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平臺探秘之何為物聯網平臺“
物聯網平臺的
3種分類:基礎設施類、開發工具類、服務運營類。
5種路徑:存儲計算平臺;云OS;類應用商店、類電商平臺、類App。
今天,聯動原素將對開發工具類平臺進行案例解讀,并分享對服務運營類平臺的理解。
應該說大部分物聯網平臺“淪為”開發工具類平臺,實屬無奈。比如安徽朗坤物聯網公司,創始之初的定位是成為農業物聯網的運營商,但是公司真正運行之后,發現好的傳感器找不到,好的云平臺找不到,甚至好的終端社保也找不到,最終就是每個環節自己都做了。
猶如今天的大部分物聯網平臺們,其實很多希望最終成為服務運營平臺,但是產業環境不允許他們一步到位。當然,這同時也是機會。
那么今天的開發工具類平臺是如何運行的呢?我們舉例說明。比如一個風電運營商希望打造一個智能風電運營系統。
首先,它要定義自己對這套智能系統的核心訴求,是設備監控運維?還是發電量的管控?
在定義了服務訴求之后,就可以決定收集風機的哪些相關數據。
在決定了收集哪些數據之后,就可以決定采取何種方式來收集這些數據,比如收集哪些部件的數據、采用哪種通信方式等。
數據采集完之后,需要進行數據處理,比如存儲、清洗、分類歸檔、再存儲等。然后,要將數據轉變成人或其它設備可以讀懂的內容。
再然后,根據內容接收方的不同,比如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要決定應用端如何呈現,是可見的方式,比如通過電腦網頁、手機App,還是不可見的方式等。
之后,還要制定人與設備、設備與設備之間交互的規約,比如什么情況下,需要停掉設備,什么情況下需要通知運維人員等。
遠景EnOS風電應用場景
整個這一系列過程,除了第一項必須由該風電運營商來確定外,其它的所有環節都可以通過這類開發工具性質的物聯網平臺來實現。因為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斷把實現每一個環節需求的通用工具放到自己平臺上,讓用戶可以快速的實現設備聯網和應用服務構建。
比如,在數據采集環節,他們打通了所有類型的通信協議,這樣,無論用戶方的硬件設備是采用的Zigbee協議,還是Wifi協議,亦或是NB-IoT協議,通過簡單地適配,都能夠快速地實現與云端的鏈接;
在數據處理環節,他們已經對接好了所有的存儲平臺,可以滿足用戶方數據的快速存儲,并且整合了所有的數據處理工具,用戶只需按照自己的訴求選擇適合的工具即可;
在應用軟件構建環節,他們不斷找出各種應用中的共性功能,并將其模塊化,用戶可以像搭積木一樣,選擇1-5,便能夠搭建出一個監控運維的應用,選擇3-7便能搭建出一個變換燈泡顏色的應用等。
借助物聯網平臺構建智能終端和應用猶如搭積木
這一類平臺數量較多,目前應該算是物聯網平臺中的主流。不過事實上,大部分都不能算作純粹的開發工具類平臺,還兼有服務運營的屬性。比如GE的Predix,最初是為了服務他們自己散落在全球各地的飛機發動機,后來逐步地開始為合作伙伴提供物聯網應用開發服務。也就是說,它原本是帶有一定運營服務屬性的。
至于未來的發展中,它會更加偏向開發工具,還是更加偏向服務運營,只有GE自己知道了。同樣地,還有遠景能源的EnOS?,以自己所熟悉的能源領域切入,從管理風機,到管理發電設備,再到管理送電,日積月累,逐步就成為了一個平臺。
因此,聯動原素判斷這一類平臺,未來可能會有兩個走向。一個是服務運營,一個是操作系統。所謂服務運營,可能會走向細分領域。就比如現在我們的手機客戶端,有金融服務的、有電商、有媒體、也有游戲娛樂等。所謂操作系統,可能是成為云端,或者設備端,或者邊緣計算(路由端)的操作系統。
3
服務運營類 ISAAS
目前看來,運營服務類物聯網平臺可能有3種發展路徑:
第一種:類應用商店。
第二種:類電商。
第三種:類細分領域APP運營。
前兩種可能是目前很多物聯網平臺努力的方向,比如遠景能源曾明確講希望成為能源物聯網領域的應用商店;阿里在飛鳳平臺發布時,也提到集聚小應用是自己最擅長的(類淘寶)。
但不管是應用商店,還是電商平臺,在互聯網時代,最終都是“萬平臺歸一”,或“歸幾”。從互聯網產業初期宣揚的“去中心化”,到今天——互聯網產業末期的“極度中心化”。
并且,時至今日,幾乎所有人都看透了互聯網產業的發展套路:不成為所在領域的第一,或者第二,就是別人腳下的白骨,但是一旦成為了行業第一或者第二,就有機會成為巨頭。
因此,在物聯網時代開始之初,一方面,大家都希望跳出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套路。畢竟“一將功成萬骨枯”太過殘酷。
另一方面,又期待著客觀規律最終還是把產業推向這樣的套路,“成為勝利的巨頭”是多少企業的夢想,既有的格局不能打破,所以寄希望于新的產業變革,在這個時代就是物聯網。
不過現在還處于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初期,所以純粹的服務運營類平臺相對較少,思科收購的Jasper大致可算一個。未來的發展路徑是成為應用商店,或者電商平臺的,目前都在承擔著“開發工具”的職責。
Jasper架構圖
同時,既有的類App應用服務,大部分都與現有的互聯網應用融合,比如共享單車、生產管理、工業運維等。
很多領域的應用軟件早已存在,只是它們的運營模式是建立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上,而非物聯網,比如大部分都要借助手機、電腦等,加入人的操作,才能實現真正的應用運行。
而基于物聯網的應用,首先要做到“去人化”。當然,這個“去人化”的背后,是強大技術的支撐,比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
以目前最為成熟的互聯網服務——在線購物為例。
在互聯網時代,一個用戶要購買鞋子。他的做法可能是打開某個,或者某幾個電商平臺,主動搜索“夏季涼鞋男士”,或者“黑色休閑鞋”等等。該平臺會根據他的搜索跳出一系列相關的產品,然后他可能根據圖片,選擇查看某些產品,最終選擇購買某一個產品。當收到鞋子時,可能還會出現“實物與描述不相符”的情況而懊惱。
互聯網時代購物-人參與
在物聯網時代,我們理想的方式是:在某個你無所事事的時刻,你身邊的某個設備(可能是桌子、椅子、音箱、花盆等)通過語音、字幕等方式提醒你:是不是最近要買雙鞋子了?最近發現你好像缺少一雙搭配XX的鞋子,或者發現你身體某個部分出現了問題,可能跟你的鞋子有關,所以需要一雙改善身體狀況的鞋子等。
這時候,你可能會問它:有什么推薦嗎?它可能會推薦給你一些列符合你的腳型,或者走路習慣的鞋子。當你確認了某一款之后,它會直接和廠家溝通發貨或者定做。同時,如果你同意了整個鏈條中的某一環節共享你的相關數據,還有可能免費,或者優惠獲得鞋子。當然,這一切都需要法律的許可和監管。
整體看來,服務運營類物聯網平臺是整個物聯網服務體系乃至商業體系的構建者。同時,它將定義我們的硬件設備該如何接入,軟件應用該如何實現。而工具開發類物聯網平臺,則是實現設備接入和應用服務搭建的基礎。基礎設施類物聯網平臺,顧名思義,是所有物聯網平臺都必備的基礎設施。
不管怎樣,物聯網平臺確實開始火熱起來,隨著孫正義在軟銀世界大會大贊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的未來,BAT與產業資本攜資源與資本進場,乃至中國物聯網產業發祥地無錫市政府亦投入巨資與阿里搭建飛鳳平臺,考慮到在中國最強大的資源均在政府手中,飛鳳將迸發出什么樣的力量我們也是拭目以待。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90瀏覽量
103966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78瀏覽量
377486 -
數據采集
+關注
關注
39文章
6267瀏覽量
114100
原文標題:物聯網時代的巨頭在哪里:3類平臺,5種路徑【二】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channel,微信公眾號:聯動原素】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