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之后,華為禁令有松綁跡象。關于手機芯片,臺系顯示驅動IC封測供應鏈表示,兩周內,華為將持續盤點庫存以決定下一步動作。近期,華為采購高層也表示:希望能夠盡快回復正常,未來2~4周都是觀察期,這將持續牽動邏輯IC、三五族應用之手機射頻(RF)、功率放大器(PA)組件等半導體供應鏈。
據悉,華為海思的手機邏輯IC封測第3季有機會回溫,若華為把先前下修的約2~3成手機出貨量部分補回,也將帶動美系芯片廠商,如賽靈思(XilinX)、新博通(Avago)等訂單回溫,這也有利于封測代工、三五族RF、PA組件晶圓代工業者。
熟悉封測業者分析,近期,供應鏈信心回復雖說有可能是短期效應,也還有約2~4周觀察期,但中長期的“供應鏈質變”,恐怕是不可逆的。整合觸控與顯示芯片(TDDI IC)用薄膜覆晶封裝(COF)基板業者表示,華為上半年大舉包下臺廠產能,如易華電子估計因受到華為禁令影響,下修10~15% COF產能供應,很有機會因為華為回神填補回來,對于第4季供需狀況也可望保持供不應求。
雖然美方事實上并未特別多談華為禁令后續,華為也仍在“實體列表”行列,誰也沒辦法保證川普政府何時再出招,但考慮到貿易戰傷害的不只是大陸企業,更包括美系半導體廠商以及全球供應體系,半導體業希望雙方能夠保持良性互動。
禁售影響全球供應鏈
全球范圍內,華為的主要供應商達到92家,在世界范圍內每年采購670億美元左右的零部件,也可能對供應廠商的業績帶來影響。
在這92家企業當中,美國超過30家,在各地區中最多,年采購額達到100億美元。除了高通、英特爾和博通(Broadcom)等半導體巨頭之外,還包含微軟和甲骨文等軟件巨頭。
尤其影響巨大的是半導體的采購。華為擁有自主半導體設計企業海思半導體,表示用于智能手機的半導體的約5成能實現自給自足。不過,在通信領域擁有大量專利的高通的半導體等有些是難以替代的。
影響波及日本和中國***等美國以外企業的擔憂也正在擴大。涉足智能手機電容器業務的村田制作所,以及***地區的鴻海精密工業股價都應聲下跌。
華為的一位員工透露,“與智能手機相比,面向通信公司的設備受到的影響有可能更大”。華為在世界范圍銷售“5G”基站等通信設備,今后在各國的5G服務的拓展有可能變得遲緩。
華為鑒于來自美國的壓力提高,自2018年起增加零部件庫存,被認為智能手機和通信設備的生產不會立即變得困難。華為首席執行官(CEO)任正非表示,即使遭受美國的制裁,影響也不會大。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8文章
51419瀏覽量
428643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65瀏覽量
181384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81瀏覽量
253398
原文標題:熱點 | 華為盤點手機芯片庫存,臺灣地區供應鏈期盼回溫
文章出處:【微信號:wc_ysj,微信公眾號:旺材芯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傳AMD再次進軍手機芯片領域,能否打破PC廠商折戟移動市場的“詛咒”

利用Minitab應對供應鏈中斷問題
傳SpaceX要求“星鏈”供應商搬離臺灣?
高通新推手機芯片技術,攜手小米等伙伴強化AI應用合作
聯發科發布天璣9400手機芯片
中國臺灣半導體廠商考察捷克,或布局歐洲供應鏈
聯發科有望躋身三星旗艦供應鏈,天璣芯片或成Galaxy S25新選擇
阿里云攜手聯發科為手機芯片適配大模型
華為P70系列或將于4月發布,供應鏈已批量供貨
紫光展銳手機芯片2023年全球市場份額逆勢增長,表現優于行業
戴爾榮獲Gartner供應鏈的最高榮譽“年度供應鏈突破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