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款手機,拋開取景意境不談,在拍攝相同內容時,總有一些專業攝影愛好者可以拍出更完美的照片。原因很簡單,現在幾乎所有品牌手機的相機APP都自帶專業模式,可以手動調節ISO、曝光補償等參數,再借助三腳架等專業外設,自然要比手持自動模式的拍攝效果好。而有了AI助力,就可以讓你拍攝的每一張照片都等于經歷了專業的調校。
無處不在的AI
步入2018年后,幾乎所有手機品牌在發布新品時,總會在某項功能前冠以一個“AI”的前綴,比如AI美顏、AI人像、AI相冊、AI語音助手等等。單就拍照一項而言,所謂的AI其實就是一種智能場景識別的能力,系統會自動辨別相機APP取景框內的物體類別,并自動匹配一套專屬的銳度、曝光、白平衡、飽和度、對比度等一系列的參數。
以小米MIX2S和小米8/SE為例,其相機APP就可通過AI識別25種標簽,多達206種場景識別。而這個場景識別能力還支持不斷的優化更新,比如華為Mate 10和榮耀V10時期僅支持13個場景識別(雪景、藍天、花朵、舞臺、貓、人像、美食、狗、日出日落、綠植、沙灘、文字、夜景),到了華為P20、榮耀10和榮耀Play時期就實現了19種類型覆蓋500多個場景的智能場景識別。
以華為P20 Pro在室內光線拍攝花卉為例,相機APP可瞬間識別拍攝物體為綠葉,并進行參數微調,對比開啟場景識別和關閉場景識別拍攝的照片,前者可以獲得綠葉更嫩、紅花更鮮艷欲滴的優化效果,而后置的畫面感就要遜色一籌了。
此外,借助AI還能進一步優化單攝情況下的背景虛化效果,從而成就了所謂了AI美顏:通過機器學習數十上百萬張自拍照片建立AI模型,哪怕前置單攝像頭的手機也能帶來媲美雙攝的景深效果。同時,過去前置攝像頭自拍時如果取景框中人物較多,很難將所有面部都進行美顏處理,而有了AI的加持,就可輕松實現同屏為最多4人提供個性化的美顏方案。
還記得華為P20 Pro主打的手持夜景模式嗎?除了其主攝內光學防抖模塊的輔助外,一項名為“AI智能防抖”的技術也是功不可沒:由本地AI的實時運算能力來過濾和校正由于手抖造成的畫面偏移和模糊,實現手持6秒長時間曝光而照片不糊的功效。
真AI還需硬件加持
想為手機拍照賦予AI特質,現階段有兩種解決方案。
軟件流:通過集成AI算法的APP,比如美圖秀秀或系統自帶的相機APP,利用機器學習算法來識別拍攝人像和背景、光源間的關系,從而把人像分離出來。這種軟件流的缺陷是實時性不夠,一旦運行高負載的AI任務就需要呼喚云端,如果云端的響應速度不夠(網絡信號差),就可能導致AI攝影的識別率和準確率下降。
芯片流:這種流派有兩種表現形式,其一是以谷歌Pixel 2為代表,在攝像頭區域里集成一顆圖像處理的協處理器,即IPU(ImageProcessing Unit),專門用來結合云計算與算法集群處理AI拍照與視頻任務。其二則是以麒麟970這類處理器為代表,集成獨立的NPU神經元芯片,用于本地的AI運算。
此外,高通驍龍660或更高級別、聯發科Helio P60也支持本地AI運算,只是前者是通過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調度Kryo CPU、Adreno GPU和Hexagon向量處理器加以實現,而后者則是通過APU和NeuroPilot人工智能平臺負責,雖然效率不如麒麟970集成的NPU,但也足夠用于相機AI的場景識別了。
在實際應用中,只有采用芯片流的智能手機才能100%發揮AI對拍照成像優化的目標。比如紅米Note 5,這款產品相機APP也支持多種拍攝場景,但卻無法通過取景器自動識別,需要我們手動選擇匹配的選項,原因就是它搭載的驍龍636天生就不支持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
但是,小米6X在升級固件后卻能實現和MIX2S一樣的場景識別,原因也正是它搭載的驍龍660原生支持AI Engine。此外,OPPO旗下的R15標準版因為搭載Helio P60,所以也可以帶來智能場景識別能力。
總之,如果你希望今后在拍照時可以得到AI的自動助力,那就請認準搭載Helio P60或更高級別、驍龍660或更高級別,麒麟970(貌似馬上就要推麒麟710)或更高級別處理器的手機吧。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73瀏覽量
27038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