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的一番話,讓一個“古老”的話題在5G元年重新發散,這就是電磁波輻射。
按照張朝陽的觀點,5G使用了幾千赫茲的、高頻的毫米波,所以對人體危害很大。不過張朝陽隨后表示,“目前我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做深入的研究??大家不要把我的觀點看得太重。”
那么5G輻射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呢?記者為此采訪了數位業內人士,得到的答案是:“目前沒有任何研究表明存在一致的證據,證明符合國家電磁防護規范的設備,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健康后果,不論2G、3G、4G還是5G時代。”
基站輻射還不如家電輻射大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近期舉行的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回應,很多人誤認為基站有電磁輻射危險,4G基站美國的輻射標準是每平方厘米600微瓦,中國電磁輻射標準只有40微瓦,比美國嚴格10倍。
距離基站10米,輻射只有1.5微瓦,而家中微波爐輻射有168微瓦,5G基站半徑相較4G更小,功率更低。所以大家也不用擔心5G基站是否存在嚴重輻射的問題。
為了證實5G基站的輻射有多大,核工業二三0研究所檢測人員在眾人見證下,用專業輻射測試儀測試出了一組數據。
當面向基站方向進行電磁輻射現場檢測時,電場強度值為0.86V/m(0.20μW/cm2);
現場對手機進行電磁輻射檢測,電場強度值為4.06V/m;
電視機電場強度值為1.18V/m(0.37μW/cm2);
電腦電場強度值為2.13V/m(0.02μW/cm2);
電吹風電場強度值為3.59V/m(3.42μW/cm2);
微波爐電場強度值為31.82V/m(268.71μW/cm2);
基站發出的電磁波,隨著距離的增加,基站輻射衰減率很大,距離10米后,基站輻射值為1.84~2.37V/m(0.90~1.49μW/cm2)。
而且墻體、樓板等阻礙物也能起到很強的阻隔作用,所以,基站電磁輻射安全可控,正常情況下,基站的電磁輻射是滿足國家標準的,居民完全不必擔心基站的電磁輻射問題。
關于5G基站輻射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通訊基站越多,輻射就越大
其實,通訊基站的輻射量還沒有一屋子家電輻射大。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在自然界,電閃雷擊、太陽黑子活動、大氣、宇宙等都在產生電磁輻射。在生活中,微波爐、電腦、電視機、吹風機、收音機等家用電器也會產生電磁輻射。
與這些常用家用電器相比,小區基站的輻射量微乎其微。因為,通訊基站天線的輻射覆蓋面積較廣,輻射功率分散在方圓幾平方公里的面積上,而且與人體的距離往往超過10米,對人體的影響較小。
筆記本電腦、手機等雖然自身發射功率不及通訊基站天線,但往往是與人體零距離接觸,所以輻射值反而更大。
誤區二:離通訊基站越近輻射越大
通訊基站輻射屬于“燈下黑”,距離近不一定輻射大。近年來,許多新建住宅小區的手機信號不好,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舊基站被拆除,新基站又難以落地建設。目前,城市中絕大部分通訊基站優先選擇建設在公園、綠地、廣場、路燈桿上等相對寬敞的公共區域內。
很多市民認為,離通訊基站越近輻射越大,因此反對在自家小區內或樓頂上建通訊基站。其實,通訊基站的電磁波主要向水平方向發射,在垂直方向上衰弱明顯,所以基站的正下方,功率密度往往是最小的。就像是“油燈”一樣,越在燈下越黑暗,越向外亮度也就越大。
誤區三:5G比4G基站輻射更大
網絡提速和基站輻射增值無關。4G和5G網絡速度更快,不是靠增強通訊基站的信號發射功率,而是靠擴容傳輸帶寬,就像拓寬高速公路一樣。
在4G時代,頻率帶寬大大提升,用戶覺得網速更快了,但4G通訊基站的輻射標準并沒有改變,還是要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未來的5G通訊基站也是一樣。
而且,通訊基站覆蓋越密,手機信號接收才越好,用戶受到的電磁輻射反而會越小。所以,隨著4G和5G網絡的不斷推進建設,通訊基站越來越多,信號更好,輻射也更小。
-
基站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402瀏覽量
66957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12瀏覽量
566229 -
5G基站
+關注
關注
13文章
758瀏覽量
38875
原文標題:5G基站輻射會傷人?這三大誤區你必須知道!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639cc27d0014,微信公眾號:芯片晶圓切割保護膜】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