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已成為全球女性中,發病和死亡均居于首位的惡性腫瘤。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新發乳腺癌病例高達120萬左右。
盡管在遺傳學和現代醫學成像技術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大多數乳腺癌患者的診斷仍然不盡如人意。對于大多數乳腺癌患者來說,確診時已經為時已晚。盡早的診斷意味著能有及時的治療,不確定的診斷則意味著要花費更多的醫療費用。因此,乳腺癌的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是一直是乳腺癌研究中的努力方向。
考慮到這一點,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SAIL)和馬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GH)的團隊創建新的深度學習模型,該模型可以通過乳房X光檢查中預測患者在未來五年內是否可能發展成乳腺癌。該模型接受了來自60000多名乳腺癌患者的乳房X線照片的已知結果的培訓,學習了乳房組織中惡性腫瘤前兆的細微模式。
雖然,乳房X線照相術已被證明可以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仍然存在關于篩查頻率和何時開始的爭論。麻省理工學院教授Regina Barzilay說:“我們可以根據女性患癌癥的風險進行個性化篩選,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醫生可能會建議一組女性每隔一年進行乳房X光檢查,而另一組高危人群可能會進行磁共振成像檢查。”
該團隊的模型在預測風險方面明顯優于現有方法:該模型能夠準確預測最高風險類別中所有癌癥患者中的31%,而傳統模型僅為18%。
乳腺癌的早期發現和早期合理治療,可大大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該模型通過預測未來誰會發展成癌癥,將有望在癥狀出現之前挽救生命。
-
乳腺癌診斷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5904 -
麻省理工學院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瀏覽量
69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Wolfspeed與紐約州立大學理工學院加強教育研究合作
偉創力與麻省理工學院 (MIT) 就其全新的“新制造倡議”(INM) 達成戰略合作
麻省理工學院香港校友會代表團到訪華沿機器人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量子傳感技術可實現粒子時空高精度探測
佐治亞理工學院:毛囊級傳感器!研發可運動無感佩戴的AR控制傳感器

紅外熱成像技術:現代醫學的“熱眼”

江蘇理工學院蒞臨漢得利BESTAR公司考察交流
魔角石墨烯,超流剛度首次測得

麻省理工學院研發全新納米級3D晶體管,突破性能極限
麻省理工學院推出新型機器人訓練模型
友思特應用 FantoVision邊緣計算:多模態傳感+AI算法=新型非接觸式醫療設備

24M開發出新隔離膜可降低電動汽車電池火災風險
VILA與其他模型在提供邊緣AI 2.0方面的表現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一行蒞臨達實智能調研
貴州理工學院采購南京大展的DZ-STA200同步熱分析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