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還挺忙,年初就有產業報告稱,前一年是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高速發展的一年。賽迪顧問說,2003年中國IC設計規模翻一番,從2002年的21.6億元增長到了2003年的44.9億元,同比成長108%。順帶掐指一算,2004年到2008年將繼續高速增長。這個點掐的真妙,畢竟08年來金融危機了,像是提前知道了歷史劇本。
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規模,圖源:賽迪顧問
設計產業一片繁榮,在此時成立公司想想都美。顯然華為感受到了神秘的呼喚,任總桌子一拍,大喊一聲“搞”。
于是海思成立了,如果說成立的原因是任正非在夜里受某位大仙托夢,告知其2019年有一劫,趕緊成立海思解決卡脖子問題,這顯然有點像天橋說書的味道。但如今2019年,亦或者再過100年。說不定真會有人信了這段頗具“傳奇色彩”的野史。(備注:托夢橋段純屬YY)
其實,華為的芯片事業開始于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在1993年,又成立了專門負責專用集成電路芯片技術的研發隊伍,1993年年底華為推出了第一款芯片——用于C&C08交換機的ASIC芯片;1995年中研部成立,又升級為基礎研究部來負責華為的芯片設計。
隨后,華為一直大力投入到ASIC芯片設計上,直到2004年后開始獨立運作,改為華為控股的海思半導體公司。其初衷是準備從3G芯片入手,并且將產品先后打入了沃達豐、德國電信、法國電信、NTT DoCoMo等全球頂級運營商,銷量累計近1億片,與當時的3G芯片老大高通大概各占據了一半的市場份額。
簡單來說,華為這個自研心思比2004年來得早一些。
據網名為“老兵戴輝”,這位華為前員工,并多次撰寫華為歷史文章的人解釋,海思的成立其實并不是簡單的順勢而為,或者未雨綢繆,而是迫不得已。
他在一文中寫道:
“2001年到2002年,華為在國內的小靈通和CDMA上一敗再敗,中興和UT斯達康則抓住機會窗大發橫財。 華為苦心經營多年的競爭優勢消耗殆盡。三家企業的收入都在200多億,隱隱形成“三足鼎力”之勢。此時的華為焦頭爛額,無暇他顧。
華為迫不得已轉移戰場,到海外去賣GSM和3G。早在2000年開始,老兵戴輝作為海外移動市場的第一梯隊成員,沖殺在前。2003年更是擔任了GSM國際總工,當年度海外無線的收入增長了10倍,3G也取得歷史性的突破。2003年華為的整體營收達到了317億,從此把中興等國內對手甩開了差距。
2003年,華為沖出了重圍,擺脫了生存危機,有能力騰出手來做新業務了。先是成立安捷信做基站配套的鐵塔和天線,抓了李浤碩去負責marketing。04年更進一步,海思公司和終端公司也成立了。”
看來,就算2004年海思成立的時候,天氣風和日麗,但前幾年,肯定風云飄搖。也許此時你還相信筆者變出來的托夢說也沒有問題,畢竟創業做事的人,尤其在半導體領域,睡覺時肯定也心事不斷。
一路焦芯
網上一直流傳一句任正非對海思總裁何庭波說的話——“給你2萬人,每年4億美金的研發經費,一定要站起來。”此話頗具煽動性。既然任總發話了,我們別愣著了,把氣氛搞起來,把芯片造起來。
在2005年,華為就設計出WCDMA基帶了,比聯發科在2009年首次推出WCDMA芯片早了4年,用在自己的上網卡上。
這只能證明華為基帶芯片厲害,但炫酷一條街的手機芯片呢?硬是憋到了2009年,海思才掏出自己的第一款手機芯片K3。這下可樂壞了,總算不辜負任總砸錢之托。但事情沒那么簡單,華為本希望對外銷售但是支持的手機企業寥寥,最終不是展訊和聯發科的對手。顯然,此款產品只能算“試水”。
憋了4年多的試水?那么多錢,活活心疼死。其實05年到09年,海思并沒有閑著。
2006年6月,海思在TAIPEI COMPUTEX展會推出了成立以來的首批芯片H.264視頻編解碼芯片Hi3510。隨后在2007至2010年,華為海思相繼拿下了大華與海康兩大玩家的訂單,成為安防領域多媒體芯片的霸主。
雖然任總在上頭說:“別慌,造芯片我養你。”但海思還是能時不時掏點東西出來的,也不失為一種信心的養成。
終于在2011年海思拿到了Arm授權,并在2012年亮出了K3V2,當時號稱是全球最小的四核A9架構處理器,性能上與當時主流的處理器如三星獵戶座Exynos4412相當,成為了世界上第二顆四核處理器,搶在德州儀器和高通的前頭。
奈何這顆芯片被稱為了“暖寶寶”,整體功耗高,兼容性非常差,很多游戲都不兼容,相關的華為機型賣的非常不理想。
熱氣騰騰的K3V2似乎點燃了海思更多激情,在2014年,海思先后發布麒麟910和麒麟920。當時的評測媒體給予了一致好評,除去軟文部分,說是和驍龍801有的一拼,安兔兔跑分也是有了非常高的突破。此外,這款手機芯片的基帶支持LTE CAT6技術,是全球首款支持該技術的手機芯片。比高通稍早一些,比聯發科、展訊早上好個月。
隨后的麒麟930也還沒資質一般,屬于真正的“相貌平平”。不過,筆者發現高通驍龍810發布的時間是2014年末,2015年初這段時期。人稱“火龍”,那年折了一眾使用驍龍810的廠商,可謂等了海思一把。現在看來,光是玩命研發是遠遠不夠的,你需要對手自己栽跟頭送助攻。
2015年的麒麟950,2016年的麒麟960,再后來一年一更970、980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感覺。據悉,搭載970的Mate 10上市10個月銷量就突破1000萬臺。
關于麒麟980,華為喊出了“6個世界第一”:全球第一顆7納米手機芯片,全球第一顆基于Cortex-A76的芯片,全球第一顆采用G76 GPU的芯片,全球第一顆集成雙核NPU的芯片,全球第一顆LTE Cat.21基帶的芯片,全球第一顆LPDDR4X的芯片。
麒麟芯片發展史
麒麟芯片似乎串起來了海思的奮斗史,這僅僅是人們熟悉的部分,完整的海思其實并不止這些。
AI芯片叫做昇騰系列,早在2018年10月,華為發布了昇騰910和昇騰310,這類芯片采用了 “達芬奇架構”,實現了從低功耗到大算力場景的全覆蓋。
服務器芯片叫做鯤鵬系列,在2019 年1 月7 日發布了鯤鵬920 以及基于鯤鵬920 的泰山服務器、華為云服務。
5G芯片系列叫做巴龍和天罡系列。2019年1 月24 日,華為推出業界首款面向5G 的基站核心芯片(天罡芯片)和5G 多模終端芯片(巴龍5000),在集成度、算力、帶寬等方面均取代突破性進步。
其他類還有路由器芯片、NB-IoT 芯片、IPC 視頻編解碼和圖像信號處理的芯片等。
前不久有個榜單讓筆者驚訝,本月ICinsights發布的2019年Q1全球銷量排名前15的半導體廠商中,華為首次入榜,可謂又驚又喜。廢話不多說,都在榜單里。
圖源:ICinsights
誰是何庭波?
在華為官網上高管那一頁面,海思總裁職位上是一名女性——何庭波。雖然掌管海思,但卻一直少有人知,直到前幾日何庭波的一封內部信刷爆網絡,宣稱“備胎”全部轉正,一方面正面迎戰,一方面帶著國內半導體企業一起殺出重圍。
除了海思總裁的頭銜,那何庭波怎么資料這么少,連任正非都說“網上何庭波的照片大多是錯誤的。”這得低調到什么程度。
筆者也只找到星星點點的資料,其中一個是何庭波內部員工的問答,從中可以知道,何庭波畢業于北京郵電,1996年年初加入華為,大學學的是通信和半導體物理專業,從加入華為第一天起就是做芯片設計。
在上海建立了無線芯片部,也在硅谷工作過兩年。此外還有什么實質性的介紹嗎?恐怕沒了。
何庭波那封內部信結尾是這樣寫的:“前路更為艱辛,我們將以勇氣、智慧和毅力,在極限施壓下挺直脊梁,奮力前行!滔天巨浪方顯英雄本色,艱難困苦鑄造諾亞方舟。”這句話也非常適合本文的結尾。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26 -
海思
+關注
關注
43文章
466瀏覽量
116627
原文標題:華為海思成長史,憑什么可以成為國產驕傲?
文章出處:【微信號:TechSugar,微信公眾號:TechSugar】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國產先進封裝黑馬,聯手華為!
華為海思正式進入Wi-Fi FEM賽道?
華為海思躋身上半年乘用車座艙芯片交付量TOP10
海思3518的spi驅動無法工作是哪里出了問題?
招募開啟!海思首批星閃開發者體驗官招募,星閃手機等你拿!
海思推出的OpenHarmony智能穿戴解決方案即將上市
海思回歸安防,Hi35I6CV610打頭陣,IPC SoC市場戰火重燃
![<b class='flag-5'>海</b><b class='flag-5'>思</b>回歸安防,Hi35I6CV610打頭陣,IPC SoC市場戰火重燃](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6/79/wKgZomZHNAGAfAdwAAgB6NNv6S4643.png)
15年壓敏電阻企業“喬光電子”的成長史
![15年壓敏電阻企業“喬光電子”的<b class='flag-5'>成長史</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23/wKgaomX7oUeAVLLtAAKUY-wobOk069.png)
新品!開源歐拉openEuler,米爾基于海思Hi3093核心板上市!
![新品!開源歐拉openEuler,米爾基于<b class='flag-5'>海</b><b class='flag-5'>思</b>Hi3093核心板上市!](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08/64/pYYBAGDwFEGADIPWAAFlJOlmLxg664.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