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短視頻唱了主角戲,帶來了很強的用戶拉升效果,以及漂亮的存留成績。而自2019年第一季度開始,流量“頹勢”盡顯,用戶新增成績不佳情況下,普遍的用戶流失率77%-90%,季度流失95%,用戶存留成了最大的問題。而在APP平臺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我們更加需要解決兩大問題,一是“了解用戶”,二是內容優化。雖然“流量”唱衰,但是人工智能增勢明顯,在中國各垂直領域有很多優秀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例如:曠視科技、商湯科技、極鏈科技等,AI+促進單一的技術輸出轉變為深度的產業合作。
AI助力,更了解用戶
對于各種APP應用,用戶流量流失嚴重的情況,是源于同質化產品過多的原因。而平臺早已過了創意創新就可以支持自身存活的階段。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到超市購買商品時,大多數商品的可供挑選品牌應該不超過10個。而APP商城當中,任意輸入關鍵詞,可供選擇的應用都不會低于10款。這就需要對用戶更加了解。
關于AI更多的是對用戶數據的分析和反饋,例如:電商平臺對用戶消費習慣的分析,從瀏覽、品類、消費、售后、再消費等幾個方面的數據獲取,轉而是提供定制化的服務。主要體現在幫消費者過濾掉大概率不會選購的商品,從而促進消費行為的產生。
再或者是視頻平臺的沉浸式體驗,相信短視頻用戶會深有體會,“刷”抖音,刷到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而綜合視頻平臺,可以看到的現象是平臺的訂閱用戶的比例越來越高,訂閱收入逐漸超過廣告收入。但是訂閱用戶可以帶來的利潤非常有限,也面臨著人口紅利消失后所帶來的壓力。而AI助力可以有效的實現廣告的軟植入和趣味植入,視頻內容越來越多。AI營銷模式逐步被更多的流量主所認可,未來的視頻平臺,會成為廣大品牌商集中展示“秀技術”、“秀創意”的集中地,低成本的植入也會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加入進來。
“微”、“輕”發展趨勢
輕資本、重細節、小而美。我們來總結一下短視頻發展迅速的原因,和綜合視頻平臺對比看。最大的區別在于“內容”上更加短小。盈利方面都有廣告板塊,短視頻的廣告也更短小,并且廣告主的企業規模也更小,所以吸引了更多的“小型”玩家進來參與,以游戲、金融為主力。
再從資本和運營角度講,各領域的頭部平臺已經形成,對比”BAT”大投入、大產出的經營模式,這是其他平臺不好去效仿的。“小本生意,小本經營”,利潤決定規模,燒錢的方式已經意義不大了,而更需要投入點依舊是用戶體驗、售后以及更多的細節。其實大家不難發現各個領域都有的馬太效應,強者愈強,頭部平臺的頭部資源更豐富,比如全球最大的手機企業蘋果,從用戶體驗到售后服務都很好,創新設計方面也在引領潮流。字節跳動的頭部效應也十分明顯,從今日頭條優質的內容資訊類做起,進而進軍視頻類的抖音,以及教育、社交等多領域,形成互為引流的局面。
互聯網行業寒冬將至,已經發生,資本趨于理性,在燒錢補貼的模式下倒下的平臺不在少數,而資本更希望看到的是清晰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輕資本運營,保障良好的盈利狀態,是目前樸實無華的吸引投資者的最好方式。而對于用戶存留來說,起初可能只有一個點在吸引用戶,而“一招鮮、吃遍天”的模式已經在互聯網時代不再發生,為了更為長久的用戶存留需要將更大精力投入到做內容上。
創新起步,從點做起
對于450萬款APP來說,塔尖位置可能占據了80%以上的用戶,甚至更高。而對初創的公司和平臺來說想要分一杯羹,是不容易的。加之各種小程序的開源平臺越來越多,頭部平臺的用戶粘性變得更加堅固。巨頭已經將目光放在了二線以下城市,某寶“聚劃算”反擊戰就是個典型案例。
與其正面面對巨頭,不如選擇為大佬“做小事”,比如智能穿戴市場、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慧城市領域。比如在穿戴和家居領域還缺少一個“中臺”而這個中臺可能是很多點,移動端的app控制器、PC端的設備管理中心,智能音響基于自然語言的交互操作能力。
或是走到小城市去,很多省份都在推各種智慧理念,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為了打造區域具有普惠價值的智慧生態,從技術輸出打造多場景應用的平臺。比如:醫療領域區域內就診服務平臺;交通領域地鐵、公交一卡通平臺;智慧城市多場景綜合平臺等。當地政府都有很多優質政策引入,目標用戶也很明確(即本地市民)且用戶存留間接有了保障。
綜上:
面對網民數量增速放緩,1.保持優質的內容產出;2.短、小、精是發展趨勢;3.輕資本運營和良好的盈利模式;4.清晰用戶需求;5.從點做起,做場景。可能將會是下一階段獲取“流量”的辦法。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5文章
11243瀏覽量
10622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鯤云科技入選AII工業互聯網應用案例
官網下載的stm32cubemx無法連接互聯網,WiFi有一條斜杠,怎么解決?
高階智駕下半場,誰主沉浮?
云互聯網是什么意思
Cloudflare發布2024年度互聯網流量趨勢報告
Coremail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

燒結銀在衛星互聯網中的四大應用
恒訊科技介紹:互聯網專線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優勢?

評論