來新機遇
LED安防照明產品單片機開發定制流程分享!
LoRa無線一鍵報警安防建設系統
仁懋電子MOSFET在安防電源領域的應用
![仁懋電子MOSFET在<b class='flag-5'>安</b><b class='flag-5'>防</b>電源<b class='flag-5'>領域</b>的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6/54/wKgaombZgCaAYF7jAAD3Rg6tsyA555.png)
樓宇安防監控系統
霍尼韋爾以49.5億美元收購開利安防業務
智慧園區安防系統:助力社區全面管理與安全
傳感器三防漆 Humiseal UV50LV三防漆 UV固化上海銘城錦
三防平板_基于紫光展銳T610的三防平板電腦方案
![<b class='flag-5'>三</b><b class='flag-5'>防</b>平板_基于<b class='flag-5'>紫光</b>展銳T610的<b class='flag-5'>三</b><b class='flag-5'>防</b>平板電腦<b class='flag-5'>方案</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BF/wKgZomYL9V-AG7n4AAB97S7Njhs742.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