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話都能實時轉化成文字并翻譯么?”“這個誤差率是多大?”
最近,在***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科大訊飛旗下產品——訊飛聽見智能會議系統同C919、復興號一同亮相國家展中國館,現場收到了不少“粉絲”的提問。
這一塊顯示屏的背后,正是科大訊飛深耕多年的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等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核心技術。不僅可以將語音實時顯示成漢字,還可即時翻譯成英語、藏語、維吾爾語等多種文字,中文普通話準確率95%以上。如今正作為中國最高科技的代表,向世界展示中國創新的實力。
就在近幾個月前,***李強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將依托科技資源、應用場景等優勢,加快建設人工智能發展的“***高地”。對于人工智能產業應用而言,當前的***,無疑是國內的高峰,越來越多的高科技企業匯聚***。
據清華大學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顯示,目前的***人工智能企業數量位列全球第四、中國第二位,近年來初創企業更是風起云涌。這其中,以科大訊為代表的人工智能領軍企業,正逐步發展成為這座城市人工智能產業應用快速崛起的中流砥柱。
2018年9月,***市政府與科大訊飛在滬正式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圍繞教育、智慧城市和電子汽車等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和產業化落地等合作,成為當前人工智能產業爭相布局***的縮影。
目前,科大訊飛在***已經創造出了諸多產業應用的范本。
A.I.+司法:解決辦案“痛點”,提高庭審效率
在***肇嘉浜路308號,2017年夏天這里悄然完成了一場志在改變我國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創新。
64位來自***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的業務骨干,與215位科大訊飛的高精尖技術研發人員頂著夏日的驕陽,懷揣著艱巨的研發任務,夜以繼日地埋頭苦干……
彼時的這一切艱苦努力,皆是為了實現一個未來法院人工智能系統的誕生——“***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又名為“206系統”。
自此以后,自動抓取卷宗材料、提出證據瑕疵、提供量刑參考……這款代號名為“206”的智能輔助辦案系統,開始成為***一線辦案人員的隨身“智能助理”。
2018年3月,“206系統”在***市全面試點運行,***市徐匯區公安分局的俞警官就是“206系統”最早的受益者之一。在使用該系統后,困擾俞警官辦案多年的職業“痛點”開始有了科學的解決辦法。
“以前辦案有時靠經驗,特別是勘查、取證、筆錄、制作案卷等環節,憑個人的判斷和取舍,難免有瑕疵或者遺漏,事后也較難發現,有的問題甚至到了法院審理階段才被發現。”俞警官回憶說,他曾見過因為在偵查階段證據收集沒有符合相應的標準,導致最后被翻供的情況。
現在,運用“206系統”之后,這種現象將再也不會出現了。俞警官驚喜地發現,通過“206系統”的證據證據標準、規則指引和證據校驗相關的功能,對工作進行相應的指引提示,除了讓辦案活動數據化、智能化之外還能全程留痕,能夠有效地減少瑕疵遺漏等情況的發生。
當然,除了在前端幫助民警輔助辦案取證外,“206系統”還能夠在案件的庭審方面發揮重要輔助作用。
今年1月23日下午,由***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郭偉清擔任審判長的7人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搶劫案件,這是全國法院首次運用“206系統”輔助庭審。
在庭審過程中,“206系統”通過識別審判長的語音信息,自動從系統里預先儲存的全案證據材料中抓取出與提問內容相關聯的信息,如被告人身份證等材料,顯示在智能抓取區,直觀清晰地呈現在各方人員面前。在這之后,有關被告人的拘留、逮捕、簽收起訴書副本的日期等,都隨著審判長的詢問,由系統自動一一顯示,供法庭核驗。
“10時30分57秒,殷某按門禁并等待后進入12單元……”當監控錄像證據中的公訴人聲音剛一出現,“206系統”就已經實現了對公訴人語音的識別,瞬間調取出被告人在案發小區單元門口活動的監控錄像并顯示在庭審示證區。
通過“206系統”的言詞證據審查功能,法庭可以快速查找到音視頻資料的關鍵內容并定位到對應片段,實現筆錄等言詞證據與音視頻資料的快速比對,節省了庭審中翻閱查找證據的時間,提高了庭審效率。
截至目前,高效的“206系統”已經在***完成了“三個100%”的工作目標,并通過在***的成功試點應用,正面向全國進行推廣。
2018年1月22日,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提到:“要認真學習借鑒,應用好***刑事案件智能輔助辦案系統軟件,構建適應實際需要的刑事司法新模式,防止另起爐灶、重復建設。”
基于此,由科技賦能的司法公正體系建設也正從***出發,推廣至全國范圍內的安徽、云南、山西等在內的多個省市中去,更大范圍地推進科技賦能我國司法公正的力度。
A.I.+教育:智慧課堂為教師與學生減負增效
自2018年9月起,***市華東師范大學第三附屬中學的英語老師張玉瑋感覺到自己平日的工作強度明顯輕松了很多。
對于張玉瑋及其同事來說,有了科大訊飛的“智慧課堂”輔助,以往的作業批改、答案解析和質量分析等費時費力的工作環節,都有了全新的效率提升,如同是學校給自己配備了一位“教學助手”一般。
“以前考后答案核對的材料都需要統一到學校文印室打印,現在直接按一下‘答案發送’就可以了。”張玉瑋談到“智慧課堂”的效果時,舉了一個微不足道但又實際受困許久的案例。
而這一改變的發生,正是源于科大訊飛“智慧課堂”在該學校的實踐運用。
時至今日,通過8個月時間的智慧課堂運用,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對教學中涉及的考試、批改、成績錄入、質量分析等關鍵過程的賦能,日常的課堂效率和學習興趣都實現了質的提升。
過去,布置作業過后,往往批改作業是任課老師最為耗費精力的工作,特別是英語80%的題目均由選擇題構成,批改過程中容易出錯的幾率比較高。如今,這一傳統模式難題因A.I.的賦能迎刃而解。
現在華師大三附中的學生們只要通過平板電腦做好英語作業,老師會提前輸入好習題答案,并且一個教研組的習題可以共享,學生做好作業后只要通過拍照或將答案輸入平板電腦,就能夠快速檢測出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除此之外,以往耗費較大時間與精力的課堂教學和質量分析,也因科技的賦能變得輕松起來。
在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的化學課堂上,柴老師運用“智慧課堂”的提問功能,能夠及時了解學生課前的預習情況,通過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屏幕廣播功能,還能夠及時地將實驗課上的化學反應,直觀地同屏傳送給每位學生進行觀察。
值得一提的是,每當學生的作業完成后,系統都會為每個學生生成專屬的學習情況監測報告,針對每個知識點掌握的實際情況,通過大數據來布置下一次學生作業的重難點,幫助任課教師實現精準施教。
由此,盡管每個學生掌握的知識程度并不相同,但依托科大訊飛在***實踐的智慧課堂項目,使得“因材施教”在教育信息化時代有了變為現實的可能。
“我用了這么多系統,科大訊飛智慧教育產品是我用過最好用的一個,每次考試會生成相應的知識點,而且考后會一鍵生成共性錯題,學生們能夠快速針對共性薄弱點進行練習。”談及運用科大訊飛的智慧課堂效果,***市魯迅中學信息科技主任黃小媚如此總結道。
截至目前,科大訊飛的智慧課堂已經在***近20所學校進行常態化的運用。
A.I.+人才培育:構建人工智能應用人才高地
時至今日,***建設科創中心城市已經滿5年時間,在推動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科技為核心的高端產業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人才的積聚與培養成為***這座城市走向世界的重要支撐基礎。
過去多年間,科大訊飛在***圍繞人工智能產業研發、應用等關鍵環節也做出了多重努力,推動科技賦能走向各行各業,為***邁向世界級中心城市添磚加瓦。
截至目前,科大訊飛與***各高校、教育機構簽訂了包括翻譯、教育、醫療等不同領域的人工智能合作,為***智能產業的發展培育了眾多行業應用型人才。
其中,2017年10月21日,科大訊飛與***外國語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宣布共建***外國語大學-科大訊飛智能口筆譯研究聯合實驗室。科大訊飛通過與***外國語大學的合作,將在機器翻譯、人機耦合的同聲傳譯、翻譯輔助訓練等方面探索合作,培養專業性人才。
結合上外培養翻譯人才的傳統教學優勢,與科大訊飛在機器翻譯領域的技術創新,使得***的翻譯人才培養有了更多接觸和利用新技術、提高工作效率的實質性提升。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透露,到2018年10月,一年時間經過54次對比實驗,發現人機耦合的口譯將信息完整度從88%提升到了97%,有效防止了譯員口譯時的信息丟失。
科大訊飛此前也在多個不同場合都曾明確表示過:人機協同、人機耦合,人工智能+,是未來人工智能最有希望做成的,也是最符合社會倫理價值的。劉慶峰特別強調,人機的未來必定是協同發展的,人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去做更有意義的事;人和機器的深度協作才是推動人工智能應用真正落地的關鍵,這也是人工智能時代社會倫理和人文發展的需要。
事實上,一直以來這種“產業+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科大訊飛在***已經陸續實現了多方合作。
科大訊飛與華東師范大學共同揭牌聯合實驗室
在學科教育人才培育領域,2017年12月20日,科大訊飛與華東師范大學簽署協議,雙方共建“華東師范大學-科大訊飛公司人工智能+教育聯合實驗室”,通過將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的發展與改革,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共享和協同創新。
同樣,在基礎科學人才培育方面,2018年7月6日,科大訊飛還與同濟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致力于共建“腦智同飛聯合研究中心”,圍繞人工智能領域的“腦與脊髓相關科學領域的認知障礙、麻醉、運動障礙”等前瞻核心技術的研發工作,培育相關醫學產業人才,并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的成果產業化,為***的“人工智能+醫療”共建新生態。
“讓60分的醫生有能力完成80分醫生的工作,讓A.I.完成80%的事務性工作,讓醫生專注于醫療服務。”科大訊飛智慧醫療事業部總經理陶曉東在彼時的簽約儀式上,如此總結人工智能對***醫學人才的培養作用。
***,從改革開放初的工業中心城市到如今的科技創新之城,時代的轉瞬間,推動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與運用成為這座城市不可動搖的DNA。由此,人工智能技術必然也將成為這座城市未來生產力階躍的核心引擎。
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核心企業的集聚,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的不斷創新與應用,助力***成為A.I.創新策源、應用示范、制度供給和人才集聚的產業高地。在近期召開的2019中國長三角青商高峰論壇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科大訊飛對未來以***為龍頭的長三角產業生態體系構建充滿期待,也充滿信心。
近日,工信部更是復函***市政府,支持建設***(浦東新區)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未來面向制造、醫療、交通和金融等先行領域,建立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應用“試驗場”。這或許也說明,人工智能正成為***骨子里不可或缺的元素,將為這座科創城市繼續賦能前行,用人工智能建設美好城市!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7文章
47867瀏覽量
240781 -
科大訊飛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18瀏覽量
61559
原文標題:上海:從工業中心到科創之城,用A.I.賦能前行 | 521之「用A.I.向城市表白」
文章出處:【微信號:iFLYTEK1999,微信公眾號:科大訊飛】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